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制動臂基本上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包括纜線接附結構。第二分支從第一分支延伸。第二分支包括閘皮接附結構。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內(nèi)腔。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至少一個具有橫向截面,在所述橫向截面內(nèi)內(nèi)腔由自行車制動臂的外表面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總地涉及一種自行車制動裝置。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制動裝置的自行車制動臂。
技術介紹
自行車典型地設置有用于停止的至少一個制動裝置。目前,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制動裝置是可用的。自行車制動裝置的最流行類型之一是輪緣制動器。輪緣制動器構造為通過用附接到一對制動臂的一對閘皮夾住輪子的輪緣來對自行車的輪子施加制動力。輪緣制動器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實例是卡鉗式制動器??ㄣQ式制動器還具有多種可用的構造。例如,卡鉗式制動器包括側面拉動型、中心拉動型和雙樞軸側面拉動型。第5,819,880號美國專利公開了卡鉗式制動器的一個實例。自行車應該制作得盡可能重量輕,因此自行車的所有零件都應該制作得盡可能 輕。這也適用于自行車制動裝置。但是,在設計自行車零件過程中,典型地在強度與重量減輕之間取得平衡。第2008/0202866號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文件公開了設置有用于減輕重量的通孔的卡鉗式制動器的一個實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與常規(guī)的自行車制動臂相比重量相對輕的自行車制動臂。鑒于已知技術的狀態(tài),根據(jù)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自行車制動臂,其基本上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包括纜線接附結構。第二分支從第一分支延伸。第二分支包括閘皮接附結構。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內(nèi)腔。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至少一個具有橫向截面,在所述橫向截面內(nèi)內(nèi)腔由自行車制動臂的外表面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在第一方面的該制動臂中,內(nèi)腔由自行車制動臂的外表面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因此,與諸如第2008/0202866號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文件公開的具有貫通開口的自行車制動臂相比,該制動臂在制動臂的“扭曲方向”上提供足夠的強度,以防止自行車制動臂的不期望的扭曲。從結合附圖公開了自行車制動臂的兩個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詳細說明中,自行車制動臂的各種目的、特征、方面和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然的。附圖說明現(xiàn)在參考形成該原始公開的一部分的附圖圖I是裝備有根據(jù)圖示的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裝置的自行車的一部分的主視圖;圖2是圖I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裝置的分解圖;圖3是圖I和2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裝置的自行車制動臂中的一個的主視圖;圖4是圖3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臂的俯視平面圖5是圖3和4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臂的沿線5-5看去的截面圖,但蓋帽或塞子(例如實心阻塞物)從自行車制動臂的內(nèi)腔向外分解;圖6是圖3-5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臂的截面圖,其與圖5相似,但蓋帽或塞子(例如實心阻塞物)安裝在自行車制動臂的內(nèi)腔內(nèi);圖7是通過結合材料(例如金屬焊料)使蓋帽或塞子(例如實心阻塞物)結合到自行車制動臂的變型的自行車制動臂的放大的部分截面圖;圖8是該變型的自行車制動臂的放大的部分截面圖,其與圖5相似,但其為在將結合材料表面處理以在蓋帽和自行車制動臂的外表面之間形成無縫連接之后的自行車制動臂;以及圖9是圖3和4中示出的自行車制動臂的截面圖,其與圖5相似,但其設置有根據(jù)另一個示出的實施例由硬化油灰填充物形成的蓋帽或塞子。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將參考附圖來說明選定的實施例。根據(jù)本公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所提供的實施例的以下描述僅僅是示例性的,并且無意于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所限定的本專利技術進行限制。首先參照圖1,示出了裝備有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自行車10的一部分。示出的實施例中的自行車制動裝置12是側面拉動的卡鉗式輪緣制動器,更具體地,是雙樞軸側面拉動的卡鉗式輪緣制動器。特別地,自行車制動裝置12以常規(guī)方式經(jīng)由安裝螺栓16接附到自行車10的前叉14。自行車制動裝置12相對于前叉14構造并設置,用于選擇性地抓緊前輪的自行車輪緣18以利用摩擦施加制動力。當然,根據(jù)本公開顯然的是自行車制動裝置12可以安裝到自行車10的后面部分,用于選擇性地抓緊后輪(未示出)的自行車輪緣。基本上,如圖I和2所示,自行車制動裝置12包括第一制動臂20、第二制動臂22和安裝臂24。第一制動臂20為大體L形構件,而第二制動臂22為Y形構件。第一制動臂20、第二制動臂22和安裝臂24是由諸如金屬材料或纖維增強塑料材料的合適材料形成的剛性構件。第一制動臂20和第二制動臂22通過安裝臂24相對于彼此可樞轉地支撐。特別地,第二制動臂22通過安裝螺栓16可樞轉地接附到安裝臂24,該安裝螺栓16也用于將整個自行車制動裝置12安裝到自行車10。安裝螺栓16的中心軸線限定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第一樞轉軸線Al。第一制動臂20通過支撐螺栓26 (圖2)可樞轉地接附到安裝臂24。支撐螺栓26的中心軸線限定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第二樞轉軸線A2。因此,示出的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裝置12中設置了雙樞軸設置方式。如圖2中所示,在第一制動臂20和第二制動臂22之間以常規(guī)方式設置有彈簧28,用于將第一制動臂20和第二制動臂22偏壓到它們的非制動位置。在圖I和2示出的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制動臂20的結構之外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結構是常規(guī)的。因此,為了簡潔,將省略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結構的細節(jié)。換句話說,除了第一制動臂20,自行車制動裝置12的結構在此將僅簡要地討論。如圖1-6中所示,第一制動臂20包括第一分支30和從第一分支30延伸的第二分支32。如圖4-6中所示,第一分支30還具有沿第一分支30的縱向方向LI延伸的內(nèi)腔36。如圖4中所不,第一分支30具有橫向截面,在所述橫向截面內(nèi)內(nèi)腔36由第一分支30的外表面30a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如圖5和6中所示,第一分支30還具有形成在第一分支30的外表面30a內(nèi)的開口 38。開口 38與內(nèi)腔36連通。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內(nèi)腔36和開口 38可以以單個的鉆孔操作來形成,或者可以以兩個分開的鉆孔操作來形成。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內(nèi)腔36具有帶有第一圓柱段36a和第二圓柱段36b的階梯構造。第一圓柱段36a具有大于第二圓柱段36b的直徑的直徑。第一圓柱段36a和第二圓柱段36b相對于第一分支30的縱向方向LI共中心地設置。在不出的實施例中,內(nèi)腔36還具有相對于第一圓柱段36a和第二圓柱段36b成角度的第三圓柱段36c。第三圓柱段36c是以形成第一圓柱段36a和第二圓柱段36b的鉆孔操作之后發(fā)生的鉆孔操作形成的。當然,根據(jù)上述公開,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講顯然的是,根據(jù)需要和/或期望,第三圓柱段36c可以在第一圓柱段36a和第二圓柱段36b之前形成。如圖4-6中所不,第一制動臂20設置有封閉與內(nèi)腔36連通的在第一分支30的外表面30a內(nèi)的開口 38的蓋帽或塞子40。蓋帽40具有以連續(xù)的方式與第一制動臂20的外表面30a相接的外表面40a。在示出的實施例中,蓋帽40是裝配到開口 38內(nèi)的實心阻塞 物。蓋帽40是由諸如金屬材料或纖維增強塑料材料的合適材料形成的剛性構件。蓋帽40結合到第一制動臂20。例如,如果第一制動臂20和蓋帽40都是金屬構件,那么蓋帽40可以通過焊接(welding)或釬焊(brazing)結合到第一制動臂20。可替換地,蓋帽40可以用合適的粘合劑粘結到第一制動臂20。當蓋帽40裝配到開口 38內(nèi)時,內(nèi)腔36由外表面30a和40a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換句換說,一旦蓋帽40裝配到開口 38內(nèi),內(nèi)腔36就不與第一制動臂20外側的區(qū)域連通。返回參照圖I和2,第一制動臂20的第一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行車制動臂,具有:橫向截面,在所述橫向截面內(nèi),內(nèi)腔由外表面完全地且連續(xù)地包圍。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寺田岳文,廣富真也,松下達也,南和仁,垣本哲也,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島野,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