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包括預處理、生化物處理、深度處理以及后續消毒處理四個階段;預處理,包括格柵井除渣、調節初沉生化物處理,包括厭氧處理、三級好氧處理、二次沉淀;深度處理,包括石英砂過濾、活性炭過濾、超濾;后續消毒處理,包括消毒脫氯。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醫療廢水依次通過預處理、生化物處理、深度處理以及后續消毒處理四個階段,能夠大幅降低醫療廢水中的化學耗氧量(COD)、生化需要量(BOD5)、氨氮含量(NH3-N)、固體懸浮物濃度(SS)等指標,減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并能妥善處理、處置固體廢棄物,避免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處理工藝,特別涉及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
技術介紹
一般醫院污水有來自住院部、門診室、實驗室、化驗室、食堂、浴室、衛生間、試劑室、洗衣房等場所所排放的污水組成。該污水是一種低濃度污水,水質與一般生活污水類似,其中除含有有機和無機的污染物,如各種藥物、消毒劑、解剖遺棄物等污染物,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蟲,成分較為復雜。經測定 注 化學耗氧量(C0D),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重鉻酸鉀)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質時所消耗的氧氣量,是評定水質污染程度的重要綜合指標之一; 生化需要量(BOD5),主要代表污水中容易生化降解的指標; 酸堿度(PH),代表污水的酸堿度; NH3-N是廢水中氨氮含量指標;SS在污水處理系統中常指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濃度,普通水樣的SS是指固體懸浮物濃度。該種污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從而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研發針對醫療廢水進行處理避免環境污染的水處理工藝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能夠使得醫療廢水經過處理后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綜合性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之排放標準,避免對周圍水域及土壤造成較嚴重的污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其創新點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包括預處理、生化物處理、后續消毒處理以及深度處理四個階段預處理工段包括厭氧消化處理、格柵井除渣、調節初沉三道工序,厭氧消化處理綜合醫療污水首先進入化糞池,化糞池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化糞池的總容積與每天的污水體積相當,停留時間為24-36小時;格柵井除渣化糞池的污水通過管道排入格柵井,在經過格柵時由格柵攔截粗大懸浮物,其過水流量50m3/h,過流速度O. 2m/s,過流面積I. 5m2 ;調節初沉經過格柵井除渣后,污水進入調節初沉池停留,穩定污水水質、水量,調節PH,較大顆粒雜質初步得到沉淀;其過水流量50m3/h,停留時間6hr ;為防止沉淀,同時壓縮空氣攪拌廢水,空氣用量為2. 0m3/m2 · h ;生化處理工段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調節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在此與內回流硝化液充分混合,反硝化菌可在厭氧環境下,在此區段內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將內回流硝化液中N03_轉化為N2釋放,實現反硝化脫氮;本工序中,過水流量50m3/h,容積負荷1. 0kg/m3 · d,停留時間3hr ;三級好氧處理此后,所有污水回流污泥由厭氧池進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內布置曝氣系統,以向池內充氧曝氣,為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各種好氧生化反應,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保證B0D5、NH3-N的降解。在曝氣池末端混合 液送至厭氧區前段,以維持厭氧區內反硝化反應的進行,保證出水TN達標。本工序中,污水的過水流量50m3/h,容積負荷0. 8kg/m3 ·(!,曝氣量405m3/h,溶解氧2. Omg/L,總停留時間6hr ;后續處理工段包括二次沉淀、消毒脫氯,二次沉淀處理用于對好氧池出水進行固液分離,二次沉淀采用斜板沉淀池,,污水流入斜板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斜板沉淀池中的污泥進入污泥消化池,濃縮池上清液回流至厭氧池。污水在斜板沉淀池中過水流量50m3/h,污泥負荷3m3/m2 · h,絮凝劑投加量投加20ml/L的5%。聚合氯化鋁溶液;上升流速為O. 25mm/s ,停留時間2. 5hr ;斜板沉淀池底部污泥用泵回流到厭氧池中,污泥回流量為150%-200% ;消毒脫氯斜板沉淀池出水重力流至消毒脫氯池進行消毒、脫氯還原,在消毒脫氯池投加消毒劑,消毒劑投加量30mg/L,消毒劑為二氧化氯,接觸時間1-1. 7hr ;在消毒出水后定量投加脫氯劑,脫氯劑為硫代硫酸鈉,確保出水余氯含量低于O. 5mg/L ;深度處理工段包括石英砂過濾、活性炭過濾、超濾,石英砂過濾通過石英砂過濾器過濾廢水中懸浮物,填料層高度1200mm,石英砂粒徑O. 5-1. Omm,設備出力55m3/h,過水流量50m3/h,過濾流速12m/h ;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過濾器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及脫落的老化菌體,過水流量50m3/h,過濾流速12m/h,活性炭過濾器填料層高度1200mm,活性炭過濾精度20-40目,工作壓力O. 3MPa,壓力水反洗強度4-12L/s · m2,反洗氣體強度10-18 L/s · m2,設備出力55m3/h ;超濾通過超濾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固體懸浮物,處理水量50m3/h,懸浮物去除率100%,微生物、細菌、大腸桿菌、病原體祛除率> 99. 99%,產水水質濁度彡O. 2NTU,SDI ( 3,操作溫度5-45°C,壓力彡O. 2MPa。進一步的,所述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還包括由上述預處理、生化物處理階段產生的污泥處理工藝,污泥處理設備包括污泥消化池、污泥混合器和壓濾機,柵井除渣、調節初沉以及二次沉淀產生的污泥由污泥泵泵入污泥消化池貯存;通過污泥泵泵入污泥混合器,在污泥混合器中投入絮凝劑,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投加量為5mg/L,投加量為5mg/L,混合時間25-35S ;處理后泵入壓濾機壓濾后干化消毒外運。進一步的,厭氧池中安裝填料,厭氧池彈性填料型號YTD-150,填料高度2. 5m,數量 IOOm30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醫療廢水依次通過預處理、生化物處理、后續消毒處理以及深度處理四個階段,能夠大幅降低醫療廢水中的化學耗氧量(C0D)、生化需要量(B0D5)、氨氮含量(NH3-N)、固體懸浮物濃度(SS)等指標,出水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 - 2005)中“綜合性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之排放標準”,具體為權利要求1.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包括預處理、生化物處理、后續消毒處理以及深度處理四個階段 預處理工段包括厭氧消化處理、格柵井除渣、調節初沉三道工序,厭氧消化處理綜合醫療污水首先進入化糞池,化糞池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化糞池的總容積與每天的污水體積相當,停留時間為24-36小時; 格柵井除渣化糞池的污水通過管道排入格柵井,在經過格柵時由格柵攔截粗大懸浮物,其過水流量50m3/h,過流速度O. 2m/s,過流面積I. 5m2 ; 調節初沉經過格柵井除渣后,污水進入調節初沉池停留,穩定污水水質、水量,調節PH,較大顆粒雜質初步得到沉淀;其過水流量50m3/h,停留時間6hr ;為防止沉淀,同時壓縮空氣攪拌廢水,空氣用量為2. 0m3/m2 · h ; 生化處理工段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 厭氧處理調節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在此與內回流硝化液充分混合,反硝化菌可在厭氧環境下,在此區段內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將內回流硝化液中N03_轉化為N2釋放,實現反硝化脫氮;本工序中,過水流量50m3/h,容積負荷1. 0kg/m3 · d,停留時間3hr ; 三級好氧處理此后,所有污水回流污泥由厭氧池進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內布置曝氣系統,以向池內充氧曝氣,為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各種好氧生化反應,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保證BOD5、NH3-N的降解。在曝氣池末端混合液送至厭氧區前段,以維持厭氧區內反硝化反應的進行,保證出水TN達標。本工序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療廢水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包括預處理、生化物處理、后續消毒處理以及深度處理四個階段:預處理工段:包括厭氧消化處理、格柵井除渣、調節初沉三道工序,厭氧消化處理:綜合醫療污水首先進入化糞池,化糞池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化糞池的總容積與每天的污水體積相當,停留時間為24?36小時;格柵井除渣:化糞池的污水通過管道排入格柵井,在經過格柵時由格柵攔截粗大懸浮物,其過水流量50m3/h,過流速度0.2m/s,過流面積1.5m2;調節初沉:經過格柵井除渣后,污水進入調節初沉池停留,穩定污水水質、水量,調節PH,較大顆粒雜質初步得到沉淀;其過水流量:50m3/h,停留時間6hr;為防止沉淀,同時壓縮空氣攪拌廢水,空氣用量為2.0m3/m2·h;生化處理工段: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調節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在此與內回流硝化液充分混合,反硝化菌可在厭氧環境下,在此區段內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將內回流硝化液中NO3?轉化為N2釋放,實現反硝化脫氮;本工序中,過水流量:50m3/h,容積負荷:1.0kg/m3·d,停留時間3hr;?三級好氧處理:此后,所有污水回流污泥由厭氧池進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內布置曝氣系統,以向池內充氧曝氣,為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各種好氧生化反應,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保證BOD5、NH3?N的降解。在曝氣池末端混合液送至厭氧區前段,以維持厭氧區內反硝化反應的進行,保證出水TN達標。本工序中,污水的過水流量:50m3/h,容積負荷:0.8kg/m3·d,曝氣量:405m3/h,溶解氧:2.0mg/L,總停留時間6hr;后續處理工段:包括二次沉淀、消毒脫氯;二次沉淀處理:用于對好氧池出水進行固液分離,二次沉淀采用斜板沉淀池,,污水流入斜板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斜板沉淀池中的污泥進入污泥消化池,濃縮池上清液回流至厭氧池。污水在斜板沉淀池中過水流量:50m3/h,污泥負荷:3m3/m2·h,絮凝劑投加量:投加20ml/L的5‰聚合氯化鋁溶液;上升流速為0.25mm/s?,停留時間2.5hr;斜板沉淀池底部污泥用泵回流到厭氧池中,污泥回流量為150%?200%;消毒脫氯:斜板沉淀池出水重力流至消毒脫氯池進行消毒、脫氯還原,在消毒脫氯池投加消毒劑,消毒劑投加量:30mg/L,消毒劑為二氧化氯,接觸時間:1?1.7hr;在消毒出水后定量投加脫氯劑,脫氯劑為硫代硫酸鈉,確保出水余氯含量低于0.5mg/L;深度處理工段:包括石英砂過濾、活性炭過濾、超濾;石英砂過濾:通過石英砂過濾器過濾廢水中懸浮物,填料層高度1200mm,石英砂粒徑0.5?1.0mm,設備出力55m3/h,過水流量:50m3/h,過濾流速12m/h;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過濾器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及脫落的老化菌體,過水流量:50m3/h,過濾流速12m/h,活性炭過濾器填料層高度1200mm,活性炭過濾精度20?40目,工作壓力0.3MPa,壓力水反洗強度:4?12L/s·m2,反洗氣體強度:10?18?L/s·m2,設備出力55m3/h;超濾:通過超濾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固體懸浮物,處理水量:50m3/h,懸浮物去除率:100%,微生物、細菌、大腸桿菌、病原體祛除率>99.99%,產水水質:濁度≤0.2NTU,SDI≤3,操作溫度:5?45℃,壓力≤0.2MPa。...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曙新,劉焱忠,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北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