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所述平臺主體兩側設置有大浮筒,所述大浮筒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橫搖過大的多個舭龍骨;所述平臺主體中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與大浮筒平行的小浮筒;所述平臺主體上對稱設置有用于提高總縱強度的多根縱向的桁材。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傾角穩性滿足海洋平臺規范要求,風機不會出現傾覆現象,可以保持正常運轉;有非常小的波浪響應,從而確保其安全運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浮式綜合能源平臺。
技術介紹
現有的浮式風力發電設備大都只針對風能設計,尚未見有結合了波浪能的浮式風力發電平臺。浮式風機平臺與海洋平臺相比,復雜性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I)系統重心太高,穩性難以保證;2)風力機產生巨大推力和傾覆力矩,產生較大的縱搖、縱蕩運動。風機受到環境載荷作用包括風載荷、海流載荷、波浪載荷。風機受力的復雜性對風力機平臺的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機在正常工況下保證最大發電效率,極限工況下保證自存能力都取決于平臺穩性。小水線面雙體船,為改善耐波性,減少興波阻力,將雙體船的片體在水線處縮小寬度造成狹長流線型面的高速船舶,通過流線型支柱對排水體積和主體部分進行連接的船·只。小水線面雙體船由常規雙體船發展而來,具有常規雙體船的加班面積寬敞、橫穩定性能好的優點,又有耐波性能良好的特點。此外,還具有噪音小、舒適性好以及航向穩定性好的特點。由于小水線面雙體船擁有良好的平臺特性,在風浪中穩性相當好且雙體間有較大空間可以利用于波浪能發電。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所述平臺主體兩側設置有大浮筒,所述大浮筒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橫搖過大的多個舭龍骨。所述平臺主體中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與大浮筒平行的小浮筒。所述平臺主體上對稱設置有用于提高總縱強度的多根縱向的桁材。所述平臺主體橫向設置有多個甲板,所述甲板下設置有用于安放波浪能發電設備的甲板艙。所述平臺主體正中心甲板處預留有風機安放位置。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傾角穩性滿足海洋平臺規范要求,風機不會出現傾覆現象,可以保持正常運轉;有非常小的波浪響應,從而確保其安全運營。。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甲板艙內部的示意圖。其中1大浮筒;2舭龍骨;3小浮筒;4桁材;5甲板艙;6風機安放位置;7波浪能發電設備;8風機。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2所示為一種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平臺主體兩側設置有大浮筒1,大浮筒I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橫搖過大的多個舭龍骨2,平臺主體中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與大浮筒I平行的小浮筒3 ;平臺主體上對稱設置有用于提高總縱強度的六根縱向的桁材4 ;平臺主體橫向設置有多個甲板,甲板下設置有用于安放波浪能發電設備7的甲板艙5,平臺主體正中心甲板處預留有風機安放位置6,用于安放風機8。由于小水線面雙體船擁有良好的平臺特性,在風浪中穩性相當好且雙體間有較大空間可以利用于波浪能發電,所以本專利技術采用了類似小水線面雙體船結構的設計。考慮到還要加上半徑35nT40m的兆瓦級別的風機,所以在風機運轉的情況下會產生非常復雜的耦合作用,于是為防止橫搖過大,在兩側的大浮筒I上加上了舭龍骨2的設計,為防止船體縱 搖過大,在船中加上一個半徑稍小但長度較長有1/4左右的體積在水線以上的小浮筒3,并且可以作為縱向的主要強度構件,兩側的大浮筒設有八個壓載水艙。。為提高總縱強度,設置六根縱向的桁材4。平臺主體分為前中后三個甲板,前后兩個甲板有較大的甲板艙用來安放波浪能發電設備的液壓系統,前后兩個分段的船底板下安放波浪能發電裝置。平臺主體中央甲板安放高約50m的風機塔架8。該浮式綜合能源平臺總重量由自身材料重量2152t、風機與塔架重量約585t、波浪能發電設備重量約303t組成,總重3040t,吃水為4. 26m,排水量為3265t。甲板板、船底板與桁材厚度皆為6mm,其余板厚均為3. 5mm。工作海域為渤海灣,設計工作水深為100nT200m。風機的額定風速為12m/s,對應的有效波高是I. 2m,周期為4. 2s。風機最大工作風力是采用50年一遇的大風,風速為31. lm/s,對應的有效波高是3. 2m,周期7. 8s。本專利技術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傾角穩性滿足海洋平臺規范要求,風機不會出現傾覆現象,可以保持正常運轉;有非常小的波浪響應,從而確保其安全運營。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兩側設置有大浮筒,所述大浮筒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橫搖過大的多個舭龍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中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與大浮筒平行的小浮筒。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上對稱設置有用于提高總縱強度的多根縱向的桁材。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橫向設置有多個甲板,所述甲板下設置有用于安放波浪能發電設備的甲板艙。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正中心甲板處預留有風機安放位置。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所述平臺主體兩側設置有大浮筒,所述大浮筒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橫搖過大的多個舭龍骨;所述平臺主體中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與大浮筒平行的小浮筒;所述平臺主體上對稱設置有用于提高總縱強度的多根縱向的桁材。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傾角穩性滿足海洋平臺規范要求,風機不會出現傾覆現象,可以保持正常運轉;有非常小的波浪響應,從而確保其安全運營。文檔編號B63B35/44GK102887209SQ20121042532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專利技術者傅嵩 申請人:傅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浮式綜合能源平臺,包括平臺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體整體設置為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對稱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嵩,
申請(專利權)人:傅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