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聚丙烯酰胺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在配液釜中加入875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12.5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10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調節配制液的pH值至7—9;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的配制液依次加入過量的引發劑,然后靜置以待爆聚反應,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是濃度為1.5%-2.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和濃度為1.5%-2.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將聚合物膨脹體依次造粒、烘干、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該制備方法具有聚合時間短、反應平穩、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可靠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了一種超低分子量,屬于化工領域。
技術介紹
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在鉆井、紡織等行業有著大量的需求,而且需求在逐年遞增,而在國內,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屬緊缺產品,大部分靠國外進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國內的生產配方、生產技術、生產方法不成熟、不科學,致使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了一種聚合時間短、反應平穩、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可靠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它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配液在配液釜中加入800-900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00-120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800-12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其中,最終所得配制液的溫度不得超過30°C ; 步驟2、調節PH值向所述配制液中加入氫氧化鈣粉劑,以便調節所述配制液的PH值,并使所述配制液的PH值為7—9 ; 步驟3、聚合反應將所述配制液放入廣口反應容器中,并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10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I和8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2,然后,靜置,待其升溫、凝固、膨脹并發生爆聚反應,即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I是濃度為I. 5%-2. 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引發劑2是濃度為I. 5%-2. 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步驟4、造粒、烘干、篩分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依次造粒、烘干、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基于上述,在步驟I中,在配液釜中加入875重量份的水、112. 5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和10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谏鲜觯诓襟E4中,造粒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粗造粒機進行粗造粒,然后,再將粗造粒后的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細造粒機進行細造粒,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烘干將所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回轉穿流機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95°C 100°C,然后,再將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振動流化床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75°C 80°C ;篩分將烘干后的聚丙烯酰胺顆粒經80目標篩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本專利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具體的說,該方法生產的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產合成時溫度可達150°C以上,并且是在瞬間完成,聚合時間短,反應平穩,生產效率高;該方法生產的產品耐溫、耐老化、耐鹽,可用作海底泥漿鉆井助齊U、紡織降料柔軟劑。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一種,它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配液在配液釜中加入875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12. 5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10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其中,最終所得配制液的溫度不得超過30°C ;由于丙烯酰胺溶解過程溫降大,配制液溫度下降明顯,需要加熱以使丙烯酰胺加快溶解。步驟2、調節PH值向所述配制液中加入氫氧化鈣粉劑,以便調節所述配制液的PH值,并使所述配制液的PH值為7— 9;由于陽離子單體一般為弱酸性,加入適當的氫氧化鈣 調節PH值,可以防止酸性聚合造成交連,致使生產的產品不能溶解于水。步驟3、聚合反應將所述配制液放入廣口反應容器中,并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10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I和8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2,然后,靜置,待其升溫、凝固、膨脹并發生爆聚反應,即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I是濃度為I.5%-2. 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引發劑2是濃度為I. 5%-2. 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與常規聚合物低溫、長時間、溫和反應不一樣,本專利技術聚合反應為爆聚型,瞬間完成;在爆聚過程中,反應最為劇烈,并伴有大量的蒸氣溢出,物料溫度快速升到150°C以上。步驟4、造粒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粗造粒機進行粗造粒,然后,再將粗造粒后的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細造粒機進行細造粒,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烘干將所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回轉穿流機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95°C 100°C,然后,再將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振動流化床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75V 80°C ;篩分將烘干后的聚丙烯酰胺顆粒經80目標篩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通過調整水、陽離子單體、丙烯酰胺和引發劑的用量,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產品;按聚合物分子量檢測標準測定產品,本方法所得聚丙烯酰胺為低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制在10 50萬范圍內。聚合后生成的聚丙烯酰胺產品一般不能溶入水,而本方法生產的聚丙烯酰胺,不但具有耐溫、耐老化、耐鹽等特點,而且溶解性極好。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配液在配液釜中加入800-900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00-120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800-12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其中,最終所得配制液的溫度不得超過30°C ; 步驟2、調節PH值向所述配制液中加入氫氧化鈣粉劑,以便調節所述配制液的PH值,并使所述配制液的PH值為7— 9 ; 步驟3、聚合反應將所述配制液放入廣口反應容器中,并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10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I和8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2,然后,靜置,待其升溫、凝固、膨脹并發生爆聚反應,即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I是濃度為I. 5%-2. 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引發劑2是濃度為I. 5%-2. 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 步驟4、造粒、烘干、篩分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依次造粒、烘干、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中,在配液釜中加入875重量份的水、112. 5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和10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造粒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粗造粒機進行粗造粒,然后,再將粗造粒后的聚合物膨脹體置入細造粒機進行細造粒,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烘干將所得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回轉穿流機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95°C 10(TC,然后,再將聚丙烯酰胺顆粒置入振動流化床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75°C 80°C ;篩分將烘干后的聚丙烯酰胺顆粒經80目標篩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它包括以下步驟在配液釜中加入875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12.5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10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調節配制液的pH值至7—9;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的配制液依次加入過量的引發劑,然后靜置以待爆聚反應,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是濃度為1.5%-2.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和濃度為1.5%-2.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將聚合物膨脹體依次造粒、烘干、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聚丙烯酰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配液:在配液釜中加入800?900重量份的水,再在攪拌下加入100?120重量份的陽離子單體,然后,對配液釜進行加熱,并在攪拌下加入800?120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待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即得配制液,其中,最終所得配制液的溫度不得超過30℃;步驟2、調節PH值:向所述配制液中加入氫氧化鈣粉劑,以便調節所述配制液的PH值,并使所述配制液的PH值為7—9;步驟3、聚合反應:將所述配制液放入廣口反應容器中,并在攪拌下向廣口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10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1和800?1200重量份的引發劑2,然后,靜置,待其升溫、凝固、膨脹并發生爆聚反應,即得到聚合物膨脹體;其中,引發劑1是濃度為1.5%?2.5%的過氧化物水溶液,引發劑2是濃度為1.5%?2.5%的亞硫酸鹽水溶液;?步驟4、造粒、烘干、篩分:將所得聚合物膨脹體依次造粒、烘干、篩分,即得到聚丙烯酰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榮和,
申請(專利權)人:余榮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