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換氣扇,該換氣扇由金屬制的換氣扇安裝部、電源箱、和換氣扇本體構成,其中:所述的換氣扇安裝部設置于貫通室內外壁的開口部,并與所述的電源箱外殼進行接地連接;所述的換氣扇本體設有馬達固定金屬件,該馬達固定金屬件將換氣扇馬達固定在換氣扇安裝部上,換氣扇馬達與換氣扇安裝部形成接地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不需在換氣扇本體側布設地線而進行接線操作,從而得到可以簡單地安裝換氣扇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換氣裝置,尤其是關于一種安裝有連通室內外的套管或排氣管的,并將室內的空氣排出室外或將室外的空氣吸入室內而進行換氣的換氣扇。
技術介紹
先有技術的此類換氣扇,一般是從室內側插入墻壁中,并安裝有連通室內外的套管或排氣管,在本體內設有與外部電線相連接的連接端子。例如,先有日本專利特許第4391168號公報。下面,參照附圖6、圖7對該類換氣扇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該換氣扇由作為主體的樹脂制的本體501和送風機所構成,樹脂制的·本體501具有插入套管等的圓筒狀風洞500,送風機由螺旋式扇葉502和馬達503所構成。本體501的風洞500前部的形成吸風口或出風口的開口部的開口邊緣部具有向半徑方向伸出的略呈正方形的法蘭部504。在法蘭部504的向其半徑方向伸出的平面部505的邊緣設有突起部506,該突起部506為其端面與室內側的壁面相連接并向背面側突出。風洞500的后端側與馬達安裝結構507為一體形成。本體501的圓筒狀的風洞500外側、略呈正方形的法蘭部504和其突起部506圍設成與法蘭部504背面相連接的收納部。該收納部安裝有可自由裝拆的收納盒509,該收納盒509為嵌入安裝于收納部,連接馬達503用的電容器或電源開關與速接端子508進行電氣接線并被收納于收納盒509內。而且,可自由裝拆的內包狀態的裝飾面板512包住本體501前面部的法蘭部504。g卩,如圖7所示,所述的收納部是由本體501的背面的突起部506等形成的空間。在該空間的一部分安裝了收納電氣部件的收納盒509。電氣部件為與使馬達503轉動的分壓用電容器516,電源開關517,速接端子508的電氣部件進行電氣連接的部件,被設置于收納盒509內,用蓋519遮蓋。該制品在工場組裝時,當收納盒509的蓋519為打開狀態,馬達503的引線520與電容器516相接線。外部電線510在收納盒509的下部的開口處與速接端子508進行接線,當接線完成后,用端子蓋511遮蓋開口處。外部電線是給該換氣扇供給電力的電線,換氣扇安裝時,安裝換氣扇的施工人員將外部電線與速接端子(即使不用螺絲固定也可以進行電線接線的電源端子臺)相接線。外部電線510接線后,安裝換氣扇所剩余的外部電線510為松弛的狀態,為了使其安裝后更加美觀,因此將法蘭部504背面的空間作為外部電線的收納空間。收納盒509中沒有收納外部電線510。蓋519與端子蓋511為收納盒509的蓋。像這樣先有的換氣扇,通常使用的法蘭部504的大小為160mm左右,突起部506的高度為20_左右,為減輕其重量的同時,并提高小型制品的制作性,本體的結構用樹脂材料做成。外部電線為被預先設置在壁的內部,當從里側將外部電線收納于上述本體內部的空間內而進行接線操作的情況下,由于本體內收納外部電線的空間有限,因此將外部電線切斷為從壁面引導出的尺寸的最小限度而接線的同時,為使外部電線不從本體露出來而將其全部收納于上述空間。但是,預先布線的外部電線為一般的室內配線用的VVF電纜,(Vinyl insulatedVinyl sheathed Flat-type cable),其導電體直徑為I. 6mm的單線電線,將單線電線的絕緣體及設有兩根單線的密封塑料部匯合在一起的完整的電線的外直徑為42X9. 4m m,又粗又硬。而且,當必須連接地線時,VVF電纜的3芯線事前就配置好的話,存在地線連接的操作性差的問題。因此,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先有技術的課題,以提供一種可以簡單地與換氣裝置進行接地連接,且可以簡單地安裝的換氣扇
技術實現思路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換氣扇,該換氣扇由金屬制的換氣扇安裝部、電源箱、和換氣扇本體構成,其中所述的換氣扇安裝部設置于貫通室內外壁的開口部,并與所述的電源箱外殼進行接地連接;所述的換氣扇本體設有馬達固定金屬件,該馬達固定金屬件將換氣扇馬達固定在換氣扇安裝部上,換氣扇馬達與換氣扇安裝部形成接地連接。所述的換氣扇本體設有圓筒狀的風洞部和由風洞部形成的本體法蘭部;所述的馬達固定金屬部件由環狀部和從環狀部延伸的至少一個支撐腳部所構成,所述的環狀部與馬達金屬制的蓋相嵌合,所述的支撐腳部固定在上述換氣扇安裝部上的同時,由支撐腳部和所述的換氣扇安裝部夾住并固定本體法蘭部。所述的本體法蘭部上開設至少一個本體安裝孔;所述的換氣扇安裝部對應本體安裝孔設有本體安裝片;所述的支撐腳部的前端形成固定片,該固定片具有可插入上述本體安裝孔中、并貼合固定在本體安裝片上的突出部,該固定片和本體安裝片夾住本體法蘭部。所述的固定片為預先彎向本體安裝孔的弧形片。所述的風洞部上一體形成支撐部,該支撐部的位置是與馬達固定金屬件的支撐腳部相同,與馬達固定金屬件的支撐腳部共同支撐馬達。所述的馬達固定金屬件的一部分與所述的風洞部的內壁相抵靠。所述的馬達固定金屬件上設有風洞壓板部,所述的風洞壓板部支撐風洞部。所述的風洞壓板部設有插入風洞部的環狀部,該環狀部與風洞部的全周或者一部分相嵌合,風洞壓板部可以為任何材質的。通過上述結構,當將換氣扇安裝部預先設置于壁上時,換氣扇安裝部可以進行接地連接,當將換氣扇本體固定于換氣扇安裝部時,金屬制的馬達蓋、馬達固定金屬件和換氣扇安裝部之間形成電氣性的導通。因此,通過簡單的結構,地線不需連接在馬達框架上,可以在換氣扇安裝的同時進行接地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不需在換氣扇本體側布設地線而進行接線操作,從而得到可以簡單地安裝換氣扇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換氣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換氣裝置安裝狀態的剖面圖;圖3A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安裝前的剖面圖;圖3B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安裝后的剖面圖;圖3C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安裝后的正面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增加支撐部的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換氣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6為現有技術的換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現有技術的換氣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實施例I圖I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換氣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換氣裝置安裝狀態的剖面圖。圖3A、圖3B、圖3C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和正面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增加支撐部的示意圖。如圖I及圖2所示,面向房屋的室內側I的內壁2上設有的內壁開口部3,面向室外側4的外壁5上開設外壁開口部6,內壁開口部3和外部開口部6為相對而形成,內壁2和外壁5之間構成貫穿部7。而且,當室外側4為屋外的情況時,為防止屋外的雨滴等的侵入,設有遮蓋室外側開口部9的室外管罩8。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換氣扇主要由換氣扇安裝部10、電源箱20和換氣扇本體30所構成。為安裝換氣扇本體30,而將上述換氣扇安裝部10設置于內壁2和外壁5之間所構成的貫穿部7,從室內側I向內壁2而安裝。換氣扇安裝部10為金屬板制作而成,由圓筒部11和部件法蘭部12所構成,部件法蘭部12由圓筒部11的室內側I的開口部向外周方向伸出而形成,也就是說,開口部的開口邊緣部向半徑方向略呈正方形伸出而形成,在部件法蘭部12的與內壁2相連接的面開設復數個螺絲孔13。而且,在部件法蘭部12上,設有螺絲孔14的復數本體安裝片15向室內I側突出形成L字形狀。電源箱20為金屬板制作而成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氣扇,其特征在于,該換氣扇由金屬制的換氣扇安裝部、電源箱、和換氣扇本體構成,其中:所述的換氣扇安裝部設置于貫通室內外壁的開口部,并與所述的電源箱外殼進行接地連接;所述的換氣扇本體設有馬達固定金屬件,該馬達固定金屬件將換氣扇馬達固定在換氣扇安裝部上,換氣扇馬達與換氣扇安裝部形成接地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柏東,龍敏,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