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采用鐵素體化學熱處理和奧氏體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硫氮共滲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再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碳氮共滲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同時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滲硼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再施行奧氏體滲氮;最后在施行調質。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耐腐蝕,耐磨損,使用壽命長,噪音小,使用和維修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小型起重設備的熱處理工藝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
技術介紹
本專利技術涉及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現有的小型電動葫蘆是由電機、減速器、運行機構、制動器、控制開關、卷筒組成,大部分部件均由金屬制成,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表面腐蝕,生銹的現象,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在金屬表面會形成裂紋,裂紋逐步擴展會出現小塊金屬剝落,造成金屬表面的凹凸不平,引起振動和噪聲,甚至造成喪失傳動能力。同時使用過程會產生磨損,不斷的磨損使得金屬表面出現劃痕,在傳動過程中發出噪音,縮短了起重葫蘆的使用壽命,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彌補現在小型起重葫蘆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耐腐蝕,耐磨損,使用壽命長,噪音小,使用和維修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 是采用鐵素體化學熱處理和奧氏體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硫氮共滲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再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碳氮共滲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同時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滲硼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再施行奧氏體滲氮;最后在施行調質。具體的技術實施方式是(I)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550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鈉,并使溫度保持在7000C ±50°C之內,并施加O. 2±0. 05Pa大氣壓力,硫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2小時后,降溫,在溫度降至400°C ±50°C時,停止氨氣通入,繼續降溫至部件冷卻。(2)將氨氣經過凈化,將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55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通入滲碳劑,待I. 5±0. 5小時后,滲碳深度達到要求后,使溫度保持在7000C ±50°C范圍之內,并施加0.05±0.03 Pa大氣壓力,碳氫氣和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3±0. 5小時后,停止滲碳劑通入。(3)將工業級硼砂在550°C ±50°C干燥4±0. 5小時,在同溫度700°C ±50°C范圍下進行熔化;將工業級氯化鈉在350°C ±50°C干燥2. 5±0. 5小時,加入到硼砂中混合均勻,混合比例為硼砂比氯化鈉為19 :7,升溫至800°C ±50°C,使其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保持3.5±0. 5 小時。(4)繼續降溫至600°C ±50°C范圍內,進行奧氏體滲氮,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60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待氨分解得到最高氮濃度時,可達到飽和的高氮奧氏體層。(5)快速降溫至250 °C ±50°C范圍內,抽至真空,進行等溫淬火處理,保溫1. 5±O. 5小時;再升溫至650°C ±50°C范圍內,保持真空狀態,進行高溫回火,保溫6 8小時,再降至室溫,完成了整個熱處理過程。鑒于本專利技術克服了小型起重葫蘆在施工時易腐蝕,易磨損,使用壽命短,噪音較大,安全可靠性低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耐腐蝕,耐磨損,使用壽命長,噪音小,使用和維修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采用鐵素體化學熱處理和奧氏體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硫氮共滲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再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碳氮共滲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同時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滲硼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再施行奧氏體滲氮;最后在施行調質。具體實施方式是(I)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 道加熱至55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鈉,并使溫度保持在700°C ±50°C之內,并施加O. 2±0. 05Pa大氣壓力,硫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2. 5小時后,降溫,在溫度降至400°C ±50°C時,停止氨氣通入,繼續降溫至部件冷卻。(2)將氨氣經過凈化,將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55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通入滲碳劑,待I. 5±0. 5小時后,滲碳深度達到要求后,使溫度保持在7000C ±50°C范圍之內,并施加0.05±0.03 Pa大氣壓力,碳氫氣和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3±0. 5小時后,停止滲碳劑通入。(3)將工業級硼砂在550°C ±50°C干燥4±0. 5小時,在同溫度700°C ±50°C范圍下進行熔化;將工業級氯化鈉在350°C ±50°C干燥2. 5±0. 5小時,加入到硼砂中混合均勻,混合比例為硼砂比氯化鈉為19 :7,升溫至800°C ±50°C,使其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保持3.5±0. 5 小時。(4)繼續降溫至600°C ±50°C范圍內,進行奧氏體滲氮,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60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待氨分解得到最高氮濃度時,可達到飽和的高氮奧氏體層。(5)快速降溫至250 °C ±50°C范圍內,抽至真空,進行等溫淬火處理,保溫1.5±0. 5小時;再升溫至650°C ±50°C范圍內,保持真空狀態,進行高溫回火,保溫6 8小時,再降至室溫,完成了整個熱處理過程。權利要求1.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采用鐵素體化學熱處理和奧氏體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硫氮共滲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再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碳氮共滲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同時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滲硼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再施行奧氏體滲氮;最后在施行調質。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硫氮共滲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55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鈉,并使溫度保持在700°C ±50°C之內,并施加O. 2±0. 05Pa大氣壓力,硫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2. 5小時后,降溫,在溫度降至400°C ±50°C時,停止氨氣通入,繼續降溫至部件冷卻。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碳氮共滲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將氨氣經過凈化,將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55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離子,在混合器中通入滲碳劑,待I. 5±0. 5小時后,滲碳深度達到要求后,使溫度保持在700°C ±50°C范圍之內,并施加O. 05 ±O. 03 Pa大氣壓力,碳氫氣和氮離子經旋流管道形成渦流慢速地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經過3±0. 5小時后,停止滲碳劑通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滲硼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將工業級硼砂在550°C ±50°C干燥4±0. 5小時,在同溫度700°C ±50°C范圍下進行熔化;將工業級氯化鈉在350°C ±50°C干燥2. 5±0. 5小時,加入到硼砂中混合均勻,混合比例為硼砂比氯化鈉為19 :7,升溫至800°C ±50°C,使其充滿待處理的部件四周,保持3. 5±0. 5小時。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奧氏體滲氮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繼續降溫至600°C ±50°C范圍內,進行奧氏體滲氮,將氨氣經過凈化,通過螺旋管道加熱至600°C ±50°C,氨氣經加熱析出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小型起重葫蘆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采用鐵素體化學熱處理和奧氏體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硫氮共滲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再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碳氮共滲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同時在臨界溫度以上,進行滲硼的高溫化學熱處理;再施行奧氏體滲氮;最后在施行調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晶晶,欒清楊,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專利權)人:欒清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