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影盒,包括粉盒主體、芯片、芯片容納機構、觸發機構和狀態復位件,芯片安裝在芯片容納機構中,芯片容納機構包括使芯片容納機構旋轉支撐在粉盒主體上的旋轉軸,容腔內設置有與顯影盒兩端部匹配的內壁,觸發機構在顯影盒安裝入打印機容腔內時觸發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一狀態旋轉至第二狀態,狀態復位件在顯影盒取出打印機容腔內時使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二狀態旋轉至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處于能與打印機芯片觸點結合匹配的位置,第一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處于偏離第二狀態向下的位置,觸發機構包括推桿和彈性件,推桿與打印機容腔內壁配合使推桿在彈性件的作用下沿直線往復運動,使芯片上的觸點不容易被污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顯影盒。
技術介紹
中國專利號為2011201081243公開的一種顯影盒,可拆卸的安裝于打印機內,打印機包括機身、容腔和機蓋,顯影盒包括粉倉、粉倉蓋和設置于粉倉的芯片容納機構,芯片容納機構具有關閉所述打印機機蓋時容納于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上的金屬觸點與機蓋上的芯片觸點接觸的第二狀態和打開打印機機蓋時容納于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上的金屬觸點向下的第一狀態。當顯影盒不使用時容納于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上的金屬觸點向下,不會受到大量灰塵和雜質的污染而導致芯片的精度下降,解決了現有顯影盒因長時間處于無遮蓋的環境中時芯片會累積大量灰塵和雜質而導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術問題。上述技術方案雖然解決了現有顯影盒因長時間處于無遮蓋的環境中時芯片會累積大量灰塵和雜質而導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術問題。但前提是必須與打印機機蓋的打開和關閉配合,導致結構復雜而可靠性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顯影盒,以解決現有顯影盒為防止累積灰塵而改進的結構中必須與打印機機蓋的打開和關閉配合而導致結構復雜和可靠性不高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影盒,可拆卸的安裝于打印機內,所述打印機包括容納顯影盒的容腔和打印機芯片觸點,所述顯影盒包括粉盒主體、芯片和芯片容納機構,所述芯片安裝在所述芯片容納機構中,所述芯片容納機構包括使所述芯片容納機構旋轉支撐在所述粉盒主體上的旋轉軸,所述芯片與所述打印機芯片觸點接觸傳遞信息,所述容腔內設置有與所述顯影盒兩端部匹配的內壁,所述顯影盒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芯片容納機構狀態變化的控制機構,所述芯片容納機構在所述控制機構的控制下隨顯影盒安裝和從打印機中取出的動作而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所述第二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處于能與打印機芯片觸點結合匹配的位置,所述第一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處于偏離第二狀態向下的位置。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觸發機構和狀態復位件,所述觸發機構在所述顯影盒安裝入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觸發所述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一狀態旋轉至第二狀態,所述狀態復位件在所述顯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使所述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二狀態旋轉至第一狀態。所述觸發機構包括推桿和彈性件,所述推桿與所述打印機容腔內壁配合,所述內壁和所述彈性件使所述推桿沿直線往復運動。所述推桿包括凹槽、推壓面和凸輪面;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推壓面伸出所述顯影盒端面,所述凸輪面與所述芯片容納機構抵接,所述顯影盒安裝入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所述推桿的推壓面與所述容腔內壁配合并在內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彈性件壓縮使凸輪面推動芯片容納機構繞轉軸旋轉至第二狀態,所述顯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所述推桿的推壓面脫離內壁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輪面,使芯片容納機構繞轉軸回轉至第一狀態。所述推桿包括凹槽和推壓面;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推壓面伸出所述顯影盒端面,所述芯片容納機構靠近推桿一側的位置處設置有凸輪面,所述凸輪面面向所述推桿,所述推桿與所述凸輪面抵接,所述顯影盒安裝入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所述推桿的推壓面與所述容腔內壁配合并在內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彈性件壓縮推動凸輪面使芯片容納機構繞轉軸旋轉至第二狀態,所述顯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機容腔內時,所述推桿的推壓面脫離內壁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輪面 ,使芯片容納機構繞轉軸回轉至第一狀態。所述觸發機構包括推桿、彈性件和柔性連接件,所述推桿包括凹槽和推壓面;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推壓面伸出所述顯影盒端面與所述打印機容腔內壁配合,所述推桿靠近芯片容納機構的一端設置有定位孔,柔性連接件穿過定位孔,所述柔性連接件兩端部分別與粉盒主體和芯片容納機構固定連接。所述推桿還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彈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粉盒主體上。所述芯片容納機構上還設置有定位突起,所述狀態復位件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個自由端固定連接到定位突起上,另一個自由端與所述粉盒主體抵接。所述芯片容納機構的旋轉軸包括靠近所述推桿一側的第一旋轉軸和遠離所述推桿一側的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一旋轉軸位于所述凸輪面的圓斜面曲面線的內側,沿所述第一旋轉軸到所述第二旋轉軸的方向上所述凸輪面的圓斜面的切線與所述第一旋轉軸軸線間的夾角逐漸變大。還包括連接件,所述推桿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粉盒主體連接。所述第一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位于水平狀態,所述第二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位于垂直狀態。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顯影盒還包括觸發機構和狀態復位件,觸發機構在顯影盒安裝入打印機容腔內時觸發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一狀態旋轉至第二狀態,狀態復位件在顯影盒取出打印機容腔內時使芯片容納機構由第二狀態旋轉至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處于能與打印機芯片觸點結合匹配的位置,第一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處于偏離第二狀態向下的位置,觸發機構包括推桿和彈性件,推桿與打印機容腔內壁配合使推桿在彈性件的作用下沿直線往復運動。不但解決了現有顯影盒因長時間處于無遮蓋的環境中時芯片會累積大量灰塵和雜質而導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術問題,也不需要與機蓋配合,結構簡單可靠。解決了現有顯影盒為防止累積灰塵而改進的結構中必須與打印機機蓋的打開和關閉配合而導致結構復雜和可靠性不高的技術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顯影盒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顯影盒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一中推桿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一中芯片容納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一中連接件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一中粉倉的反面的局部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推桿、彈性件及固定件安裝到粉倉上的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一所米用的觸發機構與芯片容納機構工作原理圖。圖9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顯影盒安裝到圖像形成裝置中的過程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顯影盒安裝到圖像形成裝置中后的示意圖。圖11為實施例一所采用的顯影盒從圖像形成裝置機構中取出過程的示意圖。圖12為實施例二所采用的推桿和芯片容納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實施例二所采用的推桿和芯片容納機構工作原理示意圖。圖14為實施例三所采用的推桿和芯片容納機構處于第一狀態時的示意圖。圖15為實施例三所采用的推桿和芯片容納機構在安裝到打印機容腔過程中的狀態示意圖。圖16為實施例四所米用的觸發機構和芯片容納機構處于第一狀態時的不意圖。圖17為實施例四所采用的觸發機構和芯片容納機構與粉倉的連接示意圖。圖18為實施例四所采用的觸發機構和芯片容納機構的工作原理結構圖。圖19為實施例四所采用的芯片容納機構與第三齒輪的分解示意圖。圖20為實施例四所采用的推桿與第一齒輪的分解示意圖。圖21為實施例四所采用的觸發機構和芯片容納機構處于第二狀態時的示意圖。圖22為實施例四所采用齒輪機構及推桿的簡化工作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I為本實施例所采用的顯影盒的分解示意圖,顯影盒100包括粉盒主體,顯影元件3,顯影元件驅動齒輪4,碳粉層調節元件5,芯片6,芯片容納機構7,觸發機構,狀態復位件10和連接件11 ;所述粉盒主體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1,焊接在粉倉I上并與粉倉I 一起構成碳粉容納腔的粉倉蓋板2 ;芯片6安裝在芯片容納機構7中;觸發機構包括推桿8和彈性件9 ;觸發機構通過連接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影盒,可拆卸的安裝于打印機內,所述打印機包括容納顯影盒的容腔和打印機芯片觸點,所述顯影盒包括粉盒主體、芯片和芯片容納機構,所述芯片安裝在所述芯片容納機構中,所述芯片容納機構包括使所述芯片容納機構旋轉支撐在所述粉盒主體上的旋轉軸,所述芯片與所述打印機芯片觸點接觸傳遞信息,所述容腔內設置有與所述顯影盒兩端部匹配的內壁,其特征是,所述顯影盒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芯片容納機構狀態變化的控制機構,所述芯片容納機構在所述控制機構的控制下隨顯影盒安裝和從打印機中取出的動作而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所述第二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內的芯片處于能與打印機芯片觸點結合匹配的位置,所述第一狀態為芯片容納機構處于偏離第二狀態向下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慶菲,丁戈明,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