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填充模模塊,包含面板(1),側板(2)和對接板(3),面板(1)的兩個自由邊上有外側斜面為45度的凸肋(5),對接板(3)與側板(2)均垂直于面板(1),且與側板(2)的夾角成45度,兩個模塊相向對接后形成養護縫(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工廠化生產程度高、現場施工工藝簡單的優點,從而彌補了現有技術工期長,工藝復雜等不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樓板或填充墻,特別是涉及一種砼空腹樓板或一種組合箱體砌塊填充墻。
技術介紹
建筑填充墻是建筑物的維護結構,量大而面廣,其隔音、隔熱、強度、防火、防潮、防水等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環保的要求,秦磚漢瓦的時代已然結束,新型墻材不斷推出,目前,加氣砼砌塊用作填充墻較多,此外,中空內模金屬網水泥內隔墻也得到廣泛采用。存在的問題是,隨著我國人力資源的短缺,人工費用成倍增加,現有填充墻的造價相應有較大的提高,此外,加氣砼砌塊填充墻的強度較低不利于安全性及粉刷、其自重較大會使主體結構造價提高、其整體性差不利于結構抗震,而中空內模金屬網水泥內隔墻得施工工藝復雜使工期較長。因此,研發一種工期短、造價低、性能優的 新型填充墻具有重要的意義。采用填充內模施工工藝的空腹鋼筋砼樓板結構日益增多,砼空腹樓板的特點是截面厚度大、內部空、上下有砼薄板、上下砼薄板及填充模間夾有砼網狀砼密肋。已有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填充模的抗浮問題,現有各種填充模均采用薄壁、空腔以減輕樓板自重荷載,為避免砼澆注時填充模浮起,采用了各種固定措施,一種措施是采用粗鋼筋將填充模與結構的鋼筋網連為一體,利用結構的鋼筋網自重增加填充模的抗浮能力,該辦法不僅工藝復雜費工、用鋼量大、成本高,有時還會使結構的鋼筋網一起上浮,影響結構工程質量。另一種措施是采用粗鐵絲或底座用螺栓等將填充模固定在底模板上,該辦法不僅工藝復雜費工、成本高,且拆模時耗時費工還會損壞底模板、降低其重復使用率,從而增加底模攤銷費用及拆模費用。已有技術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空腹板結構的砼養護問題,由于空腹板截面厚度較大,且上層薄板與下層薄板以及密肋之間均被填充模隔開,施工時的澆水養護只能從上面進行,只有上層薄板的砼能夠得到充分養護,因而密肋及底面薄板的砼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其強度往往達不到要求,易產生收縮裂縫。已有技術存在的再一個主要問題是空腹板砼的施工方法問題,由于砼空腹樓板結構的特點是截面厚度大、內部空、上下層砼薄板及密肋被填充模隔開,底板砼很薄(一般50mm)且無法用振動棒振搗,施工難度很大,現有的施工方法均為一次澆注一次成形,空腹板的密肋及底面薄板砼主要依靠砼自身的高塌落度性能進行澆注,然而,砼的高塌落度性能會增加水泥用量以及外加劑用量,使其成本增加、收縮變形增加且易產生收縮裂縫,從而降低了砼的性能,盡管如此,空腹板密肋及底板出現蜂窩、麻面、狗洞及漏澆的情況還是經常發生,使空腹板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已有技術存在的再一個主要問題是填充模由于要考慮人工短途搬運問題,其自重受到一定限制,使其體積受到限制,影響其空腹率及經濟指標。因此,研發一種能克服上述問題的既經濟又適用的新型填充模及空腹板施工方法對于推動空腹砼樓板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經濟又適用的預制填充模模塊,可用于砼空腹樓板或組合箱體砌塊填充墻。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填充模模塊,包含面板,側板和對接板,面板的兩個自由邊上有外側斜面為45度的凸肋,側板的自由邊為向內45度的斜面。對接板與側板均垂直于面板,且與側板的夾角成45度,兩個模塊相向對接后形成養護縫。下模塊使用時其內有養護水。面板的內面正中連接有支柱,其高度為側板高度的一半。面板的內面和側板之間連接有至少一條垂直于側板的橫向支肋,其高度為側板高度的一半。面板的內面連接有至少一條平行于側板的豎向支肋,其高度為側板高度的一半?!っ姘宓膬让婧蛡劝逯g填充有保溫材料,填充高度不得超過側板高度的一半。側板內側的中部有至少一條垂直于面板的加筋肋。側板外側的中部有至少一條垂直于面板且凸出側板內面的凹槽,凹槽可以慣通或不慣通側板。從面板上方看,凹槽可以為V形、90度夾角V形、90度夾角不等邊V形。凹槽截面可以為槽形、半圓形或圓弧形。側板上設有孔洞。在面板、側板及對接板連接處至少有一個切角,與側板夾角為45度,對接板外表面為90度V形。作為組合體的兩個模塊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作。采用本技術可產生多方面改善,第一,模塊成對旋轉90度對扣組合使用,單個模塊的自重減半便于人工搬運。第二,對接板在45度面上對接,有效的限制了兩個模塊在任意水平方向的相對位移,而上模塊的自重限制了兩個模塊在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移,該組合方法簡單、快捷、有效、省工、省料。第三,兩個模塊之間形成的養護縫,使模塊內的養護水蒸發時通過養護縫對砼空腹樓板結構從內部進行較長時間的養護。第四,模塊的形狀為開口狀,便于生產脫模及工廠化生產,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節省人工費用。第五,模塊組合體形成的多個封閉空腔有利于提高樓板或填充墻的隔音、隔熱、防火性能。模塊自由邊設置凸狀筋肋,可提高面板的承載力,也可使模塊內面形成凹面,便于配重養護水的存放,凸肋外側45度斜面有利于與側板自由邊內斜45度面對接,有利于有效限制二個模塊之間的相對水平位移。面板采用凸面的拱作用有利于提高面板的平面外剛度及承載能力。面板內面正中設置高度為側板一半的支柱可在二個模塊對接后形成一個中心支柱,使二個模塊的面板互為支承,使面板的跨度減半,受力大幅降低,從而可降低面板成本。面板的內面設置平行于側板且高度為側板半高的豎向支肋,在二個模塊旋轉90度對接后,可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支肋交點處形成支點使兩個模塊面板互為支承,使面板的跨度成倍減小,受力大幅降低,從而可降低面板成本。面板的內面、側板之間連設置垂直于側板且高度為側板半高的橫向支肋,在二個模塊旋轉90度對接后,可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支肋交點處形成支點使兩個模塊面板互為支承,使面板的跨度成倍減小,受力大幅降低,從而可降低面板成本。側板內側的中部設置垂直于面板的加筋肋,可提高側板的剛度及承載力,節省側板材料。側板外側的中部設置垂直于面板且凸出側板內面的凹槽,形成凹形筋肋,可提高側板的剛度及承載力,節省側板材料。側板上的凹槽有利于局部提高模塊組合體之間的尺寸,有利于砼空腹樓板內暗敷線盒的安裝,慣通側板的凹槽可在緊密排列的二個模塊組合體之間形成豎孔,有利于空腹板底面砼的澆注。面板與側板及對接板連接處設置45度切角,V形對接板的外側面可使四個模塊組合體之間形成豎孔,有利于空腹板底面砼的澆注,從而實現四個模塊組合體構成一個更大的組合模盒,滿足板厚較大、跨度較大、肋距較大的工程要求。側板上開設孔洞,有利于樓板內及填充墻內管線的穿行。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工廠化生產程度高,取材靈活,施工工藝簡單,現場安裝快捷,自重較輕,綜合造價大大降低。附圖說明圖I為填充模組成箱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填充模模塊A頂視圖;圖3為填充模模塊A剖面2-2視圖;圖4為填充模模塊A剖面1-1視圖;圖5為填充模模塊B頂視圖;圖6為填充模模塊B剖面3-3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如圖2 圖4所示填充模模塊包含面板I,側板2,對接板3,對接板與側板垂直于面板,接板與側板的夾角為45度,兩個模塊相向對接后形成養護縫。側板2的自由邊為向內45度的斜面。面板I的兩個自由邊上設有外側斜面為45度的凸肋5。面板I內面為凹面,外面為凸面,面板I的內面正中連接有支柱7,支柱7的高度為側板2高度的一半。面板I的內面、側板2之間填充有保溫材料,填充高度不超過側板2高度的一半。側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填充模模塊,包含面板(1),側板(2)和對接板(3),其特征在于:面板(1)的兩個自由邊上有外側斜面為45度的凸肋(5),對接板(3)與側板(2)均垂直于面板(1),且與側板(2)的夾角成45度,兩個模塊相向對接后形成養護縫(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孟,謝琦,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皆盈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