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及織造工藝;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丙綸纖維和滌綸纖維→坯布織造→坯布→開幅→水洗去油→坯定→染色→還原水洗和脫水→烘干→定型→成品。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具有快速吸汗排汗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還能減少或者降低產生靜電的作用,減少靜電對人體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紡織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及織造工藝。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在重視生活的同時,還不忘衣著產品的美觀和舒適性。目前市面上制作服飾用的雙層面料,常見的方法就是采用新型透氣纖維或對面料進行后期處理,以此來達到吸濕排汗的功能。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改變,簡單的吸濕排汗功能的雙層面料已不能滿足對穿著健康方向的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及織造工藝,面料具有快速吸汗排汗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進一步,所述丙纟侖纖維為83dtex/68F丙纟侖纖維,所述漆纟侖纖維為83dtex/72F漆絕低彈絲。進一步,所述丙綸纖維為本色丙綸纖維或色紡丙綸纖維。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丙綸纖維和滌絕纖維一還布織造一還布一開幅一水洗去油一還定一染色一還原水洗和脫水一供干一定型一成品。進一步,所述坯布織造工藝為羅紋對位,穿紗方式為第1、3路穿滌綸纖維,第2、4路穿丙綸纖維,進紗張力控制在5g,上針盤采用AB排針,下針筒采用AB排針,交織的線長控制在33. 6cm/100針,下單面線長控制在26. 8cm/100針。進一步,所述坯布織造采用普通雙面緯編機,所述普通雙面緯編機機號為24針/25. 4mm,筒徑為863. 6_,機速為15r/min,路數為72F。進一步,所述坯布橫密為29圈/英寸,縱密為32圈/英寸,克重為113g/m2,門幅為 223cm。進一步,所述成品橫密為42圈/英寸,縱密為47圈/英寸,克重為135g/m2,門幅為 154cm。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工藝和機器織造出來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輕薄,手感柔軟,懸垂性良好,內層使用丙綸纖維不吸濕,具有獨特的單面導濕功能,快速將身體上的水份排到衣服外面;外層使用滌綸纖維,具有芯吸作用,能通過織物中的毛細管傳遞水蒸氣,快速將表面上的水份擴散蒸發去除水份,使身體保持涼爽,同時外層滌綸纖維具有抗紫外線功能,可以抗紫外線UPF40+以上;內層的丙綸纖維產生負離子,而外層的滌綸纖維產生正離子,兩種纖維混織一起,從而減少或者降低產生靜電的作用,減少靜電對人體的影響。附圖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I為編織 圖2為三角排列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本實施例中,所述丙纟侖纖維為83dtex/68F丙纟侖纖維,所述漆纟侖纖維為83dtex/72F滌綸低彈絲;所述丙綸纖維為本色丙綸纖維或色紡丙綸纖維。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丙綸纖維和滌絕纖維一還布織造一還布一開幅一水洗去油一還定一染色一還原水洗和脫水一供干一定型一成品。丙綸不需染色處理,對滌綸纖維進行單纖維染色,可以減少使用染料和廢水的排放量。丙綸纖維熔點不高,在定型的時候,溫度控制在135-140°C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述坯布織造工藝為羅紋對位,其編織圖如圖I所示,穿紗方式為第1、3路穿滌綸纖維,第2、4路穿丙綸纖維,進紗張力控制在5g,上針盤采用AB排針,下針筒采用AB排針,交織的線長控制在33. 6cm/100針,下單面線長控制在26. 8cm/100針。本實施例中,所述坯布織造采用普通雙面緯編機,所述普通雙面緯編機機號為24針/25. 4mm,筒徑為863. 6mm,機速為15r/min,路數為72F,上機采用三角排列,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坯布橫密為29圈/英寸,縱密為32圈/英寸,克重為113g/m2,門幅為223cm。本實施例中,所述成品橫密為42圈/英寸,縱密為47圈/英寸,克重為135g/m2,門幅為154cm。采用上述工藝和機器織造出來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輕薄,手感柔軟,懸垂性良好,內層使用丙綸纖維不吸濕,具有獨特的單面導濕功能,快速將身體上的水份排到衣服外面;外層使用滌綸纖維,具有芯吸作用,能通過織物中的毛細管傳遞水蒸氣,快速將表面上的水份擴散蒸發去除水份,使身體保持涼爽,同時外層滌綸纖維具有抗紫外線功能,可以抗紫外線UPF40+以上;內層的丙綸纖維產生負離子,而外層的滌綸纖維產生正離子,兩種纖維混織一起,從而減少或者降低產生靜電的作用,減少靜電對人體的影響。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綸纖維為83dtex/68F丙纟侖纖維,所述漆纟侖纖維為83dtex/72F漆纟侖低彈絲。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綸纖維為本色丙綸纖維或色紡丙綸纖維。4.一種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丙纟侖纖維和漆纟侖纖維一還布織造一還布一開幅一水洗去油一還定一染色一還原水洗和脫水一烘干一定型一成品。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織造工藝為羅紋對位,穿紗方式為第1、3路穿滌綸纖維,第2、4路穿丙綸纖維,進紗張力控制在5g,上針盤采用AB排針,下針筒采用AB排針,交織的線長控制在33. 6cm/100針,下單面線長控制在26. 8cm/100針。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織造采用普通雙面緯編機,所述普通雙面緯編機機號為24針/25. 4mm,筒徑為863. 6mm,機速為15r/min,路數為72F。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橫密為29圈/英寸,縱密為32圈/英寸,克重為113g/m2,門幅為223cm。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橫密為42圈/英寸,縱密為47圈/英寸,克重為135g/m2,門幅為154cm。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及織造工藝;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的織造工藝,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丙綸纖維和滌綸纖維→坯布織造→坯布→開幅→水洗去油→坯定→染色→還原水洗和脫水→烘干→定型→成品。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具有快速吸汗排汗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還能減少或者降低產生靜電的作用,減少靜電對人體的影響。文檔編號D04B1/12GK102899795SQ2012103434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專利技術者許丕順 申請人:福建緯璇織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雙層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層和內層,內層為丙綸纖維,外層為滌綸纖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丕順,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緯璇織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