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包括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和不少于兩根的主體支柱,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分別設置于主體支柱的兩端。一般情況下,培養皿多采用圓形結構設計,因此,主體框架采用圓環做為其構成組件。第一圓環和第二圓環之間設置有活動支柱,第二圓環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架用于支撐培養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培養皿放置轉移架,通過采用圓環以及支柱的結構構成,其結構簡單,在能夠保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同時裝載多組培養皿的同時,還能夠將全部裝載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培養皿同時轉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實驗室用品
,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
技術介紹
培養皿是實驗室常用的耗材器皿之一,具有使用量大和使用頻率高的特點,廣泛應用于細胞培養和細菌培養,同時還起著盛載器皿的作用。根據材質不同,培養皿可分為玻璃培養皿和塑料培養皿。現有技術中,由于缺少便于操作、簡易實用同時具有集合轉移和存放功能的培養皿盛放器具,導致了實驗室中培養皿存放的不規范。如此,實驗過程中培養皿的轉移也不甚方便,因而導致培養皿的破損率較 高(特別是玻璃培養皿),降低了培養皿的使用效率,培養皿的轉移不方便對實驗的開展有一定的限制性。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具有轉移和存放功能的培養皿盛放器具,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實現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該培養皿放置轉移架通過其結構設計,能夠放置培養皿,同時還便于培養皿轉移。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包括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包括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和不少于兩根的主體支柱,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分別設置于所述主體支柱的兩端;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支柱;所述第二圓環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培養皿的支撐架。優選地,所述主體支柱為三根,三根所述主體支柱與一根所述活動支柱圍繞所述第一圓環均勻分布設置。優選地,所述第二圓環設置有向所述第一圓環方向凹陷的凸點,所述第一圓環上與所述凸點對應的部位具有卡接槽;所述活動支柱的一端為套環,所述活動支柱的另一端設置有卡接球體,所述套環套設于所述凸點處,所述卡接球體能夠卡接于所述卡接槽中。優選地,所述第一圓環上還設置有提拉部。優選地,所述提拉部為梯形結構,所述提拉部的下底端與所述第一圓環連接。優選地,所述提拉部的上底端的中間部位為掛槽結構。優選地,本技術還包括結構圓環,所述結構圓環設置于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之間的所述主體支柱上。優選地,所述主體支柱的高度為205mm至245mm。優選地,所述主體框架為不銹鋼主體框架。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用于放置培養皿,同時還能夠便于多個培養皿的同時轉移,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為用于放置培養皿的核心部件,其結構為主體框架包括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和不少于兩根的主體支柱,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分別設置于主體支柱的兩端。一般情況下,培養皿多采用圓形結構設計,因此,主體框架采用圓環做為其構成組件。第一圓環和第二圓環用于連接主體支柱,從而構成圓柱形的主體框架,以便于培養皿的放置。為了避免培養皿在放置于培養皿放置轉移架上出現滑落的情況,本技術特別在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支柱。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當不少于三根的支柱均勻分設于圓環上,相鄰的兩根支柱之間的弧度小于IH,于此,與圓環直徑相同(或者略小于圓環直徑)的培養皿放置于主體框架中時,能夠被支柱擋住,無法從兩根支柱之間的縫隙處滑落。第二圓環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培養皿的支撐架,能夠保證培養皿放置于培養皿放置轉移架中。本技術提供的培養皿放置轉移架,通過采用圓環以及支柱的結構構成,其結構簡單,在能夠保證本技術同時裝載多組培養皿的同時,還能夠將全部裝載于本技術中的培養皿同時轉移。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培養皿放置轉移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圓環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虛線框中的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二圓環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虛線框中的放大圖;圖I至圖5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第一圓環I ;卡接槽Ia ;第二圓環2;凸點2a;主體支柱3 ;活動支柱4 ;提拉部5 ;結構圓環6。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為提供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該培養皿放置轉移架通過其結構設計,能夠將培養皿層疊放置,同時還便于培養皿轉移。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I、圖2和圖4,其中,圖I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培養皿放置轉移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圓環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二圓環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用于放置培養皿,同時還能夠便于多個培養皿的同時轉移,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為用于放置培養皿的核心部件,其結構為主體框架包括第一圓環I、第二圓環2和不少于兩根的主體支柱3,第一圓環I與第二圓環2分別設置于主體支柱3的兩端。一般情況下,培養皿多采用圓形結構設計,因此,主體框架采用圓環做為其構成組件。第一圓環I和第二圓環2用于連接主體支柱3,從而構成圓柱形的主體框架,以便于培養皿的放置。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使得主體框架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主體框架采用金屬結構設計,一般選取 材料為鋁合金、不銹鋼等。圓環(包括第一圓環I和第二圓環2)與主體支柱3之間采用焊接連接,從而保證了本技術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使得培養皿放置轉移架在放置或者同時轉移過個培養皿時具有較高的工作可靠性。為了避免培養皿在放置于培養皿放置轉移架上出現滑落的情況,本技術特別在第一圓環I和第二圓環2之間可拆卸地設置了活動支柱4。活動支柱4配合主體支柱3在圓環上均勻分布設置。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當不少于三根的支柱均勻分設于圓環上,相鄰的兩根支柱之間的弧度小于I η,于此,與圓環直徑相同(或者略小于圓環直徑)的培養皿放置于主體框架中時,能夠被支柱擋住,無法從兩根支柱之間的縫隙處滑落。當然,活動支柱4采用可拆卸的結構設計,是為了能夠將培養皿放入至培養皿放置轉移架中,然后安裝好活動支柱4之后,又能夠保證培養皿不發生滑落。第二圓環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培養皿的支撐架,能夠保證培養皿放置于培養皿放置轉移架中。本技術提供的培養皿放置轉移架,通過采用圓環以及支柱的結構構成,其結構簡單,在能夠保證本技術同時裝載多組培養皿的同時,還能夠將全部裝載于本技術中的培養皿同時轉移。具體地,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主體支柱3為三根,三根主體支柱3與一根活動支柱4圍繞第一圓環I均勻分布設置。此外,在本技術的其它實施例中,主體支柱3可以設置為多跟,全部的主體支柱3以保證培養皿能夠放入、同時又能夠配合活動支柱4保證培養皿不滑落為原則進行設置。例如,當主體支柱3為四根時,可以將四根支柱均勻設置于第一圓環I的半圓上,在第一圓環I的另外的半圓上設置活動支柱4。請結合圖2和圖4,參考圖3和圖5,其中,圖2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圓環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虛線框中的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第二圓環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虛線框中的放大圖。在本實施例中,活動支柱4與主體框架之間的具體連接結構為第二圓環2設置有向第一圓環I方向凹陷的凸點2a,第一圓環I上與凸點2a對應的部位具有卡接槽Ia ;活動支柱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培養皿放置轉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包括第一圓環(1)、第二圓環(2)和不少于兩根的主體支柱(3),所述第一圓環(1)與所述第二圓環(2)分別設置于所述主體支柱(3)的兩端;所述第一圓環(1)與所述第二圓環(2)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支柱(4);所述第二圓環(2)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培養皿的支撐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樊高瓊,李金剛,湯永祿,榮曉椒,李國瑞,馬宏亮,陳溢,鄭亭,李朝蘇,楊文鈺,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