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追蹤錄播設備,其包括:基座、支承于所述基座的安裝架、連接所述安裝架的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主體內的視頻采集裝置及自動追蹤裝置;所述基座和安裝架之間、及所述安裝架和主體之間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所述錄播設備還包括步進電機、及傳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和轉軸的傳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傳動機構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降低了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生產成本。且傳動機構體積小,不會增大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體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錄播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設置有傳動機構的自動追蹤錄播設備。
技術介紹
錄播設備是一種能夠采集外界的視頻信息,并將采集的視頻信息播放展示的裝置。目前,這種錄播設備已經在許多場合得到了應用,比如舞臺表演,日常教學、演講等。目前的錄播設備通常可根據被采集人員的位置移動,對其進行追蹤拍攝。因此,錄播設備的內部通常要設置有動力源(如電機)和追蹤旋轉機構,動力源提供的動力需要傳動機構傳遞給追蹤旋轉機構,但目前的傳動機構結構往往比較復雜,導致了錄播設備的制造成本較高且體積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一種自動追蹤錄播設備,所述設備包括基座、支承于所述基座的安裝架、連接所述安裝架的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主體內的視頻采集裝置及自動追蹤裝置;所述基座和安裝架之間、或所述安裝架和主體之間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所述錄播設備還包括步進電機、及傳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和轉軸的傳動機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進電機包括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位于所述主體內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軸包括連接所述主體和安裝架的第一轉軸;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機構,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同步帶輪和第二同步帶輪,所述第一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一轉軸上,所述第二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一電機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電機上設置有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二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一傳動軸上;所述第一同步帶輪和第二同步帶輪通過第一傳動帶傳動連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進電機包括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位于所述安裝架內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軸包括連接所述基座和安裝架的第二轉軸;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二傳動機構,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三同步帶輪和第四同步帶輪,所述第三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二轉軸上,所述第四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二電機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電機上設置有第二傳動軸,所述第四同步帶輪套裝于所述第二傳動軸上;所述第三同步帶輪和第四同步帶輪通過第二傳動帶傳動連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還包括光電感應開光。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還包括視頻采集裝置,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主體內部;且所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基座的底部設置有安裝組件;所述基座內部還設置有控制模組和存儲模組。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還包括自動追蹤裝置,其包括識別模組和跟蹤器;所述跟蹤器由被采集視頻信息的人員攜帶,所述識別模組嵌合于所述主體上,對跟蹤器的圖像進行識別,并確定其位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傳動機構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降低了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生產成本。且傳動機構體積小,不會增大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體積。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自動追蹤錄播設備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2中B-B方向的剖視圖;圖5為圖4中虛線部分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f 4所示,為本實施方式中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中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的俯視圖,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2中B-B方向的剖視圖。上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包括基座10、支撐于基座10的安裝架11,及連接所述安裝架11的主體12 ;其中,主體12和安裝架11通過第一轉軸15活動連接在一起,基座10和安裝架11通過第二轉軸16活動連接在一起。上述安裝架11包括本體111,及自本體111上延伸出的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撐臂112和第二支撐臂113。上述第一支撐臂112和第二支撐臂113定義一收容空間13。所述本體111內部還設置有安裝支架1111。上述主體12位于上述收容空間13中。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還包括步進電機17,其包括第一電機171和第二電機172,所述第一電機171位于所述主體12內部,其為主體12的旋轉提供動力,所述第二電機172位于所述本體111內部,并固定安裝于上述安裝支架1111上,其為安裝架11的旋轉提供動力。自動追蹤錄播設備還包括傳動機構18,其具體包括第一傳動機構181和第二傳動機構182。所述第一傳動機構181包括第一同步帶輪1811和第二同步帶輪1812,所述第一同步帶輪1811上開設有第一通孔1813,該第一同步帶輪1811通過所述第一通孔1813套裝于所述第一轉軸15上;所述第二同步帶輪1812上開設有第二通孔1814,所述第一電機171上設置有第一傳動軸1711,該第二同步帶輪1812通過第二通孔1814套裝于所述第一電機171的第一傳動軸1711上。配合參照圖5所示,為圖4中虛線部分的放大圖。所述第二傳動機構182包括第三同步帶輪1821和第四同步帶輪1822,所述第三同步帶輪1821上開設有第三通孔1815,該第三同步帶輪1821通過所述第三通孔1815套裝于所述第二轉軸16上;所述第四同步帶輪1822上開設有第四通孔1816,所述第二電機172上設置有第二傳動軸1721,該第四同步帶輪1822通過第四通孔1816套裝于所述第二電機172的第二傳動軸1721上。優選地,利用螺釘對上述第一同步帶輪1811、第二同步帶輪1812、第三同步帶輪1821及第四同步帶輪1822進行緊固。此外,所述第一同步帶輪1811和第二同步帶輪1812通過第一傳動帶(未圖示)傳動連接,所述第三同步帶輪1821和第四同步帶輪1822通過第二傳動帶(未圖示)傳動連接。如此設置,當第一電機171工作時,其帶動套裝于其上的第二同步帶輪1812轉動,第二同步帶輪1812通過纏繞于其上的第一傳動帶將第一電機171的動力傳遞給第一同步帶輪1811, 從而第一同步帶輪帶動主體12進行旋轉運動,對外界視頻信息進行追蹤拍攝。類似地,所述第三同步帶輪1821和第四同步帶輪1822的傳動原理與上述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如此設置的傳動機構18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降低了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的生產成本。且傳動機構18體積小,不會增大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的體積。此外,在采集視頻信息之前,通常要使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處于初始位置,因此所述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還包括用于確定所述錄播設備初始位置的光電感應開光19。具體地,所述光電感應開關19固定于所述安裝支架1111上。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還包括用于采集外界視頻信息的視頻采集裝置20,本實施方式中,上述視頻采集裝置20為高清1080P攝像機,其部分收容于所述主體12內部,并可隨主體12的旋轉運動而運動,進而調整采集視頻信息的角度。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視頻采集裝置20是跟隨被采集視頻信息的人員的位置而運動的。為實現這一技術方案,自動追蹤錄播設備100包括自動追蹤裝置和控制模組21,其中,控制模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追蹤錄播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括:基座、支承于所述基座的安裝架、連接所述安裝架的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主體內的視頻采集裝置及自動追蹤裝置;所述基座和安裝架之間、或所述安裝架和主體之間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所述錄播設備還包括步進電機、及傳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和轉軸的傳動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嘉翔,劉明亮,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園區凱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