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玉米收獲機及其割臺,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作物通過的分禾間隙,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用于將倒伏玉米作物由前往后托送至分禾間隙后端的扶持機構,所述扶持機構包括前后對應設置的鏈輪/皮帶輪以及由相應的驅動裝置為其中一個鏈輪/皮帶輪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兩個鏈輪/皮帶輪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皮帶,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處于向前移動側的頂部,且環形鏈條/皮帶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分布的、用于扶持落在環形鏈條的向后移動側上的倒伏玉米作物的刮板。該裝置有效解決了倒伏玉米作物無法被順利摘穗的問題,避免了收割損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玉米收獲機,具體涉及玉米收獲機的割臺。
技術介紹
傳統的玉米收獲機,其割臺結構如圖I、圖2所示,割臺體51前端安裝有收割裝置,收割裝置又由分禾機構和摘穗機構構成,分禾機構由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31構成,相鄰的兩個分禾器31的前段部之間形成V形分禾間隙61 ;摘穗機構對應設置在各分禾器31后段部的下面,包括拉莖輥和撥禾鏈,摘穗機構的前端設有與各分禾間隙61后端銜接的喂入口。玉米收獲機在收獲作業時,分禾機構對準玉米作物的種植行距,當玉米作物到達分禾間隙的后端處事,通過撥禾鏈的作用將玉米桿推進拉莖輥位置處,由拉莖輥完成摘穗和輸送,完成玉米棒的收割過程。但是,傳統的玉米收獲機存在一個問題,即對倒伏玉米作物無法進行收獲,這是由于相鄰兩分禾器之間的分禾間隙直接對應的是玉米桿,在整個收獲機前移 過程中,分禾器只對直立玉米作物起到引導的作用,倒伏玉米作物最終只會被推至向前倒伏,也就無法順利的進入摘穗機構進行摘穗,造成收割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玉米收獲機割臺,用以解決現有玉米收獲機的割臺在收割作業過程中無法收獲倒伏玉米作物的問題,同時提供了使用該割臺的玉米收獲機。本專利技術的玉米收獲機割臺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玉米收獲機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作物通過的分禾間隙,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用于將倒伏玉米作物由前往后托送至分禾間隙后端的扶持機構,所述扶持機構包括前后對應設置的鏈輪/皮帶輪以及由相應的驅動裝置為其中一個鏈輪/皮帶輪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兩個鏈輪/皮帶輪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皮帶,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處于向前移動側的頂部,且環形鏈條/皮帶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分布的、用于扶持落在環形鏈條的向后移動側上的倒伏玉米作物的刮板。所述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前移動側和向后移動側自下而上布置。所述各托送機構的兩個鏈輪/皮帶輪分別對應所述分禾間隙的前后端設置,所述各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高于分禾器的上表面、向前移動側伸入分禾器內。本專利技術的玉米收獲機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玉米收獲機,包括割臺,所述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作物通過的分禾間隙,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用于將倒伏玉米作物由前往后托送至分禾間隙后端的扶持機構,所述扶持機構包括前后對應設置的鏈輪/皮帶輪以及由相應的驅動裝置為其中一個鏈輪/皮帶輪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兩個鏈輪/皮帶輪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皮帶,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處于向前移動側的頂部,且環形鏈條/皮帶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分布的、用于扶持落在環形鏈條的向后移動側上的倒伏玉米作物的刮板。所述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前移動側和向后移動側自下而上布置。所述各托送機構的兩個鏈輪/皮帶輪分別對應所述分禾間隙的前后端設置,所述各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高于分禾器的上表面、向前移動側伸入分禾器內。采用上述結構的玉米收獲機及其割臺,由于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扶持機構,扶持機構的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高于向前移動側,使得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可以支撐倒伏玉米作物,與此同時,環形鏈條上的刮板能夠對倒伏玉米作物進行扶持,這樣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倒伏玉米作物隨環形鏈條/皮帶被順利托送至分禾間隙的后端,并最終由與分合間隙的后端銜接的摘穗機構進行摘穗處理。該裝置有效解決了倒伏玉米作物無法被順利摘穗的問題,避免了收割損失。 進一步的,各扶持機構對應的兩個鏈輪/皮帶輪分別設置在分禾間隙的前后端位置,使得兩個鏈輪距離的布置處于最小,減少了環形鏈條的使用,節省材料。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玉米收獲機的割臺的裝配示意 圖2為圖I的俯視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割臺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4為圖3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玉米收獲機割臺的實施例如圖3、圖4所示,包括割臺體5、分禾機構和摘穗機構,割臺體、分禾機構和摘穗機構均采用現有技術中的結構,即分禾機構由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3構成,相鄰兩分禾器3的前段部之間形成V形分禾間隙6,摘穗機構對應設置在各分禾器3的后段部的下面,摘穗機構的前端設有與各分禾間隙6的后端銜接的喂入口。本專利技術的改進之處在于各分禾器3上分別設有扶持機構,各扶持機構包括轉動裝配在各自對應分禾器上的前后對應設置的前鏈輪I和后鏈輪4,還包括為后鏈輪4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圖中未顯示),其中,前鏈輪I對應分禾間隙6的前端,后鏈輪4對應分禾間隙6的后端,兩個鏈輪的轉動軸線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兩個鏈輪的下緣沉入各自對應的分禾器3內;前鏈輪I和后鏈輪4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2,這樣各環形鏈條2的上層部分位于各自對應的分禾器3的上方、下層部分沉入分禾器3內,在環形鏈條2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均布的刮板7。應用時,如圖3所示,箭頭方向為環形鏈條2的傳動方向,環形鏈條2的上層部分為其向后移動側、下層部分為其向前移動側。上述實施例具體收獲作業時,整個裝置隨割臺一起前移,分禾機構對準玉米作物的種植行距,在移動過程中,直立玉米作物順利通過分禾間隙6,在分禾間隙6的后端位置被摘穗機構進行摘穗處理;而倒伏玉米作物落在相應的環形鏈條2的上層部分,并被相應的刮板7扶持,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倒伏玉米作物被環形鏈條2托送至分禾間隙6的后端,同樣由摘穗機構完成摘穗。上述實施例中,環形鏈條的向前移動側和向后移動側自下而上布置,在其它實施例中,向前移動側和向后移動側也可以傾斜設置,只要向后移動側高于向前移動側,保證倒伏玉米作物只落在向后移動側上即可。上述實施例中,扶持機構采用鏈輪和鏈條的傳動形式,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皮帶和皮帶輪的傳動形式。在其它實施例中,各扶持機構也可以直接設置在各自對應分禾器的上表面上,這樣各鏈輪的下緣也不需要伸入分禾器內。在其它實施例中,各扶持機構的后鏈輪也可以設置在分禾間隙的后方,也能實現將倒伏玉米作物送入分禾間隙的后端位置。本專利技術的玉米收獲機的實施例包括割臺,如圖3、圖4所示,割臺的結構與上述實 施例的玉米收獲機割臺的結構一致,其內容在此不再贅述。權利要求1.一種玉米收獲機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作物通過的分禾間隙,其特征在于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用于將倒伏玉米作物由前往后托送至分禾間隙后端的扶持機構,所述扶持機構包括前后對應設置的鏈輪/皮帶輪以及由相應的驅動裝置為其中一個鏈輪/皮帶輪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兩個鏈輪/皮帶輪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皮帶,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處于向前移動側的頂部,且環形鏈條/皮帶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分布的、用于扶持落在環形鏈條的向后移動側上的倒伏玉米作物的刮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割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前移動側和向后移動側自下而上布置。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割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托送機構的兩個鏈輪/皮帶輪分別對應所述分禾間隙的前后端設置,所述各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高于分禾器的上表面、向前移動側伸入分禾器內。4.一種玉米收獲機,包括割臺,所述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玉米收獲機割臺,包括割臺體以及安裝在割臺體前端的左右間隔布置的分禾器,相鄰兩分禾器的前段部之間具有供玉米作物通過的分禾間隙,其特征在于:各分禾器上分別設有用于將倒伏玉米作物由前往后托送至分禾間隙后端的扶持機構,所述扶持機構包括前后對應設置的鏈輪/皮帶輪以及由相應的驅動裝置為其中一個鏈輪/皮帶輪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兩個鏈輪/皮帶輪之間傳動連接有環形鏈條/皮帶,環形鏈條/皮帶的向后移動側處于向前移動側的頂部,且環形鏈條/皮帶上固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分布的、用于扶持落在環形鏈條的向后移動側上的倒伏玉米作物的刮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權新濤,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中聯收獲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