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輔助手柄,可連接于動力工具上,具有縱向延伸的握持部和用于將握持部連接到動力工具上的連接部,輔助手柄上設置有照明燈,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為30°~90°。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動力工具,這種動力工具具有不需取下即可為工作區域提供照明的輔助手柄。輔助手柄不需從動力工具上取下即可利用其上的照明燈為工作區域提供方便、有效的照明,保證操作的連貫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協助照明的輔助手柄,以及具有這種輔助手柄的動力工具。
技術介紹
近年來,種類繁多的動力工具,尤其是錘、鉆類的工具越來越廣泛地被普通群眾特別是裝修工人使用。這些工具以準確、高效的優勢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作業工具。但現有的動力工具也存在著不足,在昏暗的環境里或照明燈的光線無法抵達的區域,操作者僅憑肉眼很難準確地找到作用點,容易出現誤操作。現有的一種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種可連接于動力工具上的輔助手柄,在輔助手柄與工具連接處的位置設置有若干照明燈,當在黑暗的環境里工作的時候,需要將輔助手柄取下,當作手電筒對準工作區域進行照明。操作者必須一手舉著帶有照明裝置的輔助手柄一手操作工具,對于較重工具,操作者勢必感到勞累,需要不時地停下來休息,這無疑會影響施工的進度。當然,也可以安排另一個人輔助,但這樣的安排將大大浪費人力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操作的連貫性不受影響的同時為動力工具的工作區域提供方便、有效的照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輔助手柄,可連接于動力工具上,具有縱向延伸的握持部和用于將所述握持部連接到所述動力工具上的連接部,輔助手柄上設置有照明燈,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范圍為30° 9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的技術效果輔助手柄不需取下即可利用其上的照明燈為工作區域提供方便、有效的照明,操作的連貫性不受影響。優選地,照明燈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照明燈,第一照明燈位于握持部上,且第一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范圍為30° 80°。優選地,照明燈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照明燈,第二照明燈位于連接部上。優選地,第二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范圍為75° 90°。優選地,所述連接部包括一個可環繞于動力工具主體的環,所述環上均布有至少三個第二照明燈。由于第二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范圍為75° 90°,因此第二照明燈大致平行于動力工具的工作頭縱軸線,第二照明燈發出的光線不會被動力工具的工作頭遮擋,能夠對準工作區域進行直射,照明效果更理想。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第二照明燈的數量,能夠使工作區域出現類似無影燈的效果,增強照明效果。優選地,握持部具有外殼和內腔,外殼上設有控制開關,內腔可容納電池單元。這樣的設置使得輔助手柄有獨立的電源,可自行控制照明燈的啟閉,從而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照明燈處于關閉狀態,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電量消耗。優選地,輔助手柄還設置有第三照明燈,第三照明燈沿著握持部的縱向軸線設置于握持部遠離所述連接部一端的端面上。這樣的設置充分利用了握持部內腔的空間,賦予了輔助手柄傳統手電筒的功能,因此有需要的時候,可將輔助手柄從工具上取下,作為手電筒單獨使用。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動力工具,這種動力工具具有上述可對工作區域提供照明的輔助手柄,并且動力工具的主體上設有與所述輔助手柄的連接部相配合的結構。當操作者在光線不足的環境里使用這種動力工具,可以利用其上的輔助手柄進行輔助握持,與此同時開啟輔助手柄上的照明燈,對工作區域進行照明,保證作業的準確性和連貫性。優選地,動力工具的工作頭縱軸線垂直于輔助手柄握持部的縱向軸線。 優選地,這種動力工具為電錘或電鉆。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輔助手柄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輔助手柄的側視圖;圖3為圖2所示輔助手柄沿握持部的縱向軸線向A-A所作的局部剖視圖;圖4為設置有圖I所示輔助手柄的電動工具的側視圖。圖示中的相關元件對應編號如下2握持部4連接部Y1握持部的縱向軸線6第一照明燈 20反光罩 X1第一照明燈的中軸線10外殼22透明蓋 8a —燈14內腔12控制開關 8b 二燈18第三照明燈 16電池單元 8c三燈100輔助手柄 80動力工具 8d四燈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是一種可連接于動力工具上輔助握持并可以對工作區域提供照明的輔助手柄100。本專利技術中的輔助手柄100具有縱向延伸的握持部2和可用于將輔助手柄100連接到動力工具上的連接部4,所述握持部2具有一條縱向軸線I。所述握持部2和所述連接部4之間通過一端固定于所述連接部4,另一端與設置于所述握持部2的螺紋孔相配合的螺栓連接。當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想到所述握持部2和所述連接部4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實現連接。握持部的縱向軸線Y1垂直于動力工具的工作頭軸線,因此當將輔助手柄100連接到動力工具上時,輔助手柄100垂直于動力工具的工作頭,即握持部2的縱向軸線Y1垂直于動力工具的工作頭軸線。如圖I、圖2所示,輔助手柄100照明燈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照明燈6,所述第一照明燈6優選為LED燈,也可以是IXD燈或是普通的白熾燈。所述第一照明燈6具有一條中軸線X1,當所述第一照明燈6發光時,所述中軸線X1是所述第一照明燈6光束的中心。所述中軸線X1穿過所述第一照明燈6的中心,并與所述握持部2的縱向軸線Y1形成一定的夾角。所述第一照明燈6可以安裝在握持部2遠離連接部4的一端到握持部靠近連接部的一端的任意位置上。為了保證所述第一照明燈6的光束能夠照射到動力工具的工作頭,在安裝所述第一照明燈6時,根據安裝位置的不同,需要相應調節所述第一照明燈6的燈頭朝向,SP需要調節第一照明燈的中軸線X1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Y1間的夾角。當將所述第一照明燈6安裝在所述握持部2遠離連接部4的一端時,所述中軸線X1與握持部縱向軸線Y1間的夾角最小,約為30° ;而當將所述第一照明燈6安裝在握持部靠近連接部的一端時,所述中軸線X1與握持部縱向軸線Y1間的夾角最大約為75° 80°。因此,當將所述第一照明燈6安裝在所述握持部2的不同位置時,所述第一照明燈6的中軸線X1與握持部2的縱向軸線Y1的夾角在30° 80°之間變化。這樣,當將所述輔助手柄100連接到動力工具上時,所述第一照明燈6所發出的光可以照射到動力工具的工作頭附近,照亮工作區域,從而有效解決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操作困難的問題。如圖I、圖2所示,所述照明燈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照明燈,所述第二照明燈位于連接部上。所述連接部4包括一個可環繞于動力工具主體的環,所述環上均布有至少三個第二照明燈。優選地,所述第二照明燈為LED燈,也可以是LCD燈或是普通的白熾燈。優選地, 所述第二照明燈有4個,分別為一燈8a、二燈8b、三燈8c和四燈8d。其中,所述二燈8b設置于所述連接部4靠近所述握持部2的一端,所述一燈8a設置于所述連接部4遠離所述握持部2的一端,所述三燈Sc和四燈8d分別設置于所述連接部4的左右兩端,即一燈8a、三燈8c和四燈8d均勻分布在所述連接部4的環上,且所述第二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Y1間的夾角在75° 90°之間變化。優選地,所述第二照明燈的中軸線垂直于所述握持部的縱向軸線I。這樣,將所述輔助手柄100的連接部4套設于動力工具的主體的相應位置上,所述第二照明燈8a、8b、8c和8d發出的光能夠環繞于工作頭四周,形成一個明亮的光環。所述第二照明燈的數量越多,亮度越大,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增加LED燈的數量,使工作區域出現類似無影燈的效果,增強照明。綜上,所述照明燈可以是所述第一照明燈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輔助手柄,可連接于動力工具上,具有縱向延伸的握持部和用于將所述握持部連接到所述動力工具上的連接部,所述輔助手柄上設置有照明燈,其特征在于:照明燈的中軸線與握持部的縱向軸線間的夾角范圍為30°~9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光榮,范曉云,朱世燕,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