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田拉板,它涉及一種水田平土拉板,以解決現有水田平土拉板只能完成推土和平土作業,不能向后拖土和移動石埂的問題。油缸的固定端通過固定連接銷與油缸支板連接,水平框架上的每個縱框的下面對應一個拉板支腿,每個拉板支腿的一端與其對應的縱框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兩個支腿支板鉸接,每個支腿支板與拉板固定連接,油缸的活動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連桿的一端鉸接,連桿的中部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固定支板鉸接,固定支板與斜梁固定連接,連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從動桿的一端鉸接,從動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從動桿支板鉸接,從動桿支板固定在拉板的前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水田平土等作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田平土拉板,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四輪拖拉機上的水田拉板。
技術介紹
現有水田平土拉板的結構是油缸上的活塞桿直接與拉板后端連接,利用拉板能夠完成拖土和平土作業;現有水田平土拉板的缺點是拉板不能向后拖土,也不能移動水田池埂,使得水田平土拉板在使用中受到局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水田平土拉板只能完成推土和平土作業,不能向 后拖土和移動池埂的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水田拉板。本技術包括水平框架、支架、斜梁、油缸、拉板、從動桿、兩個連桿、兩個固定支板、兩個從動桿支板、固定連接銷、兩個油缸支板、兩個拉板支腿、四個支腿支板和數個活動連接銷,支架垂直設置在水平框架前端的橫框上面,斜梁的一端與支架固定連接,斜梁的另一端與水平框架后端的橫框固定連接,兩個油缸支板平行設置在斜梁的后端,油缸的固定端通過固定連接銷與兩個油缸支板固定連接,兩個拉板支腿位于水平框架后端的橫框下面,且水平框架上的每個縱框的下面對應一個拉板支腿,每個拉板支腿的一端與其對應的縱框固定連接,每個拉板支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兩個支腿支板鉸接,每個支腿支板與拉板固定連接,水平框架的前端位于兩個縱框的內側分別設有一個下懸掛槽口,支架的上端位于前側面設有上懸掛槽口,油缸的活動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兩個連桿的一端鉸接,兩個連桿平行設置,兩個連桿的中部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兩個固定支板鉸接,兩個固定支板平行設置,且兩個固定支板均與斜梁固定連接,兩個連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從動桿的一端鉸接,從動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與兩個從動桿支板鉸接,兩個從動桿支板平行設置且固定在拉板的前端。本技術的優點是一、由于本技術在油缸與拉板之間增加了連桿和從動桿,可根據作業的需要(推土、平土、拖土或移動池埂),通過控制油缸的活塞桿,利用連桿和從動桿使拉板可處于水平、角度或垂直狀態,使得本技術不僅能完成推土和平土作業,還能完成向后拖土和移動池埂作業。二、本技術使得水田平土作業的用途更為廣泛。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主視(圖拉板5向前拉平土時,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圖3是圖I的俯視圖,圖4是拉板5向后拖土或移埂時,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圖,圖5是拉板5向前推土時,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I 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包括水平框架I、支架2、斜梁3、油缸4、拉板5、從動桿6、兩個連桿7、兩個固定支板9、兩個從動桿支板10、固定連接銷8、兩個油缸支板13、兩個拉板支腿14、四個支腿支板11和數個活動連接銷12,支架2垂直設置在水平框架I前端的橫框1-2上面,斜梁3的一端與支架2固定連接,斜梁3的另一端與水平框架I后端的橫框1-2固定連接,兩個油缸支板13平行設置在斜梁3的后端,油缸4的固定端通過固定連接銷8與兩個油缸支板13固定連接,兩個拉板支腿14位于水平框架I后端的橫框1-2下面,且水平框架I上的每個縱框1-1的下面對應一個拉板支腿14,每個拉板支腿14的一端與其對應的縱框1-1固定連接,每個拉板支腿14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支腿支板11鉸接,每個支腿支板11與拉板5固定連接,水平框架I的前端位于兩個縱框1-1的內側分別設有一個下懸掛槽口 15,支架2的上端位于前側面設有上懸掛槽口 16,油缸4的活動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連桿7的一端鉸接,兩個連桿7平行設置,兩個連桿7的中部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固定支板9鉸 接,兩個固定支板9平行設置,且兩個固定支板9均與斜梁3固定連接,兩個連桿7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從動桿6的一端鉸接,從動桿6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從動桿支板10鉸接,兩個從動桿支板10平行設置且固定在拉板5的前端。具體實施方式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所述斜梁3與水平框架I之間的夾角α為20。 60°。其它組成與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它還增加有兩個加強桿17,兩個加強桿17對稱設置在支架2的兩側,且每個加強桿17的上端與支架2固定連接,每個加強桿17的下端與其對應的水平框架I的縱框1-1固定連接。其它組成與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水平框架I前端的上懸掛槽口 16與四輪拖拉機上的懸掛通過銷子連接。油缸4上的上油道口 4-1和下油道口 4-2分別通過油管與四輪拖拉機上的油泵和分配器連接;(I)、當需要拉板5平土或移動池埂時上油道口 4-1進油,并推動活塞桿全部伸出到油缸體外,活塞桿帶動連桿7以連桿7中部的活動連接銷12為支點順時針轉動,從動桿6的下端隨著向下運動直至拉板5的后端與地面水平接觸,如圖I所示,此時,若四輪拖拉機前行,拉板5可隨四輪拖拉機向前并完成平土作業,若四輪拖拉機向后倒車,拉板5可隨四輪拖拉機向后倒車并完成移動池埂等作業。(2)、當需要拉板5向后推土時下油道口 4-2進油,并推動活塞桿向缸體內縮回,活塞桿一半露在缸體外,活塞桿帶動連桿7以連桿7中部的活動連接銷12為支點逆時針轉動,從動桿6的下端隨著向上運動至拉板5的后端與地面傾斜所需的角度,如圖4所示,這時,拉板5可隨四輪拖拉機向后倒車并完成推土作業。(3)、當需要拉板5向前拖土時下油道口 4-2進油,并推動活塞桿向缸體內全部縮回,活塞桿帶動連桿7以連桿7中部的活動連接銷12為支點逆時針轉動,從動桿6的下端隨著向上運動至拉板5的后端與地面垂直,如圖5所示,此時,拉板5可隨四輪拖拉機向前并完成拖土作業。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水田拉板,所述水田拉板包括水平框架(I)、支架(2)、斜梁(3)、油缸(4)、拉板(5)、固定連接銷(8)、兩個油缸支板(13)、兩個拉板支腿(14)、四個支腿支板(11)和數個活動連接銷(12),支架(2)垂直設置在水平框架(I)前端的橫框(1-2)上面,斜梁(3)的一端與支架(2)固定連接,斜梁(3)的另一端與水平框架(I)后端的橫框(1-2)固定連接,兩個油缸支板(13)平行設置在斜梁(3)的后端,油缸(4)的固定端通過固定連接銷(8)與兩個油缸支板(13)固定連接,兩個拉板支腿(14)位于水平框架(I)后端的橫框(1-2)下面,且水平框架(I)上的每個縱框(1-1)的下面對應一個拉板支腿(14),每個拉板支腿(14)的一端與其對應的縱框(1-1)固定連接,每個拉板支腿(14)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支腿支板(11)鉸接,每個支腿支板(11)與拉板(5)固定連接,水平框架(I)的前端位于兩個縱框(1-1)的內側分別設有一個下懸掛槽口(15),支架(2)的上端位于前側面設有上懸掛槽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拉板還包括從動桿¢)、兩個連桿(7)、兩個固定支板(9)和兩個從動桿支板(10),油缸(4)的活動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連桿(7)的一端鉸接,兩個連桿(7)平行設置,兩個連桿(7)的中部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固定支板(9)鉸接,兩個固定支板(9)平行設置,且兩個固定支板(9)均與斜梁(3)固定連接,兩個連桿(7)的另一端通過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水田拉板,所述水田拉板包括水平框架(1)、支架(2)、斜梁(3)、油缸(4)、拉板(5)、固定連接銷(8)、兩個油缸支板(13)、兩個拉板支腿(14)、四個支腿支板(11)和數個活動連接銷(12),支架(2)垂直設置在水平框架(1)前端的橫框(1?2)上面,斜梁(3)的一端與支架(2)固定連接,斜梁(3)的另一端與水平框架(1)后端的橫框(1?2)固定連接,兩個油缸支板(13)平行設置在斜梁(3)的后端,油缸(4)的固定端通過固定連接銷(8)與兩個油缸支板(13)固定連接,兩個拉板支腿(14)位于水平框架(1)后端的橫框(1?2)下面,且水平框架(1)上的每個縱框(1?1)的下面對應一個拉板支腿(14),每個拉板支腿(14)的一端與其對應的縱框(1?1)固定連接,每個拉板支腿(14)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支腿支板(11)鉸接,每個支腿支板(11)與拉板(5)固定連接,水平框架(1)的前端位于兩個縱框(1?1)的內側分別設有一個下懸掛槽口(15),支架(2)的上端位于前側面設有上懸掛槽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拉板還包括從動桿(6)、兩個連桿(7)、兩個固定支板(9)和兩個從動桿支板(10),油缸(4)的活動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連桿(7)的一端鉸接,兩個連桿(7)平行設置,兩個連桿(7)的中部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固定支板(9)鉸接,兩個固定支板(9)平行設置,且兩個固定支板(9)均與斜梁(3)固定連接,兩個連桿(7)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從動桿(6)的一端鉸接,從動桿(6)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活動連接銷(12)與兩個從動桿支板(10)鉸接,兩個從動桿支板(10)平行設置且固定在拉板(5)的前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顯峰,
申請(專利權)人:張顯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