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試管架,包括至少兩個試管架單元和伸縮臂;試管架單元包括支架和托板,支架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兩端,托板安裝在兩個側板的上端,托板上開設有至少兩個圓形通孔;各個試管架單元一前一后依次設置,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通過多個試管架單元呈階梯狀排列,試管的取出無需花較長時間進行尋找、辨認,方便快捷,能夠有效防止出差錯;能夠對試管作進一步的分類,試管的排放井然有序,易于管理,試管的取放更加方便;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既方便試管的取放,又節省占用的空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試管架,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試管架。
技術介紹
在醫院檢驗科的化驗或實驗實驗過程中,經常需要采用試管來存放標本、試劑等,標本放在試管中添加試劑進行化驗時,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試管需要放置到試管架上,試管架確保試管不會傾倒。目前的試管架包括支架和托板,托板安裝在支架的頂端,托板上開設有多個圓形通孔,試管插入到圓形通孔中。上述支架一般包括底板以及安裝在底板兩端的側板,側板用于支撐托板。上述的試管架適用于少量試管的情況,當大量使用試管的情況下,例如醫院的檢驗科,大量的試管需分開插入到各個試管架中,由于試管架、試管的規格大體一致,很難從外形上對各個試管架上的試管進行識別,因此,當要從各個試管架上取下一個試管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尋找、辨認,并且很容易出差錯。上述試管架顯然無法應用試管用量較大的情況,因此,必需對試管架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試管架,這種新型試管架使得試管的取放方便快捷,能夠防止出差錯,易于管理,并且能夠節省占用的空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試管架單元和伸縮臂;試管架單元包括支架和托板,支架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兩端,托板安裝在兩個側板的上端,托板上開設有至少兩個圓形通孔;各個試管架單元一前一后依次設置,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由于本技術的試管架由多個試管架單元前后排列構成,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因此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托板高于前一個試管單元的托板,試管架在整體上呈階梯狀排列,當多個試管插入到試管架上時,后面的試管處于較高的位置,試管上的標簽不會被前面的試管所遮擋,一眼望去,所有試管的標簽盡收眼底,一目了然,試管的取出無需花較長時間進行尋找、辨認,相當方便快捷,能夠有效防止出差錯;根據不同的層次結構,能夠對試管作進一步的分類,例如管徑較小或者管身較短的試管插入到前排的試管架單元上,這樣試管的排放井然有序,易于管理,試管的取放更加方便;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使用時伸縮臂展開,使得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之間的間距變大,方便試管的取放,當伸縮臂縮回時,各個試管架單元緊貼在一起,節省占用的空間。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開設有條形凹槽。通過在底板上開設條形凹槽,對試管的下端進行限位,防止試管的下端滑出底板,更加安全可靠。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托板的側壁設有至少兩個標識區域,一個標識區域對應一個圓形通孔。在標識區域上可以進行排序識記,例如標記1、2、3、4、5……等,也可以粘貼分類標簽,在分類標簽上作一些必要的記錄,用于對試管的分類、排序,使試管的取放更加方便,進一步防止出差錯。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伸縮臂包括兩條第一活動臂和兩條第二活動臂;兩條第一活動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二活動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一活動臂的另一端均分別與兩條第二活動臂的另一端鉸接。伸縮臂采用上述這樣的結構,展開和縮回容易,在展開時又具有足夠的支撐力,使得各個試管架單元能夠保持穩固的結構。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的試管架通過多個試管 架單元呈階梯狀排列,后面的試管上的標簽不會被前面的試管所遮擋,一目了然,試管的取出無需花較長時間進行尋找、辨認,相當方便快捷,能夠有效防止出差錯;能夠對試管作進一步的分類,試管的排放井然有序,易于管理,試管的取放更加方便;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既方便試管的取放,又節省占用的空間。附圖說明附圖是本技術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所示,這種新型試管架,包括三個試管架單元I和伸縮臂2 ;試管架單元I包括支架101和托板102,支架101包括底板1011和兩個側板1012,兩個側板1012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1011的兩端,托板102安裝在兩個側板1012的上端,托板102上開設有五個圓形通孔3 ;三個試管架單元I 一前一后依次設置,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之間通過伸縮臂2連接;后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的高度;底板1011上還開設有條形凹槽4 ;托板102的側壁設有五個標識區域5,一個標識區域5對應一個圓形通孔3。伸縮臂2包括兩條第一活動臂201和兩條第二活動臂202 ;兩條第一活動臂201的一端均鉸接在前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二活動臂202的一端均鉸接在后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一活動臂201的另一端均分別與兩條第二活動臂202的另一端鉸接。由于后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側板1012的高度,因此后一個試管架單元I的托板102高于前一個試管單元I的托板102,試管架在整體上呈階梯狀排列,當多個試管插入到試管架上時,后面的試管處于較高的位置,試管上的標簽不會被前面的試管所遮擋,試管的取出相當方便快捷,能夠有效防止出差錯;根據不同的層次結構,能夠對試管作進一步的分類,試管的排放井然有序,易于管理,試管的取放更加方便;伸縮臂2展開時,使得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I之間的間距變大,方便試管的取放,當伸縮臂2縮回時,各個試管架單元I緊貼在一起,節省占用的空間。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術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 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技術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試管架單元和伸縮臂;試管架單元包括支架和托板,支架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兩端,托板安裝在兩個側板的上端,托板上開設有至少兩個圓形通孔;各個試管架單元一前一后依次設置,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開設有條形凹槽。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所述托板的側壁設有至少兩個標識區域,一個標識區域對應一個圓形通孔。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所述伸縮臂包括兩條第一活動臂和兩條第二活動臂;兩條第一活動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二活動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上的同一位置,兩條第一活動臂的另一端均分別與兩條第二活動臂的另一端鉸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試管架,包括至少兩個試管架單元和伸縮臂;試管架單元包括支架和托板,支架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兩端,托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試管架,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試管架單元和伸縮臂;試管架單元包括支架和托板,支架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兩端,托板安裝在兩個側板的上端,托板上開設有至少兩個圓形通孔;各個試管架單元一前一后依次設置,相鄰兩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之間通過伸縮臂連接;后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大于前一個試管架單元的側板的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靜華,謝思斯,奚寶珊,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