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斥離尖軌和基本軌的道岔鉤鎖器,以解決現有鉤鎖器不能防止因尖軌遠離基本軌后列車運行產生震動而造成的鉤鎖器脫落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螺桿、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套在螺桿上的活動鉤,活動鉤有兩個,第一活動鉤靠近固定鉤,其卡鉤朝向與固定鉤卡鉤反向設置;第二活動鉤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卡鉤反向設置;兩活動鉤均卡在基本軌上且配設有鎖定機構。本鉤鎖器能有效的防止因尖軌遠離基本軌后列車運行產生震動而造成的鉤鎖器脫落現象,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穩定性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鐵軌用道岔鉤鎖器,適用于斥離尖軌和基本軌的道岔加鎖固定,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
技術介紹
道岔鉤鎖器是以人工方法,將道岔密貼尖軌(可動心軌)與基本軌(翼軌)緊固在一起,將斥離尖軌固定在某一位置,以鎖閉進路,防止人為或錯誤操動道岔的一種裝置。它適用于火車站鐵路及專用線單開道岔、復式交分道岔、AT軌道岔、提速道岔、可動心道岔。在車站無連鎖的線路上或連鎖自動裝置檢修狀態接發列車時,對進路上的有關對向道岔及鄰線上防護道岔加鎖,以確保列車行車安全。還可以用于清掃道岔時,頂住岔尖·可預防人身傷害。傳統道岔鎖鉤器由固定鉤、螺桿、扳手組成。使用時鉤座卡在斥離尖軌底部,絲杠頂在軌翼處,擰緊螺絲鎖閉斥離尖軌。其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一、由于采用這種結構使列車車輛經過此處時產生的劇烈震動會使螺絲桿自然松動不能保證列車進路的安全造成事故的發生;二、無防盜裝置易丟失;三、由于鎖鉤器本身穩定性較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列車通過時產生的震動使鎖鉤器容易松動,不能保證接發列車進路的安全;四、在安裝時必須將手伸入尖軌與基本軌中間進行操作,一旦發生誤操,操作者的手造成擠傷,后果不堪設想。針對上述問題,申請號為200720079169. 6,授權公告號為CN 201026892 Y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鉤鎖器,該道岔鉤鎖器包括固定鉤、與固定鉤連接的螺桿、套在螺桿上的活動鉤、位于固定鉤與活動鉤之間與螺桿螺紋配合的螺母,在螺桿上設置有縱向卡槽,活動鉤內設有與卡槽配合的卡銷,活動鉤經卡銷、卡槽與螺桿縱向平移配合;螺母與活動鉤之間設有一套在螺桿上的卡環,活動鉤上設置有鎖芯,鎖芯與卡環側邊圓周面卡制配合。但是,存在尖軌朝著遠離基本軌的方向移動的情況,如果移動的距離過大,鉤鎖器掉下來,起不到保護火車運行安全的作用;如果另外增加一套裝置來防止鉤鎖器脫落,會存在增加工作量,成本高等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鉤鎖器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能夠有效的防止因尖軌遠離基本軌而造成的鉤鎖器脫落的現象,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包括螺桿、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套在螺桿上的活動鉤,其特征在于活動鉤有兩個,第一活動鉤靠近固定鉤,其卡鉤朝向與固定鉤卡鉤反向設置,卡在基本軌和尖軌內側;第二活動鉤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卡鉤反向設置,將基本軌卡在兩卡鉤之間;所述兩活動鉤均配設有鎖定機構。進一步地,所述鎖定機構包括螺母、套在螺桿上的卡環、彈簧墊圈和配設在活動鉤上的鎖芯;所述螺母套在螺桿上且與螺桿螺紋配合。進一步地,所述卡環設在螺母與活動鉤之間且與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卡環圓周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多個與鎖芯的鎖銷匹配的鎖孔。進一步地,所述彈簧墊圈套在螺桿上,且設置在卡環與活動鉤之間。進一步地,所述鎖芯包括鎖銷套和位于鎖銷套內的鎖銷,所述鎖芯沿卡環徑向方向設置。進一步地,所述鎖定機構包括螺母、鎖盤、彈簧墊圈和配置在活動鉤上的鎖眼;所述螺母套在螺桿上且與螺桿螺紋配合;所述彈簧墊圈設在鎖盤與活動鉤之間。進一步地,所述鎖盤設在螺母與活動鉤之間且與螺母固定連接,所述鎖盤上設有多個軸向方向的鎖孔,所述鎖孔與鎖眼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鎖眼設在活動鉤上或者設在與活動鉤連接的耳板上。進一步地,所述耳板通過焊接、鉚接或螺栓與活動鉤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鉤與螺桿活動連接或固定連接為一體。優選地,所述螺桿相對于固定鉤另一側端部設為手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專利技術設置有固定鉤和兩活動鉤,固定鉤和一活動鉤卡在基本軌和尖軌內側;兩活動鉤用卡鉤將尖軌卡在中間,既能防止尖軌朝向基本軌移動,又能防止尖軌遠離基本軌移動,有效的保證了火車的安全。二、本專利技術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設一活動鉤,而不是另外增加其他的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的特點。三、本專利技術設置的彈簧墊圈,具有成本低廉、安裝方便,同時能起到防松的作用,使得本專利技術不易松動,穩定性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主視圖。圖中標記1為手柄,2為螺桿,3為螺母,4為鎖盤,5為耳板,6為第二活動鉤,7為第一活動鉤,8為卡環,9為固定鉤,10為鎖銷套,11為鎖銷,12為鎖孔,13為彈簧墊圈。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斥離尖軌和可動心軌的道岔加鎖固定的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能有效的防止因尖軌遠離基本軌而造成的鉤鎖器脫落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包括螺桿2、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9、套在螺桿上的第一活動鉤7和第二活動鉤6,第一活動鉤7靠近固定鉤9,第一活動鉤7卡鉤朝向與固定鉤9卡鉤反向設置,卡在基本軌和尖軌內側;第二活動鉤6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7卡鉤反向設置,將基本軌卡在兩卡鉤之間;兩活動鉤均配設有鎖定機構。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包括螺桿2、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9、套在螺桿上的第一活動鉤7和第二活動鉤6,第一活動鉤7靠近固定鉤9,第一活動鉤7卡鉤朝向與固定鉤9卡鉤反向設置,卡在基本軌和尖軌內側;第二活動鉤6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7卡鉤反向設置,將基本軌卡在兩活動鉤卡鉤之間;兩活動鉤均配設有鎖定機構。其中,第一活動鉤7的鎖定機構包括螺母3、套在螺桿2上的卡環8、彈簧墊圈13和配設在第一活動鉤7的鎖芯。螺母3套在螺桿2上且與螺桿2螺紋配合;卡環8設在螺母3與第一活動鉤7之間且與螺母3固定連接,卡環8圓周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多個與鎖銷11匹配的鎖孔12 ;彈簧墊圈13套在螺桿2上,且設置在卡環8與第一活動鉤7之間;鎖芯包括鎖銷套10和位于鎖銷套10內的鎖銷11,鎖芯沿卡環徑向方向設置。第二活動鉤6的鎖定機構包括螺母3、鎖盤4、彈簧墊圈13和配置在第二活動鉤上6的鎖眼。螺母3套在螺桿2上且與螺桿2螺紋配合;彈簧墊圈13設在鎖盤4與第二活動鉤6之間;鎖盤4設在螺母3與第二活動鉤6之間且與螺母3固定連接,鎖盤4上設有多個·軸向方向的鎖孔12,鎖孔12與鎖眼配合,鎖眼設在活動鉤上或者設在與活動鉤連接的耳板上;耳板通過焊接、鉚接或螺栓與活動鉤連接。固定鉤9與螺桿2通過螺紋活動連接;螺桿2相對于固定鉤9另一側端部設為手柄I。實施例二 本專利技術包括螺桿2、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9、套在螺桿上的第一活動鉤7和第二活動鉤6,第一活動鉤7靠近固定鉤9,第一活動鉤7卡鉤朝向與固定鉤9卡鉤反向設置,卡在基本軌和尖軌內側;第二活動鉤6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7卡鉤反向設置,將基本軌卡在兩卡鉤之間;兩活動鉤均配設有鎖定機構。第一活動鉤7和第二活動鉤6配設的鎖定機構包括螺母3、套在螺桿2上的卡環8、彈簧墊圈13和配設在活動鉤上的鎖芯。螺母3套在螺桿2上且與螺桿2螺紋配合;卡環8設在螺母3與活動鉤之間且與螺母3固定連接,卡環8圓周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多個與鎖銷11匹配的鎖孔12 ;彈簧墊圈13套在螺桿2上,且設置在卡環8與活動鉤之間;鎖芯包括鎖銷套10和位于鎖銷套10內的鎖銷11,鎖芯沿卡環徑向方向設置。固定鉤9與螺桿2通過螺紋活動連接;螺桿2相對于固定鉤9另一側端部設為手柄I。實施例三 本專利技術包括螺桿2、連接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動式斥離尖軌用道岔防脫落鉤鎖器,包括螺桿、連接在螺桿一端部的固定鉤、套在螺桿上的活動鉤,其特征在于:活動鉤有兩個,第一活動鉤靠近固定鉤,其卡鉤朝向與固定鉤卡鉤反向設置;第二活動鉤的卡鉤與第一活動鉤卡鉤反向設置;所述兩活動鉤均配設有鎖定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合連,李承,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龍泉航天鐵路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