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冶金領域煉鋼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盛鋼水或熔融金屬的 鋼包。
技術介紹
常用的鋼包及熔融金屬包都為平底包。需要澆注時打開包底的水口 ,包內 金屬熔體從包底流出,隨著熔體液面的下降漂浮在鋼水或熔體上的渣子被水 口區下降的金屬流帶動形成的旋流巻入(水口下的)鋼水或熔體中引起澆下鋼 水或熔體帶渣,造成鋼水或熔體夾雜物污染, 一般鋼水或熔體開始下渣時立即 關閉水口,導致包內殘流一定厚度的鋼水以鑄余的形式倒入渣罐,這部分鑄余 鋼水或熔體不可避免地形成包內鋼水或熔體的損失.目前,鋼鐵廠及金屬熔煉 廠普遍采用平底包,包底鋼水分布在整個包底面上,存在著鋼水或熔體澆注收 得率低的現實。熔融金屬包越大,金屬損失越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水包,相比平底包同樣在不巻渣或少巻 渣的條件下,殘余熔體量明顯減少,因而提高了鋼包鋼水的收得率,易于在 現有技術上進行改造,不影響生產。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如下通過改變平底包包底耐火材料形狀,使包 底相對于平底包而言在保證不巻渣的條件下減少包底殘余金屬熔體的方法。 將包底設計制造成臺階形狀,臺階下坑體體積較小,讓澆注終了金屬熔體保留 在臺階下耐火材料坑體體內,臺階高度稍高于熔體旋流開始的高度,使殘余熔 體在不巻渣的條件下體積大大減小,達到提高金屬收得率的目的??稍诳颖谶M 一步設立突出的擋塊或擋墻,延緩鋼水或熔體旋流出現,從而延緩熔渣巻渣 開始出現時間。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鋼水包,包括罐體,水口設置于罐體的底部,在水口的上部設有一個較水口直徑大的凹坑。 優選地,所述凹坑的橫截面形狀是矩形或橢圓形。 優選地,所述凹坑的橫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水包,包括罐體,水口設置于罐體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在水口的上部設有一個較水口直徑大的凹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文玉,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