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黑鲪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其步驟如下:1)、親魚的選擇;2)、養殖設施;3)、親魚升溫培育;4)、產仔。本發明專利技術充分利用自然水體的水質條件,養殖操作簡便,節省能源消耗。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調節養殖水溫,可使黑鲪親魚產仔期比傳統方法至少提前20天。另外,本發明專利技術獲得的親魚質量高,親魚并可重復利用,其正常產仔率可達95%以上,既保護了野生資源,又為獲得高質量仔魚奠定基礎。本方法獲得的仔魚健康、優質、成活率高,可以提前批量供應大規格苗種;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人工控制室內養殖的環境因子,革新了黑鲪室內人工繁殖的方法,使親魚提前產仔,為提前獲得大規格苗種提供有效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黑鮚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
技術介紹
黑鮚(Sebastes schlegeli)又稱許氏平鈾,屬鈾形目、鈾科、平鈾屬,為冷溫性近海底層魚類,卵胎生,洄游范圍小,廣泛分布于中國黃渤海和東海。其具有耐溫范圍廣、適應性強、病害少等優點,是人工漁礁進行資源增殖和網箱養殖的理想種類,并且已經成為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養殖品種。但是,由于黑鮚的特殊繁殖習性,致使其苗種繁育技術水平不高,遠達不到其它養殖魚類的繁育技術水平。雖然黑鮚的人工育苗技術已經突破,但是,現有的育苗方式主要是獲取野生帶仔親魚,在室內養殖池待產,繁殖培育苗種。這種繁育方式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野生資源,并且獲得的仔魚質量不高,成活率較低。 目前,黑鮚苗種的生產過程依賴自然資源程度較高,尚未有親魚全程培育的報道,仔魚的獲得多在5月份,使大規格苗種的獲得時間較晚,生產實際尚不能滿足網箱養殖對大規格苗種的需求。因此,培育優質的親魚,提前獲得優質大規格苗種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改變黑鮚室內繁殖的傳統方式,提供一種通過控制水溫變化、光照和餌料投喂等措施,使黑鮚親魚提前產仔,從而提前獲得大批量健康仔魚的方法。鑒于目前黑鮚苗種繁殖技術不高的現狀,本專利技術根據黑鮚的繁殖習性和自然繁殖所需的環境條件等,設計一種黑鮚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其步驟如下I)、親魚的選擇選取適量人工養殖或野生健康成魚,要求親魚年齡4-8齡,體重I. 5kg以上,體表無傷殘,體色正常,活力好;2)、養殖設施以圓形或方形圓角水泥池養殖,水泥池面積約15平米,池深1-1. 5米;每個養殖池配備若干切向進水管,使水流沿池壁水平進入,水泥池內水體可形成環流;水泥池底由外向內形成一定角度的下傾角,中間設排水口 ;同時使用深井海水調配水溫或通過熱交換器調節水溫;3)、親魚升溫培育在親魚養殖車間的水泥池中培育親魚,以深井海水調節水溫;當深井海水水溫在3°C時,即可開始升溫培育親魚,當水溫升至13°C時,雌性親魚腹部膨大,即可挑選放入待產池待產;4)、產仔挑選腹部膨大,生殖孔突出的親魚放至待產池待產,待產池水溫14_15°C,當親魚產仔后,將親魚放回親魚培育池培養,仔魚在待產池中培育。進一步地說步驟3)中親魚升溫培育方法a.在親魚進入培育池后,可視水溫條件適量投喂;b.親魚培育期間使用深井海水并且保持水溫不低于3°C,利用深井海水兌自然海水或通過換熱器調整培育用海水的水溫,即可進行升溫操作,采取每4天升高O. 5°C的升溫幅度;c.采用流水培育,日換水量300%,溶解氧6mg/L以上,鹽度28-31,并且每天監測培育池水溫,防止水質指標有較大波動;d.親魚餌料選擇冰鮮的鮐魚、玉筋魚、小黃花等搭配投喂以保證營養,切成適口魚段按重量比例等量混合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將餌料少量多次投入池中,以池底有少量殘餌為投喂原則;·步驟4)中產仔操作方法a.產仔池形狀和水流條件與親魚培育池相同,面積25-36平方米,水深O. 5-1. O米,設置4-6個氣石;b.光周期參照自然光周期變化,光照以白熾燈控制,光照強度100-3001X;c.產仔池水溫1_15°C,與親魚培育池水溫相當;d.當親魚培育水溫升至13°C左右時,選擇腹部膨大,生殖孔突出的親魚放至待產池待產,視親魚大小每個待產池放養1-2尾,親魚產仔后及時撈回親魚培育池,待產期間親魚不攝食;e.仔魚在待產池中培育,無需重新布池。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充分利用自然水體的水質條件,養殖操作簡便,節省能源消耗。本專利技術通過調節養殖水溫,可使黑鮚親魚產仔期比傳統方法至少提前20天。另外,本專利技術獲得的親魚質量高,親魚并可重復利用,其正常產仔率可達95%以上,既保護了野生資源,又為獲得高質量仔魚奠定基礎。本方法獲得的仔魚健康、優質、成活率高,可以提前批量供應大規格苗種;本專利技術通過人工控制室內養殖的環境因子,革新了黑鮚室內人工繁殖的方法,使親魚提前產仔,為提前獲得大規格苗種提供有效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鑒于目前黑鮚苗種繁殖技術不高的現狀,本專利技術根據黑鮚的繁殖習性和自然繁殖所需的環境條件等,設計一種黑鮚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其步驟如下對依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詳述如下I)、親魚的選擇選取人工養殖的黑鮚成魚110尾,親魚年齡4-8齡,體重I. 70-2. 90kg,體表無傷殘,體色正常,活力好。在本實施例中,依照黑鮚的生活習性,時間選在2011年12月中旬是最佳的。2 )、養殖場地及室內養殖池條件養殖場有豐富的海水資源,養殖車間設備齊全,車間內為圓形或方形圓角水泥池,面積約15m2,池深lm-1. 5m,每個養殖池配備2根切向進水管,使水流沿池壁水平進入,池內水體可形成環流。池底由外向內形成5°左右下傾角,中間設排水口,有可用的深井海水和熱交換器。3)、親魚放養使用兩個親魚養殖池,每個養殖池放養黑鮚親魚55尾;4)、親魚升溫培育 根據步驟I)中的時間,在2011年12月份親魚進入培育池后,由于水溫較低(7°C左右),親魚攝食量很小,采取隔天投喂一次的方法,直至親魚停止攝食;采用流水培育,日換水量300%,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鹽度28-31,每天監測培育池水溫,防止水質指標有較大波動;親魚培育期間使用自然海水并且保持水溫不低于3°C,利用深井海水通過換熱器熱交換調整培育用海水的水溫,在I月20日進行升溫操作,采取每4天升高O. 5°C的升溫幅度;升溫培育過程中,親魚餌料選擇冰鮮的鮐魚、玉筋魚、小黃花等搭配投喂以保證營養,切成適口魚段按重量比例等量混合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將餌料少量多次投入池中,以池底有少量殘餌為投喂原則;升溫期間,光周期參照自然光周期變化,光照以白熾燈控制,采取日出開燈,日落關燈的方法控制,光照強度100-3001X。5)、產仔產仔池形狀和水流條件與親魚培育池相同,面積25m2,水深O. 5-0. Sm,設置4個氣石;光照條件與親魚培育條件相同;產仔車間與親魚車間使用相同水源,因此,水質條件均與親魚培育車間一致;當親魚培育水溫升至13°C左右時,選擇腹部膨大,生殖孔突出的親魚放至待產池待產,視親魚大小每個待產池放養1-2尾(3kg左右),產仔期間減少人為干擾,特別在夜間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親魚產仔后及時撈回親魚培育池,待產期間親魚不攝食;所產仔魚在待產池中培育,無需重新布池。在本實施例中,從2012年4月18日黑鮚親魚開始產仔,其產仔時間比經自然水溫發育的親魚早20天左右,從親魚正常產仔率來看本實例的正常產仔率達96%,而以往報道的春季捕獲的野生親魚的產仔率均遠低于本實例,通過本方法獲得的仔魚活力強,成活率聞。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的實施方案的范圍內,上述實施方案僅僅是為了能夠對本專利技術的黑鮚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進行詳細說明。事實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限定范圍可列舉若干實例,因此,在不脫離專利技術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黑鮚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1)、親魚的選擇 選取適量人工養殖或野生健康成魚,要求親魚年齡4-8齡,體重I. 5kg以上,體表無傷殘,體色正常,活力好; 2)、養殖設施 以圓形或方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黑鲪親魚升溫培育及產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親魚的選擇選取適量人工養殖或野生健康成魚,要求親魚年齡4?8齡,體重1.5kg以上,體表無傷殘,體色正常,活力好;2)、養殖設施以圓形或方形圓角水泥池養殖,水泥池面積約15平米,池深1?1.5米;每個養殖池配備若干切向進水管,使水流沿池壁水平進入,水泥池內水體可形成環流;水泥池底由外向內形成一定角度的下傾角,中間設排水口;同時使用深井海水調配水溫或通過熱交換器調節水溫;3)、親魚升溫培育在親魚養殖車間的水泥池中培育親魚,以深井海水調節水溫;當深井海水水溫在3℃時,即可開始升溫培育親魚,當水溫升至13℃時,雌性親魚腹部膨大,即可挑選放入待產池待產;4)、產仔挑選腹部膨大,生殖孔突出的親魚放至待產池待產,待產池水溫14?15℃,當親魚產仔后,將親魚放回親魚培育池培養,仔魚在待產池中培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海濱,杜榮斌,房景輝,王忠全,馬海濤,劉立明,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煙臺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