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包括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密封條包括一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和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以及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其中第一密封條具有一橫條部和連接部,在橫條部的外側面設置有一調節槽,第三密封條與橫條部連為一體并設置在調節槽的中間位置,第三密封條嵌入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或豎料的密封槽內;第二密封條由箭頭豎部和箭頭橫部組成,連接部的頂端連接在第二密封條箭頭的內頂處,其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組合使用時,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豎部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末端與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幕墻
,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
技術介紹
通常來說,幕墻由多個單元板片組成,為了解決單元板片之間的密封,一般需要在單元板片之間設置密封組件,現有密封組件通常為整體式結構,這類整體式結構的密封組件在風壓的作用下,單元板片之間間隙變化時,不容易隨單元板片之間的間隙變化而自行變形,無法適應在風壓作用下的密封要求,從而導致目前幕墻系統的水密性和氣密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隨單元板片之間的間隙變化而自行變形,適應單元板片之間密封要求的密封組件,該密封組件能隨單元板片之間的間隙變·化而自行變形,滿足單元板片之間的密封要求。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包括安裝在一單元板片底橫梁和另一單元板片頂橫梁之間或一單元板片豎料和另一單元板片豎料之間的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為條狀,其包括一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和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以及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其中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具有一與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接觸的橫條部和用以連接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連接部,在所述橫條部的外側面設置有一調節槽,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與所述橫條部連為一體并設置在所述調節槽的中間位置,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嵌入到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或豎料的密封槽內;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由箭頭豎部和箭頭橫部組成,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連接在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箭頭的內頂處,其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組合使用時,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豎部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末端與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在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的內側面與所述連接部臨近橫條部那一面之間的夾角為57°。在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遠離橫條部那一面與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內側面之間的夾角為67°。在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角為鈍角。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應用于幕墻單元板片之間,其中一個密封條中的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嵌入到單元板片頂橫梁上的密封槽內,另一個密封條中的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嵌入到單元板片底橫梁上的密封槽內,兩個密封條中的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中的箭頭豎部相互密封貼合,形成有效的水密封和氣密封,但單元板片受到風壓作用,之間的間隙發生改變時,兩個密封條中的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中的箭頭豎部能夠自行變形,仍然能夠形成有效的水密封和氣密封。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密封條的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應用于相鄰單元板片的頂橫梁和底橫梁之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應用于相鄰單元板片的豎料之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結合實施例 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的密封條100包括一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密封條110和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以及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密封條130,而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密封條110具有一橫條部111和連接部112,橫條部111的內側面Illa與連接部112臨近橫條部111那一面112a之間的夾角為57°。在橫條部111的外側面Illb設置有一調節槽111c。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密封條130與橫條部111連為一體并設置在調節槽Illc的中間位置。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由箭頭豎部121和箭頭橫部122組成,箭頭豎部121和箭頭橫部122之間的箭頭角位鈍角。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密封條110的連接部112與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連為一體,其中連接部112的頂端連接在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箭頭的內頂處,連接部112離橫條部111那一面Illd與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的箭頭橫部122的內側面122a之間的夾角為67°。參見圖2,圖中為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應用于上單元板片200的底橫梁210與下單元板片300的頂橫梁310之間的示意圖,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中的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密封條130分別嵌入到上單元板片200的底橫梁210的密封槽211和下單元板片300的底橫梁310的密封槽311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中的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的箭頭豎部121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的箭頭橫部122的末端與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密封條110的橫條部111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參見圖3,圖中為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應用于左、右單元板片400、500的豎料410、510之間的示意圖,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中的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密封條130分別嵌入到左、右單元板片400、500的豎料410、510的密封槽411、511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100中的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的箭頭豎部121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密封條120的箭頭橫部122的末端與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密封條110的橫條部111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包括安裝在一單元板片底橫梁和另一單元板片頂橫梁之間或一單元板片豎料和另一單元板片豎料之間的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為條狀,其包括一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和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以及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其中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具有一與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接觸的橫條部和用以連接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連接部,在所述橫條部的外側面設置有一調節槽,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與所述橫條部連為一體并設置在所述調節槽的中間位置,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嵌入到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或豎料的密封槽內;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由箭頭豎部和箭頭橫部組成,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連接在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箭頭的內頂處,其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組合使用時,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豎部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末端與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的內側面與所述連接部臨近橫條部那一面之間的夾角為57°。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遠離橫條部那一面與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內側面之間的夾角為67°。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角為鈍角。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應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用于幕墻板片之間的密封組件,包括安裝在一單元板片底橫梁和另一單元板片頂橫梁之間或一單元板片豎料和另一單元板片豎料之間的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為條狀,其包括一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和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以及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其中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具有一與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接觸的橫條部和用以連接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連接部,在所述橫條部的外側面設置有一調節槽,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與所述橫條部連為一體并設置在所述調節槽的中間位置,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寶蓋形的第三密封條嵌入到所述單元板片底橫梁或頂橫梁或豎料的密封槽內;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由箭頭豎部和箭頭橫部組成,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連接在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箭頭的內頂處,其中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密封條組合使用時,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豎部貼合在一起,形成密封,所述橫截面大致成箭頭形的第二密封條的箭頭橫部的末端與所述橫截面大致成倒7字形的第一密封條的橫條部末端內側面密封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榮國,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美特幕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