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特點是中間包與惰性氣體輸出管連通,惰性氣體輸出管設置于中間包側壁、或設置于中間包蓋子上。所述短水口可以移動,其上表面與中間包出口的下表面相吻,短水口一側設置有堵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向中間包內輸入惰性氣體,在鋼液表面以上的空間形成保護層,同時將短水口設計為活動水口,當更換短水口時,其一側聯有的堵頭堵住鋼包出口,杜絕了鋼液裸露于空氣中被氧化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該兩項措施,基本解決了中間包鋼液氧化問題,保證了成品鋼質量。(*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鋼坯連鑄過程中鋼液防氧化裝置,具體涉及中間包的鋼液 防氧化裝置。技術背景鋼坯在連鑄過程中,中間包內的鋼液極易被空氣氧化(主要表現在包中鋼 液表面、以及在更換短水口時裸露的鋼液被氧化),而使鑄坯中氧化夾雜物增多, 影響鋼質量。目前,對防止中間包中的鋼液被氧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在鋼液表 面撒抗氧化保護劑,該措施的應用使鋼液被氧化的程度得到改善,但未能從根 本上解決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可 使包中鋼液、以及更換短水口時鋼液不會被氧化。 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 特點是中間包與惰性氣體輸出管連通,惰性氣體輸出管設置于中間包側壁、或 設置于中間包蓋子上。所述惰性氣體輸出管從中間包側壁上部伸入中間包內,并延伸至相對應的 側壁,或從中間包蓋子上伸入中間包內,并延伸至中間包長軸方向的兩側壁, 位于包內的輸出管相對應的管壁上,水平向設置有許多孔。所述惰性氣體為氬氣、氮氣的一種或兩種混合。所述短水口可以移動,其上表面與中間包出口的下表面相吻,短水口一側設置有堵頭。所述短水口設置于軌道上,并與柱塞桿連接。 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一、 本技術將伸入鋼包中的管道延伸至長軸方向的兩側壁,并在水平 向相對應的管壁上設置有許多貫通孔,當向包內吹惰性氣體時,惰性氣體被水 平向吹出(而非局部直吹鋼液表面,使其受熱不勻),并充滿鋼液表面以上的空 間,從而形成保護層。二、 本技術將短水口設計為活動水口,當更換短水口時,移動短水口, 短水口 一側的堵頭堵住鋼包出口 ,杜絕了更換短水口時鋼液裸露于空氣中被氧 化問題。綜上,本技術通過該兩項措施,基本解決了中間包鋼液氧化問題,保 證了成品鋼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剖視示意圖。圖2為圖1A-A向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所述 中間包1與惰性氣體輸出管2連通,惰性氣體輸出管2從中間包蓋子4上伸入 中間包1內,并延伸至中間包長軸方向的兩側壁,位于中間包1內的輸出管2 的管壁上設置有許多孔3,該孔3水平向設置于相對應的管壁上。如圖2所示,所述短水口 5可以移動,其上表面與中間包出口的下表面相 吻,短水口5—側聯有堵頭。短水口5設置于軌道上(未提供圖示),并與柱塞 桿6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惰性氣體選用氬氣。權利要求1、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其特征在于中間包與惰性氣體輸出管連通,所述惰性氣體輸出管設置于中間包側壁、或設置于中間包蓋子上。2、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惰性氣體 輸出管從中間包側壁上部伸入中間包內,并延伸至相對應的側壁,管壁上設置 有孔。3、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惰性氣體 輸出管從中間包蓋子上伸入中間包內,并延伸至中間包長軸方向的兩側壁,管 壁上設置有孔。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惰性氣體輸出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孔,該孔水平向設置于相對應的管壁上。5、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 氣體為氬氣、氮氣的一種或兩種混合。6、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水 口可以移動,其上表面與中間包出口的下表面相吻,短水口一側設置有堵頭。7、 如權利要求6所述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水 口設置于軌道上,并與柱塞桿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特點是中間包與惰性氣體輸出管連通,惰性氣體輸出管設置于中間包側壁、或設置于中間包蓋子上。所述短水口可以移動,其上表面與中間包出口的下表面相吻,短水口一側設置有堵頭。本技術通過向中間包內輸入惰性氣體,在鋼液表面以上的空間形成保護層,同時將短水口設計為活動水口,當更換短水口時,其一側聯有的堵頭堵住鋼包出口,杜絕了鋼液裸露于空氣中被氧化問題。本技術通過該兩項措施,基本解決了中間包鋼液氧化問題,保證了成品鋼質量。文檔編號B22D23/00GK201147837SQ200720042098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6日專利技術者仲耕耘, 王春波, 趙柏生 申請人: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中間包鋼液防氧化保護裝置,包括中間包、設置于中間包下方的短水口,其特征在于:中間包與惰性氣體輸出管連通,所述惰性氣體輸出管設置于中間包側壁、或設置于中間包蓋子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春波,仲耕耘,趙柏生,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