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其主要由外部框架、內部機構、可操作結構及展示單元組成,所述內部機構內設置有至少三種不同的操作機構,所述操作機構主要選自:推拉機構、旋轉機構、按壓機構、彈射機構、投幣機構等,通過不同操作結構形式的有機組合,形成不同的展示效果,使得展示內容動態呈現,讓觀眾在與展示內容的交互中認知、吸收,達到寓教于樂的宣傳效果;在顯示裝置不變更的情況下,更換不同的展示單元,可以實現展示多種不同的宣傳內容,保持該裝置的可持續利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動態展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可供觀眾互動操作、動態直觀地展示宣傳內容的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政府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公共場所等均設有很多向人民大眾宣傳和普及國家法律法規,自然科學知識、社會文明道德等的宣傳欄,各式各樣的宣傳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傳遞信息的作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眾審美觀的提高,宣傳內容的靜態、單一展示,很難吸引觀眾駐足并閱讀吸收,導致相關展示信息的展示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很有必要開發設計一種有吸引力的、展示方式豐富的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宣傳欄,宣傳窗等宣傳媒介展示方式單一、靜態、對觀眾吸引力不足等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該裝置使觀眾親自動手操作、動態地觀看宣傳內容,很好地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操作式動態顯示裝置,其主要由外部框架、內部機構、可操作結構及展示單元組成,外部框架由表層箱體及內部骨架構成,用來安裝展示單元以及內部機構,內部機構及展示單元均布置于外部框架內部,可操作結構布置于外部框架的表層箱體上,展示單元中設置有至少一種顯示部件,所述顯示部件包括印刷有圖文的平面展示件、三維立體模型及電子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機構中設置有至少三種操作機構,所述操作機構選自如下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推拉平移的推拉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繞軸旋轉的旋轉機構、能觸動所述三維立體模型的收縮開關使所述三維立體模型瞬時收縮或綻放的按壓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按預定角度旋轉的投幣機構、能使所述電子顯示屏的畫面逐漸顯示的彈射機構;所述可操作結構包括多種與上述操作機構相對應的操作部件,其用于接收觀眾給出的操作動作,并使相對應的操作機構工作。所述推拉機構包括作為操作部件的推拉桿、第一導軌、第一曲柄、連桿、第二曲柄、第二導軌,第一曲柄的兩端分別與推拉桿及連桿鉸接,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柄鉸接,第二曲柄與所述平面展示件活動連接;觀眾通過左右推動推拉桿,使得推拉桿在第一導軌上來回滑動,推拉桿的運動通過第一曲柄傳遞給連桿,連桿的擺動使得第二曲柄推動平面展示件在第二導軌上左右滑動。所述旋轉機構采用齒輪傳動方式或者鏈輪/帶輪傳動方式;所述齒輪傳動方式是通過操作部件轉動主動齒輪,驅動與之相嚙合的從動齒輪轉動,平面展示件隨著從動齒輪的轉動而轉動;所述鏈輪/帶輪傳動方式是通過操作部件轉動主動轉盤,牽引傳動盤或傳動鏈輪在皮帶或傳動鏈的傳動下帶動從動盤或從動鏈輪轉動,進而帶動平面展示件轉動。所述按壓機構包括壓桿、拉簧、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內部骨架上,所述壓桿的中部鉸接于所述內部骨架上,其一端供觀眾按壓,相對于按壓端的另外一側與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壓桿相對于按壓端的另外一端及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收縮開關活動連接;觀眾通過操作部件按壓壓桿,使所述拉簧被拉伸,所述第一連桿將壓桿的壓力傳遞給第二連桿,第二連桿最終帶動三維立體模型的收縮開關動作,使所要展示的模型綻放或收縮;觀眾停止按壓壓桿后,拉簧復位,所述收縮開關在第二連桿的拉動下復位,進而使所述模型復位。所述投幣機構包括作為操作部件的投幣口、主動頂齒轉盤、從動頂齒轉盤、第一軌道環、第二軌道環及出幣口,主動頂齒轉盤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頂齒,從動頂齒轉盤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若干個第二頂齒;通過投幣口投入硬幣,主動頂齒轉盤上的第一頂齒帶動硬幣在第一軌道環與第二軌道環形成的軌道中滾動,硬幣在滾動過程中推動從動頂齒轉盤上的第二頂齒旋轉,進而帶動從動頂齒轉盤旋轉,轉過預定角度后,硬幣在自身重力和第二·頂齒的頂壓下與所述第一頂齒脫離,從出幣口掉出,從動頂齒轉盤上設置的平面展示件相應旋轉預定的角度。優選地,所述主動頂齒轉盤上在同一圓周上設有兩個第一頂齒,所述兩個第一頂齒相隔180度;所述從動頂齒轉盤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六個第二頂齒。所述彈射機構主要由拉桿、彈射桿、彈射軌道、彈射底座、軌道支座、彈簧、壓蓋、彈射球構成,拉桿接受操作部件的拉動,彈射軌道通過彈射底座與軌道支座固定,所述彈簧設置在軌道支座及彈射桿之間,所述拉桿穿過所述軌道支座及所述彈簧與所述彈射桿螺紋緊固連接,所述壓蓋上設有通孔,彈射桿的上部插入該通孔內,彈射桿的上端設有彈射頭,彈射頭與彈射桿之間采用螺紋緊固連接,彈射頭上放置有彈射球,彈射桿位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位置上有一個直徑大于通孔直徑的軸肩;具體操作時,觀眾往下拉拉桿,彈射桿隨之在彈射軌道內往下壓縮彈簧,觀眾松手后,彈射桿在彈力作用下迅速發射,彈射頭帶著彈射球一起向上運動,當彈射桿的軸肩碰到壓蓋時,彈射桿停止向上運動,彈射球則在慣性力作用下以飛快的初速度沖出沿著固定的軌道運動,在展示單元對應與所述軌道的相應位置處,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傳感器,所述傳感器感測到彈射球經過時,控制與之相連的電子顯示裝置中的一個或多個顯示模塊開啟。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I)該裝置能夠豐富地展示多方面的圖文內容,讓觀眾以旋轉、推拉、按壓,彈射、投幣、磁鐵牽引、吹氣,手動牽引等等操作方式對展示內容進行閱讀、吸收,寓教于樂;(2)該裝置通用展示性強,易于運輸巡回展示,易于懸掛;在裝置不變的情況下,更換不同的內容就可以達到不同的展示目的,可持續利用性好。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的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的整體示意圖。圖2本技術的推拉機構的示意圖。圖3本技術的旋轉機構的示意圖。圖4本技術按壓機構的示意圖。圖5本技術投幣機構的示意圖。圖6本技術彈射機構的示意圖。圖中各部件表示I-旋轉機構;2_推拉機構;3_彈射機構;4_按壓機構;5_投幣機構;6_展示單元;7-表層箱體;8_推拉桿;9_第一導軌;10_第一曲柄;11_第二導軌;12_第二曲柄;13_連桿;I-齒輪傳動機構;14_主動齒輪;15_從動齒輪;II-鏈輪/帶輪傳動機構;16_主動轉盤;17-傳動盤;18-從動盤;19-鏈/帶;20-壓桿;21_拉簧;22_第一連桿;23_第二連桿; 24-收縮開關;25_從動頂齒轉盤;26_第一軌道環;27_主動頂齒轉盤;28_第二軌道環;29-硬幣;30_第一頂齒;31_第二頂齒;32_彈射頭;33_壓蓋;34_彈射桿;35_彈射軌道;36-彈簧;37_軌道支座;38_拉桿;39_彈射底座具體實施方式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的結構組成包含如下幾個部分I)外部框架外部框架由表層箱體及內部骨架構成,用來安裝圖文內容以及內部機構,外部框架的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幅面為Al紙大小,所述內部骨架可根據需要選用方管通過螺釘緊固或焊接而成;所述表層箱體的材質可以根據安裝環境的不同具體選擇如下若安裝在露天,表面材質要防銹處理或者直接用不銹鋼板包邊外露;若安裝在室內,表面材質可以采用鋁塑板,或者進行冷板烤漆、不銹鋼包邊等處理。2)內部機構內部機構設置于外部框架內部,針對不同的宣傳內容、應用場合或觀眾特點,內部機構內設置有至少三種不同的操作機構,通過不同操作結構形式的有機組合,形成不同的展示效果。所述操作機構主要包括推拉機構、旋轉機構、按壓機構、彈射機構、投幣機構、磁鐵牽引機構等。在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操作式動態展示裝置,其主要由外部框架、內部機構、可操作結構及展示單元組成,外部框架由表層箱體及內部骨架構成,用來安裝展示單元以及內部機構,內部機構及展示單元均布置于外部框架內部,可操作結構布置于外部框架的表層箱體上,展示單元中設置有至少一種顯示部件,所述顯示部件包括印刷有圖文的平面展示件、三維立體模型及電子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機構中設置有至少三種操作機構,所述操作機構選自如下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推拉平移的推拉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繞軸旋轉的旋轉機構、能觸動所述三維立體模型的收縮開關使所述三維立體模型瞬時收縮或綻放的按壓機構、能實現所述平面展示件按預定角度旋轉的投幣機構、能使所述電子顯示屏的畫面逐漸顯示的彈射機構;?所述可操作結構則包括與上述操作機構一一對應的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用于接收觀眾給出的操作動作,并使相對應的操作機構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偉,王賀,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考工記產品創意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