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包括大車架和走行裝置。大車架是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的凹形體上裝載一鐵水罐。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以上的轉向架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二側的下方。轉向架與承受載荷的平衡梁連接,在平衡梁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在上車架的外端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在現有的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的基礎上,通過對鐵水車走行部分及轉向架的開發,設計出一種能夠提高運行安全穩定性,并能夠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非標準(加寬)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傳統混鐵車運輸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建設投資和鐵水的運輸成本,改善鋼廠的作業環境。(*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冶金設備中的軌道運輸車輛,特別涉及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 容量鐵水車。
技術介紹
過去二十幾年間國內新建或擴建的鋼鐵工業項目,大部分采用大型混鐵車作 為高爐至煉鋼廠之間的鐵水運輸設備,采用混鐵車運輸,雖然較之傳統的小容量鐵 水車有著許多先進之處,但是同時存在著輔助設備多、作業環境差、鐵水預處理不 均勻等缺點。隨著國內外鋼鐵工業的發展,在高爐容量增大的同時轉爐容量已普遍達到300 噸,并且高爐與轉爐之間的運輸距離也大為縮短。因此近幾年提出的"一罐到底" 的工藝方法,受到了國內鋼鐵企業的高度重視。這是因為采用了大容量鐵水車裝載 煉鋼專用鐵水罐直接運輸鐵水,由此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一次倒灌作業,同時 取消了煉鋼車間的倒灌站及除塵設備,改善了煉鋼廠的作業環境。然而實現"一罐到底"的關鍵就是設計制造出一種運行安全可靠的大容量鐵 水車。我國鐵路線路的標準軌距是1435mm,為使鐵水車運行穩定,并能適應國外 鐵路線路,有必要在保留原有大容量鐵水車功能的基礎上,將走行裝置設計成非標 準軌距,以滿足鐵水容量在250 350噸范圍鐵水罐的運輸,從而滿足國內外鋼鐵 工業項目的配套選型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是提供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解決了現有的 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不能滿足國內外鋼鐵工業項目的配套選型要求,也不能適應 國際市場需求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包括大車架和走行裝置,所述大車架是 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的凹形體上裝載一鐵水罐;所述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 以上的轉向架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二側的下方;所述轉向架與承受載荷的平 衡梁連接,在平衡梁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在上車架的外端 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本技術是在現有的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的基礎上,通過對鐵水車走行 部分及轉向架的開發,設計出一種能夠提高運行安全穩定性,并能夠適應國際市場 需求的非標準(加寬)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本技術的非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是針對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為滿足鋼 鐵企業新的"一罐到底"鐵水運輸工藝要求而設計的一種大型冶金運輸設備,能夠 適應軌道內側距大于1435mm的鐵路線路。本技術的優點是突破了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的局限,通過對走行裝置 非標準軌距轉向架的設計,在滿足承載250 350噸容量鐵水罐運輸的同時,可以 適應多種非標準軌距的運行要求,使"一罐到底"的工藝應用范圍更廣闊。本實用 新型的非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可以滿足3000 5000mS高爐鐵水運輸的要求,與 傳統混鐵車運輸方式相比較,可以降低建設投資和鐵水的運輸成本,同時改善了鋼 廠的作業環境。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的第一實施例結構視圖, 為八組非標準軌距二軸轉向架結構。 圖2是按圖l所示的俯視圖。 圖3是按圖l所示的左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的第二實施例結構視圖, 為四組非標準軌距三軸轉向架結構。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1至圖3,本技術的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裝有大車架2 和走行裝置。大車架2是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2的凹形體上裝載一個圓形或橢圓形鐵水罐1,其裝載容量為250 350噸。大車架2的二側平緩地向外伸展。 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以上的轉向架3群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2 二側的下方。走行裝置的轉向架3與承受載荷的平衡梁4連接。在平衡梁4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2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5。在上車架5的外端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6。 如圖1和圖2中所示,走行裝置的結構型式由八組非標準軌距二軸轉向架3組合而成,分別裝設在大車架2二側的下方,即每側大車架2的下方安裝四組二軸轉向架3。參看圖4,本技術的走行裝置結構型式也可由四組非標準軌距三軸轉向架 3組合而成,分別裝設在大車架2二側的下方,即每側大車架2的下方安裝二組三 軸轉向架3。走行裝置選取的非標準軌距值系根據使用場所軌道及軸載荷的要求及限制條 件確定。本鐵水車自身無驅動裝置,鐵水車的運行依靠機車牽引實現。鐵水車的走行 裝置根據鐵路線路的條件設置手動制動或氣動制動裝置,也可以不設置制動裝置, 此時鐵水車的運行和停止完全依靠牽引機車的制動裝置實現。當然,本
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 本技術,而并非用作對本技術的限定,只要在本技術的實質精神范圍 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技術權利要求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包括大車架和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車架是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的凹形體上裝載一鐵水罐;所述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以上的轉向架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二側的下方;所述轉向架與承受載荷的平衡梁連接,在平衡梁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在上車架的外端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走 行裝置由八組非標準軌距二軸轉向架組合而成。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走 行裝置由四組非標準軌距三軸轉向架組合而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包括大車架和走行裝置。大車架是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的凹形體上裝載一鐵水罐。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以上的轉向架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二側的下方。轉向架與承受載荷的平衡梁連接,在平衡梁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在上車架的外端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本技術是在現有的標準軌距大容量鐵水車的基礎上,通過對鐵水車走行部分及轉向架的開發,設計出一種能夠提高運行安全穩定性,并能夠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非標準(加寬)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本技術與傳統混鐵車運輸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建設投資和鐵水的運輸成本,改善鋼廠的作業環境。文檔編號B22D41/12GK201147844SQ20082005507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5日專利技術者劉景春, 唐曉進, 容君成, 靖 陳, 鵬 韓 申請人: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標準軌距的大容量鐵水車,它包括大車架和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車架是主承載凹形大車架,在大車架的凹形體上裝載一鐵水罐;所述走行裝置由具有二軸以上的轉向架組組成,并且裝設在大車架二側的下方;所述轉向架與承受載荷的平衡梁連接,在平衡梁與主承載凹形大車架的上下之間安置上車架,在上車架的外端裝有車鉤連接緩沖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鵬,容君成,唐曉進,劉景春,陳靖,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