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針座外套和連接環,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的直徑;針座外套的一端與針筒外套的一端通過連接環連接;針筒外套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針座外套套在針座外面,針筒外套套在針筒外面,束口使針筒外套束緊在針筒外面,避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主要由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構成,結構相當簡單,制作成本低;由于注射器避光套采用避光部分與注射器可分離的結構,使得這種注射器避光套能夠重復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注射器避光套。
技術介紹
注射器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具,一般包括針筒、活塞、推桿、針頭座,活塞在推桿的前部,可由推桿帶動在針筒內來回抽動,針頭座設在針筒前端,用來連接注射針頭。常用注射器一般由聚丙烯透明材料制成,對于一些必須在避光條件下注射的藥品,如血必凈、尼莫同、凱唯、彌可保等,使用時一般需要外加銀箔或黑布包裹,達到避光效果,這種方式臨床操作比較麻煩,且避光效果不夠理想,稍有不甚,即會造成藥效降低、失效甚至變成有毒物質。為了達到較好的避光效果,最簡單的做法是針筒和針座均采用遮光材料制成。另一種避光注射器是對現有的注射器進行改造,例如,在專利號為CN200720177916. X的中國技術中公開了一種避光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桿和針頭座,其中,所述針筒的筒壁軸向上設置圓環形凹槽,所述圓環形凹槽的高度與所述針筒的內腔的高度相等,所述圓環形凹槽內設置避光板,所述針頭座外層及針筒端部粘貼有避光套。這種避光注射器由常用的注射器改造而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由于在針筒及針頭座上設置了避光板及避光套,避光效果良好,保證了需要避光的藥品的安全注射。然而,由于上述兩種避光注射器都采用一體成型的結構,無法重復使用,并且價格都比較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注射器避光套,這種注射器避光套避光效果好、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并且能夠重復使用。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針座外套和連接環,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的直徑;針座外套的一端與針筒外套的一端通過連接環連接;針筒外套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上述遮光材料一般采用防塵、防水的黑色布料或薄膜。使用時,將針筒外套自針座一端套入,針座外套套在針座外面,針筒外套套在針筒外面,環形束口使針筒外套束緊在針筒外面,防止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走動,對針筒和針座均進行遮光,避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主要由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構成,結構相當簡單;布料或薄膜的價格都很低,使得這種注射器避光套的制作成本低;由于注射器避光套采用避光部分與注射器可分離的結構,使得這種注射器避光套能夠重復使用。 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束口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針筒外套端部的側壁向外翻折形成環形空腔,橡皮筋處于環形空腔中。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環形束口,結構簡單,環形束口的緊束力強;另外,橡皮筋被針筒外套端部的側壁完全包裹,外觀更加簡潔,更方便注射器避光套的清潔處理。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束口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橡皮筋貼附在針筒外套的側壁上。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環形束口,結構簡單,環形束口的緊束力強。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還包括透明的附袋,附袋的袋口一側貼附在針筒外套的側壁上。附袋可以采用粘貼或縫合的方式貼附到針筒外套的外鍘壁上,用于插入標簽,對藥品名稱,劑量等進行標識。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由于本技術的注射器避光套采用避光部分與注射器可分離的結構,一個注射器避光套能夠反復使用,制作成本也很低 ’另夕卜,由于設置了透明的附袋,便于插入標簽,對藥品名稱,劑量等進行標識。附圖說明附圖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附圖所示,這種注射器避光套,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I、針座外套2、連接環3和透明的附袋4,針筒外套I和針座外套2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2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I的直徑;針座外套I的一端與針筒外套2的一端通過連接環3連接;針筒外套I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 5,環形束口 5由橡皮筋501及針筒外套I的側壁101構成,橡皮筋501貼附在針筒外套I的側壁101上;附袋3的袋口一側貼附在針筒外套I的側壁101上。使用時,將針筒外套I自針座6 —端套入,針座外套2套在針座6外面,針筒外套I套在針筒7外面,環形束口 5使針筒外套I束緊在針筒7外面,防止針筒外套I和針座外套2走動,對針筒7和針座6均進行遮光,避光效果好,主要由針筒外套I和針座外套2構成,結構相當簡單,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并且能夠重復使用。另外,由于設置了透明的附袋4,便于插入標簽,對藥品名稱,劑量等進行標識。實施例二在其它部分均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情況下,其區別在于針筒外套端部的側壁向外翻折形成環形空腔,橡皮筋處于環形空腔中。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術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技術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針座外套和連接環,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的直徑;針座外套的一端與針筒外套的一端通過連接環連接;針筒外套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束口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針筒外套端部的側壁向外翻折形成環形空腔,橡皮筋處于環形空腔中。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束口由橡皮筋及針筒外套的側壁構成,橡皮筋貼附在針筒外套的側壁上。4.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還包括透明的附袋,附袋的袋口一側貼附在針筒外套的側壁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針座外套和連接環,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的直徑;針座外套的一端與針筒外套的一端通過連接環連接;針筒外套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針座外套套在針座外面,針筒外套套在針筒外面,束口使針筒外套束緊在針筒外面,避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主要由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構成,結構相當簡單,制作成本低;由于注射器避光套采用避光部分與注射器可分離的結構,使得這種注射器避光套能夠重復使用。文檔編號A61M5/31GK202682476SQ2012204136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專利技術者朱燕雙, 黃芳梅, 林建梅 申請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是:包括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針筒外套、針座外套和連接環,針筒外套和針座外套均為圓筒狀,針座外套的直徑小于針筒外套的直徑;針座外套的一端與針筒外套的一端通過連接環連接;針筒外套的另一端設有環形束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燕雙,黃芳梅,林建梅,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