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克服了現有泵用卸載閥的先導閥整體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大,且維修不方便的問題,特征是在機械先導閥的閥體上加工有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在機械先導閥的在背面連接副閥,電磁先導閥安裝在副閥上面,在副閥體上加工有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和副閥供液孔,有益效果是,在實現電控與液控并存以及實現空載啟動與空載停泵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了該閥的整體尺寸,為維修帶來了方便;由于副閥獨立于機械先導閥之外,降低了制造難度;也由于副閥獨立于機械先導閥之外,容易判斷故障是發生在副閥上還是發生在機械先導閥上;由于副閥的閥芯是插裝閥芯,更便于維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泵站控制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煤礦乳化液泵站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乳化液泵站液控卸載閥的先導閥,由閥體、閥座、閥芯、加力活塞、強彈簧、以及引壓節流塞、泵來液節流塞和控制活塞節流塞組成,這種液控結構的先導閥,只能實現液控卸載,且壓力波動值較大,同時,該結構的先導閥也不能實現空載啟動與空載停泵,調整壓力還需要人力控制。現有技術中也有一種在一套裝置上同時安裝液控卸載與電控卸載的機構,但其只能通過切換實現電控卸載或者液控卸載,在電控卸載失靈或電控系統不帶電時,液控卸載不能自動工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人提出的申請號為201010000599. O名稱為“一種泵用卸載閥的先導閥”專利中提供了一種電控卸載與液控卸載并存,壓力波動值可以由設定值控制,可以實現空載啟動與空載停泵,以及在電控卸載失靈或電控系統不帶電時,液控卸載自動啟用的泵用卸載閥的先導閥。但是,上述技術方案存在的技術問題是,在先導閥體內安裝電控旁路開關閥,則制造難度大,維修不方便,而且還需要通過過渡連接板與電磁先導閥相連接,整體結構比較復雜;而在先導閥體外安裝電控旁路開關閥,由于電磁先導閥位于電控旁路開關閥下方,不但占用較大空間,從底部維修電磁先導閥也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維修方便、占用空間較小以及電控卸載與液控卸載并存的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機械先導閥、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和電磁先導閥,所述機械先導閥包括閥體、閥座、閥芯、彈簧套筒和調壓螺絲,在所述閥體上加工有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在所述機械先導閥的背面連接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所述副閥包括副閥體、插裝閥芯、副閥頂桿和用來與泵站高壓液輸出口相連通的進液接頭,在副閥體上加工有與閥體上的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對應的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和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在所述副閥體上還加工有副閥供液孔。所述插裝閥芯由副閥座套、副閥座、副閥芯和副閥端套組成。所述電磁先導閥安裝在副閥上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在實現電控與液控并存以及實現空載啟動與空載停泵,且電控卸載壓力及停止電控卸載壓力都可以根據需要由控制臺方便地設定的基礎上,將電磁先導閥放置在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上面,在進一步縮小了該閥的整體尺寸,為維修帶來了方便;(2)由于副閥獨立于機械先導閥之外,降低了制造難度;(3)也由于副閥獨立于機械先導閥之外,容易判斷故障是發生在副閥上還是發生在機械先導閥上;(4)由于副閥的閥芯是插裝閥芯,更便于維修。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右視圖。圖中I.機械先導閥,1-1.閥體, 1-1-1.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2.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2.閥座,1-3.閥芯,1-4.彈簧套筒,1-5.調壓螺絲,2.副閥,2-1.副閥體,2-1-1.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2-1-2.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2-1-3.副閥供液孔2-1-4.副閥頂桿控制孔,2-2.插裝閥芯2-2-1.副閥座套,2-2-2.副閥座,2-2-3.副閥芯,2-2-4.副閥端套,2-3.副閥頂桿,2-4.進液接頭,3.電磁先導閥。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提供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所示,本技術包括機械先導閥I、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和電磁先導閥3,所述機械先導閥I包括閥體1-1、閥座1-2、閥芯1-3、彈簧套筒1-4和調壓螺絲1-5,在所述閥體1-1上加工有用工藝孔溝通的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用工藝孔溝通的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在機械先導閥I的背面用螺釘連接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所述副閥2包括副閥體2-1、插裝閥芯2-2和副閥頂桿2-3,其中插裝閥芯2_2由副閥座套2-2-1、副閥座2-2-2、副閥芯2-2-3和副閥端套2_2_4組成,在副閥體2_1上加工有與閥體1-1上的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對應的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2-1-1和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2-1-2,在所述副閥體2-1上還加工有副閥供液孔2-1-3和副閥頂桿控制孔2-1-4,當用螺釘將副閥2與機械先導閥I連接后,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2-1-1相連通構成進液通道;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與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2-1-2相連通構成回液通道;在副閥體2-1上安裝有用來與泵站高壓液輸出口相連通的進液接頭2-4,高壓液經副閥供液孔2-1-3進入電磁先導閥3的進液口,當電磁鐵給電時,電磁先導閥進液口的高壓液經電磁先導閥的工作口到副閥頂桿控制孔2-1-4推動副閥頂桿2-3,進而推動副閥芯2-2-3離開副閥座2-2-2,從而使進液通道和回液通道連通,達到了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卸荷的目的,當電磁鐵斷電時,電磁先導閥進液口與電磁先導閥的工作口的連通被切斷,同時,電磁先導閥的工作口與電磁先導閥的回液口溝通,致使控制副閥頂桿2-3的高壓液從副閥頂桿控制孔2-1-4和電磁先導閥的回液口外排,進而使副閥芯2-2-3與副閥座2-2-2閉合,從而切斷進液通道和回液通道,達到了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停止 卸荷,恢復供液的功能。所述電磁先導閥3安裝在副閥2上面,并用螺釘連接。權利要求1.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包括機械先導閥(I)、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和電磁先導閥(3),所述機械先導閥(I)包括閥體(1-1)、閥座(1-2)、閥芯(1-3)、彈簧套筒(1-4)和調壓螺絲(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1-1)上加工有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在所述機械先導閥(I)的背面連接副閥(2),所述副閥(2)包括副閥體(2-1)、插裝閥芯(2-2)、副閥頂桿(2-3)和用來與泵站高壓液輸出口相連通的進液接頭(2-4),在副閥體(2-1)上加工有與閥體(1-1)上的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對應的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2-1-1)和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2-1-2),在所述副閥體(2-1)上還加工有副閥供液孔(2-1-3)和副閥頂桿控制孔(2-1-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裝閥芯(2-2)由副閥座套(2-2-1)、副閥座(2-2-2)、副閥芯(2_2_3)和副閥端套(2-2-4)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先導閥(3)安裝在副閥(2)上面。專利摘要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克服了現有泵用卸載閥的先導閥整體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大,且維修不方便的問題,特征是在機械先導閥的閥體上加工有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在機械先導閥的在背面連接副閥,電磁先導閥安裝在副閥上面,在副閥體上加工有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和副閥供液孔,有益效果是,在實現電控與液控并存以及實現空載啟動與空載停泵的基礎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泵用卸載閥的具有機械與電動控制雙功能的先導閥,包括機械先導閥(1)、起電控旁路開關閥作用的副閥(2)和電磁先導閥(3),所述機械先導閥(1)包括閥體(1?1)、閥座(1?2)、閥芯(1?3)、彈簧套筒(1?4)和調壓螺絲(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1?1)上加工有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在所述機械先導閥(1)的背面連接副閥(2),所述副閥(2)包括副閥體(2?1)、插裝閥芯(2?2)、副閥頂桿(2?3)和用來與泵站高壓液輸出口相連通的進液接頭(2?4),在副閥體(2?1)上加工有與閥體(1?1)上的閥體第一液體通道(1?1?1)和閥體第二液體通道(1?1?2)對應的副閥體第一液體通道(2?1?1)和副閥體第二液體通道(2?1?2),在所述副閥體(2?1)上還加工有副閥供液孔(2?1?3)和副閥頂桿控制孔(2?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繼周,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天地瑪珂電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