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上擠包絕緣層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由多個對絞單元構成纜芯;并在纜芯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和擠包外護套層;絕緣層和外護套層均為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優良的耐熱性、物理機械性能、電絕緣性能和擠出成型性,特別是具有可以在高溫下連續使用和在溫度急劇變化的環境中仍然保持性能穩定等突出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氣裝備控制電纜,尤其涉及一種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屬于電線電纜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在船舶用發動機的設計中,自動化、高科技化正在急速推進,所使用的電纜數也有增加的趨勢。同時船體也要求輕量化、緊湊化,因此對電纜提出了除了滿足電氣、機械性能要求外,還要滿足輕量和細徑的要求。已有技術中的船舶使用電 纜,以舾裝進的機械保護等目的,施加鋼絲的鎧裝,必須引入電線管中敷設,因此舾裝作業很花時間,舾裝作業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適合于柴油發動機附近及控制室等苛刻的高溫環境下,具有耐高溫、耐水蒸汽、阻燃、耐酸、堿化學試劑等優良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的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的結構特點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上擠包絕緣層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由多個對絞單元構成纜芯;并在纜芯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和擠包外護套層;所述絕緣層和外護套層是以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為材質;所述絕緣層的厚度為O.3 O. 4mm ;所述外護套層的厚度為O. 45 O. 55mm。本技術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導體的截面為O. 5 mm2,0. 75 mm2或I. 5mm2。所述對絞單元的節徑比為8 10 ;所述纜芯節徑比為11-13。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I、本技術結構設計簡單、絕緣層和外護套層均采用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可有效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優良耐熱性、物理機械性能、電絕緣性能和擠出成型性,特別是具有可以在高溫下連續使用和在溫度急劇變化的環境中仍然保持性能穩定等突出優點a、樹脂熔點溫度在302_308°C,成型溫度為350_410°C,具有較高的耐溫性能;b、可長期耐150_160°C熱水或蒸汽,在高溫下不受酸、堿的侵蝕;C、彈性模量在-30-200攝氏度幾乎不變,特別是在100攝氏度以上比任何一種熱塑性樹脂都好;d、線膨脹系數小,其溫度依賴性也小;e、具有自熄性,不添加任何阻燃劑即有優異的難燃性,氧指數可達到90以上。2、本技術中的絕緣層和護套層厚度薄,電纜截面積較小,有利于電纜的制造加工,對絞單元節徑比控制在8 10,纜芯節徑比為11-13,有利于電纜成纜結構的穩定,可以省去包扎帶和填充層,大大減小了電纜的結構尺寸和重量,有利于電纜的輕型化。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導體,2絕緣層,3對絞單元,4纜芯,5引流線,6編織屏蔽層,7外護套層。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的結構形式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I上擠包絕緣層2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3,由七個對絞單元3構成纜芯4 ;并在纜芯4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5、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6和擠包外護套層7 ;絕緣層2和外護套層7是以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為材質;絕緣層2的厚度為O. 3 O. 4mm ;外護套層7的厚度為O. 45 O. 55mm。具體實施中,導體I的截面為O. 5 mm2,0. 75 mm2或I. 5mm2 ;對絞單元3的節徑比為8 10 ;纜芯4的節徑比設置為11-13。權利要求1.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I)上擠包絕緣層(2)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3),由多個對絞單元(3)構成纜芯(4);并在纜芯(4)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5)、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6)和擠包外護套層(7);所述絕緣層(2)和外護套層(7)是以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為材質;所述絕緣層(2)的厚度為O. 3 O. 4mm ;所述外護套層(7)的厚度為O. 45 O. 55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所述導體(I)的截面為O.5mm2,0. 75 mm2 或 I. 5mm2。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所述對絞單元(3)的節徑比為8 10 ;所述纜芯(4)節徑比為11-13。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上擠包絕緣層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由多個對絞單元構成纜芯;并在纜芯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和擠包外護套層;絕緣層和外護套層均為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本技術具有優良的耐熱性、物理機械性能、電絕緣性能和擠出成型性,特別是具有可以在高溫下連續使用和在溫度急劇變化的環境中仍然保持性能穩定等突出優點。文檔編號H01B7/17GK202694870SQ20122035564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專利技術者張本壽, 焦義宏, 王會林, 陳珊 申請人:安徽國電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船舶用耐熱儀表電纜,其特征是在由多根鍍錫銅絲絞合而成的鍍錫銅導體(1)上擠包絕緣層(2)構成絕緣線芯,由兩根絕緣線芯構成對絞單元(3),由多個對絞單元(3)構成纜芯(4);并在纜芯(4)上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縱向引流線(5)、鍍錫銅絲編織屏蔽層(6)和擠包外護套層(7);所述絕緣層(2)和外護套層(7)是以可融性聚四氟乙烯樹脂PFA為材質;所述絕緣層(2)的厚度為0.3~0.4mm;所述外護套層(7)的厚度為0.45~0.5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本壽,焦義宏,王會林,陳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國電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