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飛翼式快速接頭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236226 閱讀: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5:2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飛翼式快速接頭,包括接頭母體和適配的旋轉插頭接頭母體包括后端連接外部硬管的柱塞體,柱塞體內側壁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后側設有能在柱塞體內前后移動的提升閥,第一凸起的后端面與提升閥的前端面兩側抵接;柱塞體內位于提升閥后側的部分形成第一油路通道;旋轉插頭包括與柱塞體螺紋配合的蝶形螺母,連接外部軟管的連接體,以及中空的閥桿,連接體的后端延伸入蝶形螺母內;閥桿的前端延伸入連接體內,閥桿內形成第二油路通道,閥桿側壁上開設有與第二油路通道連通的開孔,開孔位于連接體后側;連接體和閥桿之間設置有能相對閥桿前后移動的壓差閥柱塞總成,壓差閥柱塞總成的后端位于開孔后側,裝配簡單且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工業的快速接頭,尤其是一種飛翼式的快速接頭。
    技術介紹
    目前汽車供油系統廣泛采用價格低、性能優良的軟管如尼龍管,以取代傳統的金屬管道,在制動系統中的管道連接仍然采用傳統的金屬管道,上述兩種管道的連接采用傳統的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即卡套式管接頭,包括管接頭體和具有聯管螺母、卡套和襯套的管接頭,其密封性是由卡套和管接頭體配合的接觸面保證,并且由聯管螺母鎖緊。制動系統的管道和接頭必須密封可靠、拆卸方便,一旦管路系統發生泄漏等故障則會釀成安全事故。上述的這種卡套式連接結構,則存在著如下的缺點1.裝配空間要求大,聯管螺母需要扳手進行操作,由此需要較大的空間,并且有安裝角度的限制;2.裝配效率低,不能使用氣動扳手,只能由人工扭緊聯管螺母,并且需要對每一個螺母進行擰緊力矩 檢測;3.聯管螺母的擰緊力矩決定了管接頭處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如果擰緊力矩未達標,則有可能造成密封不嚴甚至軟管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裝配操作簡單、裝配效率高的飛翼式快速接頭。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飛翼式快速接頭,包括接頭母體和適配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母體包括后端連接外部硬管的柱塞體,所述柱塞體內側壁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后側設有能在所述柱塞體內前后移動的提升閥,所述第一凸起的后端面與所述提升閥的前端面兩側抵接,所述提升閥后側設有能使所述提升閥向前側復位的第一彈簧;所述柱塞體內位于所述提升閥后側的部分形成第一油路通道;所述旋轉插頭包括與所述柱塞體螺紋配合的蝶形螺母,連接外部軟管的連接體,以及中空的閥桿,所述連接體的后端延伸入所述蝶形螺母內;所述閥桿的前端延伸入所述連接體內,所述閥桿內形成第二油路通道,所述閥桿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油路通道連通的開孔,所述開孔位于所述連接體后側;所述連接體和所述閥桿之間設置有能相對所述閥桿前后移動的壓差閥柱塞總成,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的后端位于所述開孔后側,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的前端設有能使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向后側復位的第二彈簧;所述接頭母體和所述旋轉插頭裝配時,所述閥桿后端面能推動所述提升閥向后側移動離開所述第一凸起形成間隙,所述第一凸起能推動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向前側移動到所述開孔的前側,從而使得所述第二油路通道和所述第一油路通道通過所述開孔、所述提升閥和所述第一凸起之間的間隙、以及所述提升閥和所述柱塞體內側壁之間的間隙導通。所述提升閥包括銅座,所述銅座的前端中間具有凹槽,所述閥桿的后端面具有與所述凹槽配合的突起;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的后端面具有徑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一凸起配合,使得接頭母體和旋轉插頭可以方便地互相推動。所述銅座的前端面上設置有橡膠墊,所述第二凸起的后端面上具有膠層,可以減少推動時的磨損。所述柱塞體前端具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具有外螺紋,與所述蝶形螺母螺紋配合,能插入到所述蝶形螺母和所述連接體之間,所述提升閥位于所述連接頭后側,通過螺紋配合,可將插頭和接頭母體鎖定。所述銅座的周向設置有墊圈,所述墊圈和所述柱塞體的內側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墊圈抵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柱塞體后端的后螺母的前端部抵接,當裝配時提升閥被推動向后側移動,此時第一彈簧被壓縮,液壓油從墊圈和柱塞體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一彈簧中通過,當拆卸時第一彈簧對提升閥施加回復力,使得提升閥回到初始的位置。所述柱塞體和所述后螺母的連接部設有螺母密封圈,確保了柱塞體和后螺母之間 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的前端抵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體內側壁上的臺階部抵接,當裝配時,壓差閥柱塞總成向前側移動,壓縮第二彈簧,液壓油從開孔通過進入接頭母體,當拆卸時,第二彈簧對壓差閥柱塞總成施加回復力,使得壓差閥柱塞總成回到初始的位置。所述柱塞體的外側設有裝配后密封所述蝶形螺母和所述柱塞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連接體外側設有裝配后密封所述連接體和所述柱塞體的第二密封圈,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和所述連接體內側壁之間設有第三密封圈,從而確保接頭母體和旋轉插頭之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述蝶形螺母的前端和所述連接體之間設有卡環,使得蝶形螺母和連接體的相對位置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在接頭母體旋轉入旋轉插頭的過程中,使得接頭母體和旋轉插頭的油路通道導通,無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完成快速接頭的裝配,連接可靠且方便,快速接頭的密封性能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接頭母體的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旋轉插頭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接頭母體和旋轉插頭的裝配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I和圖2,一種飛翼式快速接頭,包括接頭母體和與之適配的旋轉插頭。其中,接頭母體包括柱塞體11,柱塞體11包括位于前端的具有外螺紋的連接頭111,用于與柱塞體11的后端設置后螺母12,以與硬管連接,柱塞體11和后螺母12的連接部設置有螺母密封圈121,以確保通路的密封性。連接頭111的后側設置有提升閥13,提升閥13包括銅座131,銅座131的前端面中間具有凹槽1311,前端面上設置有橡膠墊132,以減少裝配連接擠壓時的磨損。銅座131的周向設置有墊圈14,其前表面與銅座131抵接,使得銅座131在向后移動時,可以推動墊圈14向后移動,提升閥13與柱塞體11的內側壁,以及墊圈14與柱塞體11的內側壁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以供液壓油通過。墊圈14的后表面與第一彈簧15的一端抵接,第一彈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后螺母12的前端部,從而這一端可固定不動。柱塞體11的外側設有第一密封圈112,柱塞體11的內側壁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一凸起113,該第一凸起113的后端面與銅座131的前端面兩側抵接,由此使得柱塞體11內連接頭111與提升閥13的后側不相通。柱塞體11內提升閥13后側的部分形成第一油路通道16。旋轉插頭包括蝶形螺母21,其具有內螺紋,以與連接頭111的外螺紋適配。連接體22的后端伸入蝶形螺母21中,蝶形螺母21的前端與連接體22之間設有卡環211,由此兩者的相對位置固定,連接體22的前端具有內螺紋,用于與軟管連接,連接體22的后端外側設有第二密封圈221。閥桿24呈具有后端面的中空狀,其后端面中間具有突起241,與銅座 131的凹槽1311配合,閥桿24內形成第二油路通道23。閥桿24側壁上靠近后端的位置開設有開孔242,與第二油路通道23連通。連接體22的后端面位于開孔242前側。連接體22的內側壁和閥桿24之間設置有壓差閥柱塞總成25,壓差閥柱塞總成25可相對閥桿24移動,未裝配時,其后端位于開孔242的后側,由此封閉了第二油路通道23,后端面具有徑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251,與柱塞體11內的第一凸起113配合,第二凸起251的后端面上涂有膠層;壓差閥柱塞總成25的前端延伸入連接體22內,與第二彈簧26的一端抵接,第二彈簧26的另一端與連接體22內側壁上的臺階部222抵接,壓差閥柱塞總成25與連接體22內側壁之間設有第三密封圈223。當裝配時,參見圖3,將旋轉插頭旋轉插入到接頭母體內螺紋配合固定。此時,連接頭111插入到蝶形螺母21和連接體22之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飛翼式快速接頭,包括接頭母體和適配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母體包括后端連接外部硬管的柱塞體(11),所述柱塞體(11)內側壁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一凸起(113),所述第一凸起(113)后側設有能在所述柱塞體(11)內前后移動的提升閥(13),所述第一凸起(113)的后端面與所述提升閥(13)的前端面兩側抵接,所述提升閥(13)后側設有能使所述提升閥(13)向前側復位的第一彈簧(15);所述柱塞體(11)內位于所述提升閥(13)后側的部分形成第一油路通道(16);所述旋轉插頭包括與所述柱塞體(11)螺紋配合的蝶形螺母(21),連接外部軟管的連接體(22),以及中空的閥桿(24),所述連接體(22)的后端延伸入所述蝶形螺母(21)內;所述閥桿(24)的前端延伸入所述連接體(22)內,所述閥桿(24)內形成第二油路通道(23),所述閥桿(24)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油路通道(23)連通的開孔(242),所述開孔(242)位于所述連接體(22)后側;所述連接體(22)和所述閥桿(24)之間設置有能相對所述閥桿(24)前后移動的壓差閥柱塞總成(25),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25)的后端位于所述開孔(242)后側,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25)的前端設有能使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25)向后側復位的第二彈簧(26);所述接頭母體和所述旋轉插頭裝配時,所述閥桿(24)后端面能推動所述提升閥(13)向后側移動離開所述第一凸起(113)形成間隙,所述第一凸起(113)能推動所述壓差閥柱塞總成(25)向前側移動到所述開孔(242)的前側,從而使得所述第二油路通道(23)和所述第一油路通道(16)通過所述開孔(242)、所述提升閥(13)和所述第一凸起(113)之間的間隙、以及所述提升閥(13)和所述柱塞體(11)內側壁之間的間隙導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軍義,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千義液壓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大胆日本无码裸体日本动漫|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