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包括:鎢絲輸送裝置,用于輸送放置于其上的鎢絲;鎢絲提取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一側,用于將鎢絲提取;鎢絲存儲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提取裝置的一側,用于暫存被提取的鎢絲;鎢絲傳遞裝置,用于將暫存的鎢絲有序的傳遞于生產線,并扣接于燈芯上。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扣絲機實現了鎢絲燈具的自動化生產,在提高了鎢絲燈具生產線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情況下,克服了人工操作的不穩定性,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產品的報廢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鎢絲燈具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
技術介紹
目前,鎢絲燈的生產線燈罩、燈芯的制造及組裝均可以實現自動化,但是,將鎢絲扣接于燈芯上一直以人工穿接為主,一方面是因為勞動力比較廉價,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切合實際的自動化設備,但是由于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提高自動化程度來減少人工成本已勢在必行,同時,人工操作生產效率低下,且工作時往往靠工人的經驗來控制產品質量,這樣就容易造成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生產過程中產品報廢率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其可以實現鎢絲燈具的自動化生產。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其可以提高鎢絲燈具生產線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的不穩定性,提高產品的合格率、降低產品的報廢率。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包括鎢絲輸送裝置,用于輸送放置于其上的鎢絲;鎢絲提取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一側,用于將鎢絲提取;鎢絲存儲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提取裝置的一側,用于暫存被提取的鎢絲;鎢絲傳遞裝置,用于將暫存的鎢絲有序的傳遞于生產線,并扣接于燈芯上。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用于收容并連續的向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放置鎢絲的鎢絲收放裝置。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收放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方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為網狀結構,用于將收容于其內部的鎢絲連續的滲漏至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所述收容部通過連接桿固定于生產線機架上。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輸送裝置采用可轉動的具有螺旋形輸送軌道的輸送盤。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輸送軌道的末端設置有用于收集輸送而來的鎢絲的集絲部,所述集絲部包括與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輸送軌道相匹配的第一集絲槽,并在所述第一集絲槽的中部與其相垂直的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用于將鎢絲限位于所述第一集絲槽內。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提取裝置包括可水平轉動及升降運動的桿體,所述桿體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豎直桿和水平桿,所述水平桿上設置有用于夾持鎢絲的鎢絲夾持裝置,所述鎢絲夾持裝置的加持頭設于所述水平桿的端部。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存儲裝置設于所述豎直桿的一側,所述鎢絲存儲裝置包括一圓盤體,所述圓盤體的軸向平行于水平方向,且在所述圓盤體的外周平行于其軸向均勻設置若干用于存儲鎢絲的存儲槽,所述圓盤體通過第一驅動機構控制轉動。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圓盤體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集絲槽,所述第二集絲槽包括第一槽體和第二槽體,所述第一槽體固定設于生產線機架上,所述第二槽體通過連接桿與所述豎直桿連接,當豎直桿下降運動時,通過連接桿帶動第二槽體向下運動,以使第二槽體與第一槽體之間出現縫隙,鎢絲由該縫隙落入所述存儲槽內。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鎢絲傳遞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圓盤體一側并可轉動的搖臂,所述搖臂有兩個,且呈相對設置,所述搖臂的端部呈管狀,并留有氣口,所述搖臂均通過第二驅動機構控制轉動,通過搖臂的轉動實現搖臂端部與所述圓盤體的存儲槽間歇性接觸,并通過所述氣口向內吸氣實現將存儲槽內鎢絲吸附。 作為上述扣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圓盤體的一側與所述存儲槽相對應設置推絲裝置,用于將鎢絲推至存儲槽的中心位置,所述推絲裝置包括一推頭,所述推頭連接氣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桿。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扣絲機首先通過鎢絲輸送裝置將鎢絲自動輸送至規定工位,再通過鎢絲提取裝置將上述的鎢絲自動提取,并暫存于鎢絲存儲裝置內,最后通過鎢絲傳遞裝置將暫存的鎢絲有序的傳遞于生產線,并扣接于燈芯上,實現了鎢絲燈具的自動化生產,在提高了鎢絲燈具生產線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情況下,克服了人工操作的不穩定性,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產品的報廢率。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的俯視示意圖;圖2為圖I中所示的扣絲機的局部主視示意圖。圖中I、鎢絲;2、收容部;3、第一連接桿;4、輸送盤;5、第二連接桿;6、第一集絲槽;7、擋塊;8、豎直桿;9、水平桿;10、限位體;11、第一夾持部分;12、第二夾持部分;13、彈性體;14、圓盤體;15、存儲槽;16、第一槽體;17、第二槽體;18、第三連接桿;19、復位彈簧;20、第三集絲槽;21、搖臂;22、推頭。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I、圖2所示,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包括鎢絲輸送裝置,用于輸送放置于其上的鎢絲I;鎢絲提取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一側,用于將鎢絲I提取;鎢絲存儲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提取裝置的一側,用于暫存被提取的鎢絲I;鎢絲傳遞裝置,用于將暫存的鎢絲I有序的傳遞于生產線,并扣接于燈芯上。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以及防止鎢絲在鎢絲輸送裝置上纏繞,還設置有鎢絲收放裝置,用于收容并連續的向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放置鎢絲。進一步的,鎢絲收放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方的收容部2,收容部2為網狀結構,用于將收容于其內部的鎢絲連續的滲漏至所述鎢絲輸送裝置上,收容部2通過第一連接桿3固定于生產線機架上。通過將鎢絲放置于收容部2內,由于自身重力作用,鎢絲從收容部的網格落入鎢絲輸送裝置上,這樣可使鎢絲有序的落入鎢絲輸送裝置上,有效的防止了鎢絲相互的纏繞,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去除該鎢絲收放裝置,改由人工直接投放也是可以實現的。本實施例中,鎢絲輸送裝置采用可轉動的具有螺旋形輸送軌道的輸送盤4。驅動該輸送盤進行轉動的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技術,例如,可以采用電機帶動輸送盤轉動,此處不加贅述。當鎢絲從鎢絲收放裝置落入輸送盤內后,鎢絲由輸送軌道有序的輸出。在輸送軌道的末端設置有用于收集輸送而來的鎢絲的集絲部,集絲部通過第二連接桿5與生產線機架連接,該集絲部包括與輸送軌道相匹配的第一集絲槽6,并在第一集絲槽6的中部與其相垂直的設置有擋塊7,擋塊用于將鎢絲限位于第一集絲槽6內。當鎢絲由輸送軌道進入第一集絲槽6后,被擋塊7阻擋而滯留于第一集絲槽6內等待被鎢絲提取裝置提取。鎢絲提取裝置包括可水平轉動及升降運動的桿體,所述桿體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豎直桿8和水平桿9,水平桿9上設置有用于夾持鎢絲的鎢絲夾持裝置,鎢絲夾持裝置的加持頭設于水平桿9的端部。具體的,豎直桿8設于生產線機架上,其既可以升降運動,也可以水平轉動,能實現上述運動的方式有多種,例如,可以采用電機通過帶傳動使豎直桿在水平方向實現轉動,再整體置于一個可升降的平臺上,即可實現豎直桿的升降運動。通過豎直桿的運動進而帶動水平桿的運動,升降運動的位移應當滿足能使加持頭提取鎢絲的要求,在豎直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升降位移的限位體10,而水平轉動的角度應滿足能將提取的鎢絲存儲于鎢絲存儲裝置的要求。 加持頭包括第一夾持部分11和第二夾持部分12,其中,第一夾持部分11固定于水平桿9上,而第二夾持部分12樞接于水平桿9上,且第二夾持部分12的上端通過彈性體13連接到水平桿9的尾部,彈性體13受控于控制系統。當控制系統未對彈性體13施加外力時,第一夾持部分11與第二夾持部分12相貼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鎢絲燈生產線用扣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鎢絲輸送裝置,用于輸送放置于其上的鎢絲;鎢絲提取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輸送裝置的一側,用于將鎢絲提取;鎢絲存儲裝置,設置于所述鎢絲提取裝置的一側,用于暫存被提取的鎢絲;鎢絲傳遞裝置,用于將暫存的鎢絲有序的傳遞于生產線,并扣接于燈芯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世凱,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凱裕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