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風爐系統及利用該系統提高熱風溫度的方法,熱風爐上部設置有帶有高溫助燃風閥門的高溫助燃風出口,高溫助燃風出口與高溫助燃風管道相連通,高溫助燃風管道與冷風混風室相連通,冷風混風室的底部與送風機相連通,送風機的頂部與助燃風管道相連通;廢氣回收對煤氣預熱條件下,就可僅僅依靠高爐煤氣和不采取其他任何輔助措施即可實現1200至1400攝氏度的高風溫,甚至更高的熱風爐熱風溫度;本發明專利技術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法簡單方便,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的熱能的利用率,而且大大節省了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并且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每噸鐵可節約焦炭30至35kg,增加產量2.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風爐,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熱風爐是高爐煉鐵工程的重要輔助設備,是一種間歇加熱的周期性運行的熱工裝置,提高風溫對于高爐安全運行,節約能耗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提高熱風爐熱風溫度的方法主要有采取煙道廢氣實施的單預熱、雙預熱,煙氣爐空氣加熱、預熱爐預熱以及富氧、加轉爐煤氣、加焦爐煤氣、自身預熱等輔助方法。但是上述的方法均存在有增加一定的燃氣量、增加固有機械設備、增加占地面積等增加成本的因素,雖然能實現高風溫,但是建設成本高,存在諸多可改進之處,如果不能正確的合理利用,甚至是得不償失的技術。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熱能利用率高,熱損耗小,節能環保,節省燃料,節約投資,降低廢氣溫度與排放量,減少了環境污染的熱風爐系統及利用該系統提高熱風溫度的方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熱能利用率高、熱損耗小、節能環保、節省燃料、節約投資、降低廢氣溫度與排放量、減少了環境污染的熱風爐系統及利用該系統提高熱風溫度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一種熱風爐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設置在熱風爐外部的煤氣預熱器,與煤氣預熱器相連通的煙 、預熱煤氣管道,設置在熱風爐內部與預熱煤氣管道相連通的帶有煤氣閥門的煤氣入口,設置在煤氣入口上方的熱風出口,與熱風出口相連接的帶有熱風出口閥門的熱風支管,與熱風支管相連通的熱風主管道,與熱風主管道相連通的高爐,與高爐和煤氣預熱器相連通的高爐煤氣管道,設置在熱風爐底部的帶有冷風閥門的冷風入口,與冷風入口相連通的冷風管道,與冷風管道相連通的冷風風機,設置在冷風入口兩側的帶有排煙閥門的煙氣出口,與煙氣出口和煤氣預熱器相連通的煙氣管道,設置在煤氣預熱器外側中部的送風機,與送風機相連通的助燃風管道,與助燃風管道相連通的帶有助燃風閥門的空氣入口,所述的熱風爐上部設置有帶有高溫助燃風閥門的高溫助燃風出口,高溫助燃風出口與高溫助燃風管道相連通,高溫助燃風管道與冷風混風室相連通,冷風混風室的底部與送風機相連通,送風機的頂部與助燃風管道相連通。所述的高溫助燃風出口設置在熱風出口的水平或上方的熱風爐內部,也可設置在熱風出口上方的熱風支管或熱風主管道上。一種利用上述的熱風爐系統提高熱風溫度的方法,其方法如下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交替完成蓄熱和送熱風作業,當第一個熱風爐開始蓄熱作業時,打開第一個熱風爐的助燃風閥門、煤氣閥門、排煙閥門,煤氣由預熱煤氣管道進入第一個熱風爐,同時外部的空氣經助燃風管道進入第一個熱風爐開始加熱蓄熱體,廢氣經由煙氣出口進入煙氣管道并進一步進入煤氣預熱器內來加熱煤氣完成蓄熱作業,當第一個熱風爐完成蓄熱作業后,關閉第一個熱風爐的煤氣閥門、排煙閥門、助燃風閥門,打開冷風風機、熱風出口閥門、高溫助燃風閥門、冷風閥門,開始送熱風作業,一部分熱量從熱風出口經熱風主管道進入高爐,另一部分熱量經高溫助燃風出口進入高溫助燃風管道,再由高溫助燃風管道輸送到冷風混風室內加熱室外進入的空氣,加熱后的室外冷空氣與高溫助燃風管道輸送來的熱量混合后,得到高溫助燃空氣,高溫助燃空氣由助燃風管道輸送到第二個熱風爐來進行第二個熱風爐的蓄熱作業,在第二個熱風爐進行預熱作業的同時,第一個熱風爐進行送熱風作業,依次循環使用。所述的高溫助燃空氣的溫度為200至1300攝氏度。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首先,本專利技術不但依靠煙道廢氣對煤氣進行預熱,并且更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熱能利用率,本專利技術在熱風出口的水平位置或上方的熱風爐內部上設置一高溫助燃風出口,將熱風從該部位引出來一部分,在冷風混風室與冷風混合,形成 熱風爐需要的200至1300攝氏度高溫助燃熱風,這樣有高溫經過冷風形成的高溫助燃空氣,送到另外一座熱風爐助燃使用,高溫助燃風與預熱后的煤氣混合燃燒,熱風爐一組至少為兩個,采用上述方式依次循環加熱燃燒送風,在廢氣回收對煤氣預熱條件下,就可僅僅依靠高爐煤氣和不采取其他任何輔助措施即可實現1200至1400攝氏度的高風溫,甚至更高的熱風爐熱風溫度;本專利技術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法簡單方便,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的熱能的利用率,而且大大節省了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并且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使用后,每噸鐵可節約焦炭30至35kg,增加產量2. 5%。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熱風爐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1,設置在熱風爐I外部的煤氣預熱器4,與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煙 3、預熱煤氣管道12,設置在熱風爐I內部與預熱煤氣管道12相連通的帶有煤氣閥門27的煤氣入口 16,設置在煤氣入口 16上方的熱風出口 14,與熱風出口 14相連接的帶有熱風出口閥門22的熱風支管20,與熱風支管20相連通的熱風主管道2,與熱風主管道2相連通的高爐13,與高爐13和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高爐煤氣管道7,設置在熱風爐I底部的帶有冷風閥門24的冷風入口 18,與冷風入口18相連通的冷風管道9,與冷風管道9相連通的冷風風機5,設置在冷風入口 18兩側的帶有排煙閥門21的煙氣出口 17,與煙氣出口 17和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煙氣管道10,設置在煤氣預熱器4外側中部的送風機25,與送風機25相連通的助燃風管道8,與助燃風管道8相連通的帶有助燃風閥門26的空氣入口 19,所述的熱風爐I上部設置有帶有高溫助燃風閥門23的高溫助燃風出口 15,高溫助燃風出口 15與高溫助燃風管道11相連通,高溫助燃風管道11與冷風混風室6相連通,冷風混風室6的底部與送風機25相連通,送風機25的頂部與助燃風管道8相連通。所述的高溫助燃風出口 15設置在熱風出口 14的水平或上方的熱風爐I內部,也可設置在熱風出口 14上方的熱風支管20或熱風主管道2上。一種利用上述的熱風爐系統提高熱風溫度的方法,其方法如下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I交替完成蓄熱和送熱風作業,當第一個熱風爐I開始蓄熱作業時,打開第一個熱風爐I的助燃風閥門26、煤氣閥門27、排煙閥門21,煤氣由預熱煤氣管道12進入第一個熱風爐1,同時外部的空氣經助燃風管道8進入第一個熱風爐I開始加熱蓄熱體,廢氣經由煙氣出口 17進入煙氣管道10并進一步進入煤氣預熱器4內來加熱煤氣完成蓄熱作業,當第一個熱風爐I完成蓄熱作業后,關閉第一個熱風爐I的煤氣閥門27、排煙閥門21、助燃風閥門26,打開冷風風機5、熱風出口閥門22、高溫助燃風閥門23、冷風閥門24,開始送熱風作業,一部分熱量從熱風出口 14經熱風主管道2進入高爐13,另一部分熱量經高溫助燃風出口 15進入高溫助燃風管道11,再由高溫助燃風管道11輸送到冷風混風室6內加熱室外進入的空氣,加熱后的室外冷空氣與高溫助燃風管道11輸送來的熱量混合后,得到高溫助燃空氣,高溫助燃空氣由助燃風管道8輸送到第二個熱風爐I來進行第二個熱風爐I的蓄熱作業,在第二個熱風爐I進行預熱作業的同時,第一個熱風爐進行送熱風作業,依次循環使用。所述的高溫助燃空氣的溫度為200至1300攝氏度。 本專利技術包括有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1,熱風主管道2及熱風出口 14,熱風出口 14置于熱風爐I上部,熱風爐為至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風爐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熱風爐(1),設置在熱風爐(1)外部的煤氣預熱器(4),與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煙囪(3)、預熱煤氣管道(12),設置在熱風爐(1)內部與預熱煤氣管道(12)相連通的帶有煤氣閥門(27)的煤氣入口(16),設置在煤氣入口(16)上方的熱風出口(14),與熱風出口(14)相連接的帶有熱風出口閥門(22)的熱風支管(20),與熱風支管(20)相連通的熱風主管道(2),與熱風主管道(2)相連通的高爐(13),與高爐(13)和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高爐煤氣管道(7),設置在熱風爐(1)底部的帶有冷風閥門(24)的冷風入口(18),與冷風入口(18)相連通的冷風管道(9),與冷風管道(9)相連通的冷風風機(5),設置在冷風入口(18)兩側的帶有排煙閥門(21)的煙氣出口(17),與煙氣出口(17)和煤氣預熱器(4)相連通的煙氣管道(10),設置在煤氣預熱器(4)外側中部的送風機(25),與送風機(25)相連通的助燃風管道(8),與助燃風管道(8)相連通的帶有助燃風閥門(26)的空氣入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風爐(1)上部設置有帶有高溫助燃風閥門(23)的高溫助燃風出口(15),高溫助燃風出口(15)與高溫助燃風管道(11)相連通,高溫助燃風管道(11)與冷風混風室(6)相連通,冷風混風室(6)的底部與送風機(25)相連通,送風機(25)的頂部與助燃風管道(8)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世聚,劉東,崔方輝,范劍超,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豫興熱風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