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屬于流體自動化控制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機構及具有該旋轉機構的自動涂膠設備。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部、定位部、旋轉部,所述驅動部和旋轉部均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采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流體自動化控制結構
,尤其涉及一種旋轉機構及具有該旋轉機構的自動涂膠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流體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fā)展,自動涂膠設備由于具有點膠精度高、操作簡單和生產(chǎn)效率高,越來越多的被眾多電子廠家應用,目前,市面上的自動涂膠設備,一般只能垂直于點膠面進行,點膠針頭不能與點膠面傾斜一定的角度,在一些特殊的行業(yè),需要一種實現(xiàn)點膠頭與點膠面之間傾斜任意角度進行點膠時,上述市場上普通的點膠設備則不能滿足加工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旋轉機構及具有該旋轉機構的自動涂膠設備,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涂膠機點膠方式不夠靈活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部、定位部、旋轉部,所述驅動部和旋轉部均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較優(yōu)的,所述驅動部包括電機,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連接的電機安裝板和轉接板,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在所述電機安裝板上,且所述電機相對于電機安裝板沿水平方向可以左右移動。較優(yōu)的,所述轉接板橫截面大體呈U型,所述電機安裝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所述轉接板的一個端面上。較優(yōu)的,所述旋轉部包括旋轉控制部、旋轉軸、大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和小同步帶輪的同步帶,其中,所述大同步帶輪固定連接在所述旋轉軸的一端,所述旋轉軸的另外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部的轉接板上,所述小同步帶輪固定連接在所述旋轉部的電機轉軸上,所述旋轉控制部包括第一感應開關和第二感應開關,所述第一感應開關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部的轉接板上,所述第二感應開關設置在感應器安裝板上,且所述感應器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轉接板。較優(yōu)的,所述第一感應開關和第二感應開關之間的夾角為90度。較優(yōu)的,所述第一感應開關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轉接板上,所述第二感應開關通過一感應器安裝板固定連接在轉接板上。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涂膠設備,所述自動涂膠設備包括點膠閥和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固定連接所述點膠閥。 較優(yōu)的,所述旋轉機構為前述旋轉機構。較優(yōu)的,所述自動涂膠設備為點膠機或點膠機器人。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了自動涂膠設備可以與點膠面進行任意角度點膠作業(yè),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和實現(xiàn),具有很好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旋轉機構立體結構 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旋轉機構的平面結構 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旋轉機構另一的平面結構 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旋轉機構的剖視 圖5是圖2中旋轉控制裝置D-D方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部、定位部、旋轉部,驅動部和旋轉部均固定連接定位部。下面對結合圖I、圖2、圖3和圖4,對該旋轉機構的各組成部分分別加以描述。其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旋轉機構的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旋轉機構的平面結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旋轉機構另一的平面結構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旋轉機構的剖視圖;圖5是圖2中旋轉控制裝置D-D方向剖視圖。為了便于說明,各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請參見圖I和圖2,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部為電機2,電機2優(yōu)選使用步進電機。固定部包括相互連接的電機安裝板13和轉接板11,電機安裝板13橫截面呈L型,轉接板11的橫截面呈U型,電機安裝板13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轉接板11的一個端面上。電機2固定連接在電機安裝板13上,電機2的一個端面和電機安裝板13的一個端面對齊,且電機2相對于電機安裝板13沿水平方向可以左右移動。通常,電機2和電機安裝板13通過螺釘連接。請參見圖2和圖3和圖4,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旋轉部包括旋轉控制部10、旋轉軸5、大同步帶輪4、小同步帶輪3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和小同步帶輪的同步帶6,其中,旋轉軸5 —端通過軸承9及軸承9的軸用擋圈固定連接點膠閥,大同步帶輪4固定連接在旋轉軸5靠近點膠閥I的一端,同時,與大同步帶輪4相連接的旋轉軸5的端面上,還固定連接一感應片7,感應片7是用來控制旋轉軸5初始位置的感應裝置。旋轉軸5的另外一端固定連接在轉接板11上。具體的,旋轉軸5另外一端用雙角接觸球軸承定位,請參見圖4,旋轉軸5的端面設有螺紋,與絲桿固定端8 (標準件)用專用螺帽鎖緊防止有軸向竄動,在轉接板11上開有兩個孔分別用于安裝軸承9的外圓和絲桿固定端8的外圓,絲桿固定端8用四顆螺釘和轉接板11固定在一起。小同步帶輪3固定連接在電機2的轉軸上,旋轉控制部10包括第一感應開關101和第二感應開關102 (請參見圖5),第一感應開關101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轉接板11上,第二感應開關102設置在感應器安裝板12上,且感應器安裝板12通過螺釘固定連接轉接板11,且第一感應開關101和第二感應開關102之間的夾角為90度。本旋轉機構的工作原理如下機構動作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步進電機2在步進電機驅動器的控制下,旋轉需要的角度,然后小同步帶輪3隨同步進電機同步旋轉,同步帶6在小同步帶輪3的帶動下帶動大同步帶輪4旋轉至需要的角度,大同步帶輪固定在旋轉軸5上面,大同步帶輪4旋轉帶動旋轉軸5同步旋轉,旋轉軸5和點膠閥I固定連接在一起,旋轉軸5帶動點膠閥I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至任意需要的角度進行點膠作業(yè)。同時,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自動涂膠設備,該自動涂膠設備包括了前述的旋轉機構,可以控制點膠閥與點膠面成任意角度進行點膠作業(yè)。通常,自動涂膠設備為點膠機或點膠機器人。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部、定位部、旋轉部,所述驅動部和旋轉部均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包括電機,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連接的電機安裝板和轉接板,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在所述電機安裝板上,且所述電機相對于電機安裝板沿水平方向可以左右移動。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板橫截面大體呈U型,所述電機安裝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所述轉接板的一個端面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部包括旋轉控制部、旋轉軸、大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和小同步帶輪的同步帶,其中,所述大同步帶輪固定連接在所述旋轉軸的一端,所述旋轉軸的另外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部的轉接板上,所述小同步帶輪固定連接在所述旋轉部的電機轉軸上,所述旋轉控制部包括第一感應開關和第二感應開關,所述第一感應開關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部的轉接板上,所述第二感應開關設置在感應器安裝板上,且所述感應器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轉接板。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應開關和第二感應開關之間的夾角為90度。6.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應開關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轉接板上,所述第二感應開關通過一感應器安裝板固定連接在轉接板上。7.一種自動涂膠設備,包括點膠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涂膠設備包括旋轉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部、定位部、旋轉部,所述驅動部和旋轉部均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軸心自控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