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射頻識別技術領域的用于智能手機的超高頻無源RFID背夾,包括:電源保護電路、電壓轉換模塊、藍牙模塊和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所述的電壓轉換模塊包括:第一低壓降穩壓器和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第一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入端與電源保護電路相連,第一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入端和藍牙模塊相連,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出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相連,藍牙模塊的信號端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信號端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用于部分替代手持式超高頻RFID讀寫器。在手機與讀頭連接斷開時,可自動斷開讀頭中能耗消耗最大的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的電源,增加電池的使用時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射頻識別
的數據記錄裝置,具體是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超高頻無源RFID背夾。
技術介紹
目前,已有的手持式超高頻RFID讀寫器主要用于物流、倉儲管理。其原理為通過處理器控制相應的射頻芯片,經過天線發射調制后的無線射頻信號。無源超高頻RFID標簽接收該無線射頻信號并散射標簽調制后的無線射頻信號。最終,該信號被手持式讀寫器接收,從而達到手持式讀寫器對無源超高頻RFID標簽的操作。手持式讀寫器除了具有基本 的標簽操作功能,還附帶擁有人機交互功能,如觸摸屏、按鍵;通信功能,如藍牙、wifi、GPS。但是,隨著RFID技術普及,該技術已被使用于食品安全,煙酒防偽等大眾領域。傳統手持式超高頻RFID讀寫器成本較高,已不能滿足大眾使用的要求。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965640U,公開日2011-9-7,記載了一種“手持讀寫器”,該技術公開包括主控制模塊、信息發送接收模塊、文字處理模塊、通信模塊、擴展卡接口模塊、供電模塊、顯示模塊,鍵入模塊將通信模塊內置通過內部接線與文字處理模塊連接,一體化設計,但是該現有技術是把電子標簽射頻讀頭與輸入設備、輸出屏幕物理上綁定在一起,不利于兼容和擴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超高頻無源RFID背夾,通過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連接該背夾,達到操作標簽的目的。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包括電源保護電路、電壓轉換模塊、藍牙模塊和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其中電壓轉換模塊的輸入端與電源保護電路的供電端相連,電壓轉換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藍牙模塊相連,第二輸出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相連,藍牙模塊的第一信號端與電壓轉換模塊的信號端相連,藍牙模塊的UART信號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的信號端相連。所述的電源保護電路包括電壓源、電池保護芯片和MOSFET芯片,其中電池保護芯片的電平信號輸出端與MOSFET芯片的信號接收端相連,電池保護芯片和MOSFET芯片分別與電壓源相連。所述的電壓源包括電池電壓和USB電壓源。所述的電壓轉換模塊包括第一低壓降穩壓器和第二低壓降穩壓器,其中第一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入端與電源保護電路相連,第一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入端和藍牙模塊相連,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輸出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相連,藍牙模塊的信號端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的信號端相連。超高頻無源RFID讀頭通過內置的鋰電池供電,當鋰電池電量不足時,可通過USB接口對其進行充電。電源保護電路具有充電過壓保護,放電電壓保護,過流保護和短路保護功能。當藍牙模塊與智能手機配對連接成功時,藍牙模塊的信號端輸出高電平,此時,負責給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供電的第二低壓降穩壓器使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工作。智能手機通過藍牙方式連接藍牙模塊再轉換為UART信號控制PR9000超高頻RFID模塊的目的。整個讀寫控制過程完全由手機內部代碼實現。LED燈用于指示超高頻的讀頭工作狀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部分替代手持式超高頻RFID讀寫器。只需增加RFID讀頭,減小了 RFID的應用成本。在手機與讀頭連接斷開時,可自動斷開讀頭中能耗消耗最大的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的電源,增加電池的使用時間。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技術的電源保護電路原理圖。圖3是本技術的電壓轉換模塊電路原理圖。圖4是本技術的藍牙模塊電路原理圖。圖5是本技術的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電源保護電路I、電壓轉換模塊2、藍牙模塊3和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其中電壓轉換模塊2的輸入端與電源保護電路I的供電端相連,電壓轉換模塊2的第一輸出端與藍牙模塊3相連,第二輸出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相連,藍牙模塊3的第一信號端與電壓轉換模塊2的信號端相連,藍牙模塊3的UART信號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的信號端相連。所述的電源保護電路I包括電壓源5、電池保護芯片6和MOSFET芯片7,其中電池保護芯片6的電平信號輸出端與MOSFET芯片7的信號接收端相連,電池保護芯片6和MOSFET芯片7分別與電壓源5相連。所述的電壓源5包括電池電壓和USB電壓源。如圖2所示,本實施電源保護電路I包括型號為FS312的電池保護芯片6、型號為FS8205A的MOSFET芯片7、IK電阻、電容、100 Ω電阻、USB座、電池座。FS312芯片的OD引腳連至FS8205A芯片的Gl引腳,FS312芯片的OC引腳連至FS8205A芯片的G2引腳。FS312芯片的VSS弓丨腳連至電池地VBT-,FS312芯片的VDD引腳串聯100 Ω電阻后接電池正極VBAT+,105電容引腳分別連至FS312芯片的VDD引腳和FS312芯片的VSS引腳。FS312芯片的CSI引腳串聯IK電阻后連至電路地GND。FS8205A芯片的兩個D12引腳懸空不接,FS8205A芯片的兩個SI連至電池負極VBAT-,FS8205A芯片的兩個S2連至電路地GND。USB座的一號弓I腳連至電池正極VBAT+,四號引腳連至電路地GND。電池保護芯片6型號為FS312,其中0D、OC端分別連接MOSFET芯片7型號為FS8205的Gl、G2,電池電壓的負極接入SI端,外部電路的負極接入S2端。當電池電壓過高或者過低,OC輸出低電平至FS8205的G2端,則電池與外部電路斷開;當電池輸出電流太高,OD輸出低電平至FS8205的Gl端,則電池與外部電路斷開;正常情況OC與OD門輸出高電平,電池與外部電路聯通,可進行充放電。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所述的電壓轉換模塊2包括第一低壓降穩壓器8和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其中第一低壓降穩壓器8的輸入端VDD_5V與電源保護電路的電壓源5輸出端相連,第一低壓降穩壓器8的輸出端VDD_3. 3V_A分別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的輸入端IN引腳和型號為HC-05藍牙模塊3的IOll相連,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的輸出端OUT引腳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的VDD_3. 3V_B相連,藍牙模塊3的信號端109引腳與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的信號端EN引腳相連。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連接有鉭電容10、第一電容11、第二電容12和第三電容13。其中鉭電容10正極連至VDD_3. 3V_A,負極連至電路地GND,第一電容11并聯至VDD_3. 3V_A與電路地GND,NR/FB引腳串聯第二電容12后連接至電路地GND,第三電容13的兩端分別連接至VDD_3. 3V_B與電路地GND,2個GND引腳連至電路地GND。·如圖4和圖5所示,將HC-05藍牙模塊3的UART引腳TX,RX分別連接超高頻PR9000模塊的RX,TX引腳。當藍牙模塊3與智能手機配對連接成功時,藍牙模塊3的信號端109引腳輸出高電平,此時,負責給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供電的第二低壓降穩壓器9使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4工作。智能手機通過藍牙方式連接藍牙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超高頻無源RFID背夾,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保護電路、電壓轉換模塊、藍牙模塊和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其中:電壓轉換模塊的輸入端與電源保護電路的供電端相連,電壓轉換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藍牙模塊相連,第二輸出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相連,藍牙模塊的第一信號端與電壓轉換模塊的信號端相連,藍牙模塊的UART信號端與超高頻無源RFID模塊的信號端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皓,徐劍峰,李冠仕,陳杰,楊洋,柴化磊,陸回春,徐偉,姜之帆,金詩劍,
申請(專利權)人:謝皓,徐劍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