一種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高壓電纜采用隧道或者溝道敷設,每回出線設置A、B、C三相加備用相電纜,電纜采用并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備用相電纜留有接線端子,備用相電纜的兩端安裝備用相電纜終端,備用相電纜終端與工作電纜終端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在電纜出線兩端采用支柱絕緣子構建有一個管母線,該管母線與備用相電纜終端并列布置,通過軟導線連接,該管母線與工作電纜終端平行布置,主變高壓側出線采用架空線與工作電纜終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大大縮短因出線電纜故障造成的非計劃停機時間。同時,該布置結構考慮了帶電距離,可以在機組運行期間對故障電纜進行檢修。采用快速備用相布置方案,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備用相電纜替換故障電纜的工作。(*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
本技術適用于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備用相的電氣系統設計中,在變電站電纜進、出線及高壓電纜線路設計中也可采用,涉及一種高壓電纜線路設置備用相布置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發電廠擴建項目的增加以及電廠占地面積的不斷壓縮,電廠內高壓架空出線布置越來越復雜、困難,甚至出現了架空線出線無法實現的工程,只有采取其他形式的出線一-高壓電纜或者SF6氣體絕緣管道母線出線。由于一般出線距離都比較長,至少一個檔距,采用SF6氣體絕緣管道母線造價太高,從而出現了多個高壓電纜出線的工程,我院設計的東營濱海工程、馬來西亞木膠工程以及越南永新二期工程均采用高壓電纜出線。由于高壓電纜存在一定的故障率,而高壓電纜維護檢修周期又較長,因此為了縮短由于出線電纜故障造成發電廠無法送出的時間,對于高壓出線電纜采用帶備用相的設計方案得以實施。 而簡單的備用一根高壓電纜作為備用相,并不能充分起到降低故障時間的效果,采用電纜終端、過電壓保護措施、連接金具等完全布置安裝的備用方案會大大縮短由高壓電纜故障造成的發電廠(變電所)無法送電的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壓電纜出線設計中備用相快速替代故障相的布置結構,該布置方案結構簡單,備用相代替故障相的處理時間短,可以在備用相運行期間檢修故障相電纜,檢修十分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高壓電纜采用隧道或者溝道敷設,每回出線設置A、B、C三相加備用相電纜, 電纜采用并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備用相電纜留有接線端子,備用相電纜的兩端安裝備用相電纜終端,備用相電纜終端與工作電纜終端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在電纜出線兩端采用支柱絕緣子構建有一個管母線, 該管母線與備用相電纜終端并列布置,通過軟導線連接,該管母線與工作電纜終端平行布置,主變高壓側出線采用架空線與工作電纜終端連接。通過采取帶快速備用相的高壓電纜布置結構,可以大大縮短因出線電纜故障造成的非計劃停機時間。同時,該布置結構考慮了帶電距離,可以在機組運行期間對故障電纜進行檢修。對一根高壓故障電纜進行完全檢查、修復、耐壓試驗等項目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而采用快速備用相布置方案,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備用相電纜替換故障電纜的工作。對于I臺600麗機組,以遼寧地區的標桿電價O. 394元/kWh為例,每增加I 個小時的發電量都可以帶來23. 64萬元的經濟收入。因此減少高壓電纜故障造成的非計劃停機時間,無論對于發電企業還是對于用電客戶都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附圖說明圖I是帶快速備用相的高壓電纜出線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是帶備用相電纜終端的高壓電纜出線變壓器側斷面示意圖;圖3是帶備用相電纜終端的高壓電纜出線配電裝置側斷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I,在變壓器側和電纜終端側設立兩個構架1,變壓器2、避雷器3、工作電纜終端4、備用相電纜終端5、管母線6和支柱絕緣子7依次成列布置,高壓電纜8采用并列布置。備用相電纜終端5與工作電纜終端4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備用相電纜終端5及管母線6與工作電纜終端4的距離按不同時停電檢修考慮。為方便各相出線都能與備用電相纜終端5連接,用支柱絕緣子7 建立了管母線6,管母線6與備用相電纜終端5采用軟導線連接。在管母線上各相對應位置提前安裝好連接金具。參照圖2,變壓器2的高壓端子、避雷器3、工作電纜終端4采用架空導線連接。當任意相電纜故障時候,停機后,將故障相的軟導線在工作電纜終端4處拆開轉接到管母線6上,實現本側高壓電纜的替換。參照圖3,高壓電纜的另一端采用與變壓器側同樣的設計方案,同樣設有備用相電纜終端5、管母線6、工作電纜終端4和避雷器3等設施,當任意相電纜故障時, 將故障相的軟導線在工作電纜終端4處拆開轉接到管母線6上,實現本側高壓電纜的替換, 從而實現整根故障電纜的替換。由于電纜終端在距離上考慮了不同時停電檢修,以及高壓電纜金屬護層采取防止過電壓措施,在正常運行期間金屬外護層感應電壓最高值不大于 50V,所以故障電纜可以在機組運行期間進行檢修,檢修完畢后可以在機組檢修期間重新成為工作相。·權利要求1.一種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高壓電纜采用隧道或者溝道敷設,每回出線設置A、B、C三相加備用相電纜,電纜采用并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備用相電纜留有接線端子,備用相電纜的兩端安裝備用相電纜終端,備用相電纜終端與工作電纜終端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在電纜出線兩端采用支柱絕緣子構建有一個管母線,該管母線與備用相電纜終端并列布置,通過軟導線連接,該管母線與工作電纜終端平行布置,主變高壓側出線采用架空線與工作電纜終端連接。專利摘要一種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高壓電纜采用隧道或者溝道敷設,每回出線設置A、B、C三相加備用相電纜,電纜采用并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備用相電纜留有接線端子,備用相電纜的兩端安裝備用相電纜終端,備用相電纜終端與工作電纜終端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在電纜出線兩端采用支柱絕緣子構建有一個管母線,該管母線與備用相電纜終端并列布置,通過軟導線連接,該管母線與工作電纜終端平行布置,主變高壓側出線采用架空線與工作電纜終端連接。本技術可以大大縮短因出線電纜故障造成的非計劃停機時間。同時,該布置結構考慮了帶電距離,可以在機組運行期間對故障電纜進行檢修。采用快速備用相布置方案,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備用相電纜替換故障電纜的工作。文檔編號H02B1/20GK202678731SQ20112039503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7日專利技術者吳尚志 申請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廠高壓電纜出線設置快速備用相布置結構,高壓電纜采用隧道或者溝道敷設,每回出線設置A、B、C三相加備用相電纜,電纜采用并列布置,其特征在于:備用相電纜留有接線端子,備用相電纜的兩端安裝備用相電纜終端,備用相電纜終端與工作電纜終端水平和豎直方向距離都不小于交叉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距離,在電纜出線兩端采用支柱絕緣子構建有一個管母線,該管母線與備用相電纜終端并列布置,通過軟導線連接,該管母線與工作電纜終端平行布置,主變高壓側出線采用架空線與工作電纜終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尚志,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