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該多功能試管包括試管主體和試管蓋;所述試管主體包括試管主體上部、試管主體下部以及試管主體上部和下部的連接部分;所述試管主體下部為圓柱體,所述試管主體上部為方柱體;所述試管主體底部為“U”形或者平底。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上述多功能試管的使用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多功能試管在細菌培養過程中無需開蓋取菌,直接在顯微鏡下就能觀察管內細菌的形態,避免了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也防止培養物的污染,也避免了培養基揮發。也可以在多功能試管中加入細菌生長指示劑用儀器自動監測細菌的生長情況,尤其可以進行大規模樣品中細菌生長情況的監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試管,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尤其適用需要觀察細菌生長形態的試管,特別適用于自動檢測細菌生長儀器中需要細菌形態觀察的試管,也適用于需要計算液體培養環境中細菌克隆濃度的試管。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涉及該多功能試管的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用于液體培養基中細菌培養使用的試管,通常是圓柱體或者是方柱體。由于折光太強,現有的圓柱體形的試管無法用于顯微鏡下液體培養基中細菌形態的觀察;由于現有的方柱體形的試管有棱角,不便于細菌生長指示劑的儀器檢測,尤其不便于儀器自動檢測大規模的樣品。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同時滿足下面要求的多功能試管①可以隨時用于顯微鏡下試管中細菌形態的觀察;無需開蓋取菌,同時解決了污染和生物安全的問題; ②可以用于全自動儀器大規模地根據細菌生長指示劑的變化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可以計算細菌菌落數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該試管可用于細菌的培養,并且在培養過程中無需開蓋取菌,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管內細菌的形態,也可以加入細菌生長指示劑用儀器自動監測細菌的生長情況,尤其可以進行大規模樣品中細菌生長情況的監測,根據多功能試管管壁上的刻度或外部附件刻度可以計算試管內部細菌克隆的數量。為此,本專利技術還提供該多功能試管的使用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該多功能試管包括試管主體和試管蓋;所述試管主體包括試管主體上部、試管主體下部以及試管主體上部和下部的連接部分;所述試管主體下部為圓柱體,所述試管主體上部為方柱體;所述試管主體底部為“U”形或者平底。所述試管主體上部方柱體的橫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長方形;所述試管主體上部方柱體管壁上可以刻有用于計算細菌克隆數量的刻度,或者可以使用帶有刻度的外部附件(例如刻度尺)來計算細菌克隆數量。優選地,所述試管主體上部方柱體的橫截面的對角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下部圓柱體的直徑。優選地,所述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的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上部與試管主體下部的最大直徑。所述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可以采用任意形狀。優選地,所述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可以為圓柱體,該圓柱體的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上部的橫截面的對角直徑。優選地,所述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可以為不規則體,該連接部分的連接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兩端的直徑較大,兩端向中間部分的直徑漸漸變小,該連接部分的截面呈凹陷的弧形。優選 地,所述試管蓋是一種密閉、透氣的試管蓋,可以防止液體和細菌漏出,但空氣能夠無菌出入,該試管蓋內墊微米級的疏水濾膜,優選O. 2微米疏水濾膜(O. 2微米的疏水濾膜可以隔離細菌)。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該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試管經過滅菌工藝,保證封閉的試管主體內部為無菌狀態;第二步,打開試管蓋,加入培養液,再加入需要檢測的痰液標本、其它類型的標本,蓋緊試管蓋,放入合適的培養環境中進行細菌培養;第三步,根據細菌生長的特點,在特定的時間取出試管,在倒置顯微鏡下直接觀察試管內液體培養基中細菌特異性的形態,以判定是否有受檢細菌的生長,以及其生長情況。優選地,在第一步之前可以加入如下步驟打開試管蓋,在試管底部加入細菌生長指示劑。在第三步之后增加如下步驟根據試管方柱體部分管壁上的刻度,可以計數出刻度盤內的細菌菌落數量;然后根據相應體積內的細菌菌落數量計算出細菌菌落濃度。在第二步中,所述合適的培養環境包括恒溫培養箱、全自動細菌培養檢測儀、手動細菌培養檢測儀、全自動分枝桿菌培養檢測儀、手動分枝桿菌培養檢測儀。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通過“U”形或者平底的試管主體底部,可便于儀器檢測細菌生長指示劑的變化。本專利技術通過試管的方柱體部分可使顯微鏡下能夠觀察細菌形態(克服了現有的圓柱體試管由于折光太強無法用于顯微鏡下液體培養基中細菌形態的觀察的缺陷)。本專利技術通過試管蓋可以防止液體和細菌漏出,但氣體能夠無菌出入供細菌生長需要。本專利技術多功能試管在細菌培養過程中無需開蓋取菌,直接在顯微鏡下就能觀察管內細菌的形態,避免了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也防止培養物的污染,也避免了培養基揮發。也可以在多功能試管中加入細菌生長指示劑用儀器自動監測細菌的生長情況,尤其可以進行大規模樣品中細菌生長情況的監測。可以通過方柱體部分的刻度或帶有刻度的外部附件(如刻度尺)來計算試管內細菌克隆的濃度。本專利技術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尤其適合于傳染性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培養、鑒定和對藥物敏感性檢測使用,例如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的培養、鑒定和對藥物敏感性檢測使用。本專利技術還適合于無菌培養和培養物形態觀察使用,例如懸浮細胞的培養和形態觀察使用。附圖說明圖Ia和圖Ib是本專利技術的底部為”U”形的多功能試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Ia是試管主體下部與上部的連接部分是柱狀體;圖Ib是試管主體下部與上部的連接部分是不規則體。圖2a和圖2b是本專利技術的底部為平底的多功能試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a是試管主體下部與上部的連接部分是柱狀體;圖2b是試管主體下部與上部的連接部分是不規則體。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柱狀體管壁上帶刻度的多功能試管的結構示意圖。圖4a、圖4b、圖4c和圖4d是實施例1、2、3中倒置顯微鏡下在本專利技術多功能試管方柱體形部分觀察到的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的特異性索狀形態示意圖;其中,圖4a代表40倍放大倍數的示意圖;圖4b代表100倍放大倍數的示意圖;圖4c代表200倍放大倍數的示意圖;圖4(1代表400倍放大倍數的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說明I為試管蓋;2為試管主體上部;3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4為試管主體下部;5為試管主體底部;6、7為用于計算細菌克隆數量的刻度。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la、圖lb、圖2a、圖2b,本專利技術試管包括試管主體和試管蓋。試管主體,通常由塑料或玻璃或其它光學透明材料制成,試管主體包括試管主體上部2、試管主體下部4以及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3,試管主體上部2為方柱體、試管主體下部4為圓柱體,試管主體上部2的橫截面是正方形或長方形。試管主體上部2的橫截面(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對角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下部4的圓柱體直徑。試管主體 底部5可以為”U”形(見圖la、圖2a)或者為平底(圖lb、圖2b)。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分3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狀結構,例如,連接部分3采用圓柱體形狀,該圓柱體的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上部2的橫截面(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對角直徑(見圖la、圖lb)。又如,連接部分3為不規則體,連接部分3的連接試管主體上部與下部的兩端的直徑較大,兩端向中間部分的直徑漸漸變小,連接部分3的截面呈凹陷的弧形(見圖2a、圖2b);所述試管主體兩種形態的連接部分3的直徑小于等于試管主體上部2與試管主體下部4的最大直徑。試管蓋1,是有透氣功能的密封蓋,可以防止液體和細菌漏出,但空氣能夠無菌出入。試管蓋I內墊微米級的疏水濾膜,優選O. 2微米疏水濾膜(O. 2微米的疏水濾膜可以隔離細菌),提供無菌氣體交換。本專利技術多功能試管的另一實施例如圖3所示,試管主體上部2的管壁上刻有用于計算細菌克隆數量的刻度6、7,試管主體上部2是正方柱體(例如,正方柱體的邊長為I厘米),正方柱體的一面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培養細菌的多功能試管,其特征在于,該多功能試管包括試管主體和試管蓋;所述試管主體包括試管主體上部、試管主體下部以及試管主體上部和下部的連接部分;所述試管主體下部為圓柱體,所述試管主體上部為方柱體;所述試管主體底部為“U”形或者平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健,張曉航,陸曄,韓曉輝,賈哲甫,葉魏,章琪,方筠,
申請(專利權)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