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限扭超越離合器,涉及機電一體化產品中機械傳動基礎件技術領域,具體包括內環(1)、楔緊件(2)、墊圈(3)、軸擋(4)、密封件(5)、外環(6)、摩擦片(7)、法蘭壓盤(8)、支撐套(10)、密封圈(9)、圓柱壓簧(11)、調節螺栓(12)、端蓋(13)、防護蓋(16)、釋放螺栓(17)、墊片(19)、碟簧(20)、螺釘(15)和插銷(14),其中,所述外環(6)兩端面和法蘭壓盤(8)及支撐套(10)靠摩擦片通過調節螺栓和圓柱壓簧加載使其連成一體。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限扭超越離合器,能夠具有超越離合器的各種功能,并兼有限扭器過載安全可靠保護傳動件及力矩均衡,低能耗,有效避免倒轉飛車重大事故發生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電一體化產品中機械傳動基礎件
,尤其涉及一種限扭超越宦人興兩口名> O
技術介紹
超越離合器是原動機和工作機之間或機器內部主動軸與從動軸間動力傳遞接合與分離功能的傳動重要基礎件。目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展。使用的工況更加復雜、惡劣,特別是突發的過載或沖擊造成超越離器的損壞及引發傳動系統的故障。由于近年來大功率、大傾角、長距離上運帶式輸送機的迅速發展及應用,采用多驅動的方式,把超越離合器(逆止器)相應地分別的安裝在各驅動單元里,因為超越離合器受·各元件的制造、安裝誤差、扭轉剛度及運轉磨損情況不同等影響,使得某一超越離合器在進行逆止作用時有可能承受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逆止力矩,導致超越離合器或傳動系統的軸損壞,會造成倒轉飛車的重大事故。雖然在設計時選用較大的安全系數,將安裝在多驅動各單元的超越離合器的安全余量放得很大,采用“大馬拉小車”的措施,增加耗能,加大設備成本,但是還不能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因此,當下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就是如何能夠提出一種有效的措施,以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限扭超越離合器,能夠具有超越離合器的各種功能,并兼有限扭器過載安全可靠保護傳動件及力矩均衡,低能耗,有效避免倒轉飛車重大事故發生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限扭超越離合器,具體包括內環(I)、楔緊件(2)、墊圈(3)、軸擋(4)、密封件(5)、外環(6)、摩擦片(7)、法蘭壓盤(8)、支撐套(10)、密封圈(9)、圓柱壓簧(11)、調節螺栓(12)、端蓋(13)、防護蓋(16)、釋放螺栓(17)、墊片(19 )、碟簧(20 )、螺釘(15 )和插銷(14),其中,所述外環(6 )兩端面和法蘭壓盤(8 )及支撐套(10)靠摩擦片通過調節螺栓和圓柱壓簧加載使其連成一體。進一步地,所述楔緊件為楔塊或滾柱。進一步地,所述外環的外圓與支撐套的內孔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進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用的為無石棉摩擦材料,摩擦系數為O. 34。進一步地,所述圓柱壓簧用于限扭超越離合器加力過程。進一步地,所述碟簧用于限扭超越離合器釋放過程。綜上,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限扭超越離合器只要所承受的扭矩在預設的某一限定值范圍內,就可以充分的發揮限扭超越離合器的功能,便可確保限扭超越離合器和整機的傳動件安全可靠運行。特別是在多驅動的場合,很好的保證不正常扭矩分配而造成超載的損害。通過調控摩擦機構的調節螺栓改變加給摩擦片上的力矩大小,將限扭超越離合器承受的力矩調節到某一限定值范圍,避免了因嚴重過載或沖擊造成傳動系統和超越離合器倒轉飛車。同時,該限扭超越離合器還設有扭矩釋放機構,有利于安裝調試,特殊情況低速反向旋轉等工況條件下使用,并且非常方便。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新穎;兩套調節機構,調節方便,可實現多功能,過載及嚴重沖擊保護,安全可靠,避免重大事故;降低成本,節約能源,經濟合理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 a是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結構的主視圖;圖I. b是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的結構側視半剖圖;圖2. a是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組成中的超越離合器結構單元; 圖2. b是本專利技術限扭超越離合器結構中的摩擦緩沖機構單元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限扭超越離合器在雙驅動應用布局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在超越離合器的結構基礎上,保證其功能,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超越離合器的主要零件,采用一件多用,另引入限扭器結構中的摩擦緩沖機構的原理,增加少量必須專用零件,專利技術設計具有超越離合器的功能,又兼有限扭器的功能的結構新穎、多功能的新型傳動件一限扭超越離合器。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結構中楔緊件、組合摩擦副、扭矩調節及其釋放功能等是核心。楔緊件是超越離合器的關鍵部件,根據其技術要求、功能和使用的工況條件,可設計和選用楔塊式或滾柱式,發揮各自特點。離合器的外環為一件多用功能,不但與內環組成離合器中旋轉楔緊件的滾道,而且又作為摩擦機構的一個元件與法蘭壓盤和支撐套件組成摩擦副。并不同于普通超越離合器靠鍵或螺栓直接固定在機座上,無任何剛性聯接,而是靠外環兩端面的摩擦力,通過法蘭壓盤與機座或其傳動件聯接。扭矩調節是通過調節螺栓并調節到預設的限定值范圍內,用數顯扳手或其它加力方法實施。通過釋放螺栓對碟簧施加大于限定值的扭矩,實施釋放功能。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的原理是限扭超越離合器的組成中超越離合器的外環(6)的內徑與內環(I)的外徑構成滾道放置楔緊件,而且外環(6)的兩端面與法蘭壓盤(8)、支撐套(10)的內端面和摩擦片(7)配對成摩擦副,通過調節螺栓(12)和圓柱壓簧(11)對摩擦片(7 )施加的摩擦力將其連成一體。同時外環(6 )的外圓與支撐套(10 )相應內孔之間留有間隙,通過調節螺栓(12)調節圓柱壓簧加給摩擦片端面壓力,可將超越離合器所承受的扭矩調節到某一預設的限定值范圍內。當限扭超越離合器通過法蘭壓盤被聯接在傳動系統中,由電機或減速機軸伸帶動運轉。如因停車、過載、嚴重沖擊等突發事故,限扭超越離合器欲進入逆止狀態,這時若其中的超越離合器所承受的扭矩大于超越離合器限定值時,外環將克服其與摩擦片之間的摩擦扭矩,并與固定不動的法蘭壓盤和支撐套之間產生相對滑動脫開,將超過限定值的那部分扭矩卸給主機其它裝置分擔(如多驅動),從而避免整臺主機逆止扭矩的峰值過分集中在某一臺限扭超越離合器或其他傳動件上,保護了限扭超越離合器的傳動裝置安全。隨著超越離合器的使用時間增長,摩擦副會受到磨損,這時圓柱壓簧能給予適量補償,使其承載能力仍保持在限定值范圍內。但是如果磨損量增加到一定值時,超越離合器所承受的扭矩下降到小于規定某一限定值,將影響限扭超越離合器正常工作可靠性,甚至無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定期檢查、測量,擰緊調節螺栓,調節摩擦壓力,使限扭超越離合器所承受的扭矩仍在限定值范圍內。另外,該限扭超越離合器還設有扭矩釋放功能機構,由3個釋放螺栓(17)、支撐套(10)、碟簧(20)和端蓋(16)組成。圖I. a是限扭超越離合器結構主視圖,而圖I. b是限扭超越離合器結構側視半剖圖。圖中表示出該限扭超越離合器 是由特殊超越離合器與限扭摩擦機構巧妙的、緊湊的、合理的組合設計技術實施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限扭超越離合器清晰、完整的結構圖。所述限扭超越離合器具體包括內環(I)、楔緊件(2)、墊圈(3)、軸擋(4)、密封件(5)、外環(6)、摩擦片(7)、法蘭壓盤(8)、支撐套(10)、密封圈(9)、圓柱壓簧(11)、調節螺栓(12)、端蓋(13)、防護蓋(16)、釋放螺栓(17)、墊片(19)、碟簧(20)、螺釘(15)和插銷(14),其中,所述外環(6)不是直接固定在機座(架)上,且與機座無有剛性聯接,外環兩端面和法蘭壓盤(8)及支撐套(10)靠摩擦片通過調節螺栓和圓柱壓簧加載使其連成一體,用調節螺栓改變加給摩擦片上的壓力大小,將限扭超越離合器所承受的力矩調節到限制在某一限定值范圍,可用帶數顯的扭力扳手加載并讀出數值。其中,所述外環的外圓與支撐套的內孔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所述摩擦片用的為無石棉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適宜而穩定的摩擦系數,本方案所述中采用的摩擦系數為O. 34。在圖2. a中,內環(I)、楔緊件(楔塊、滾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限扭超越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環(1)、楔緊件(2)、墊圈(3)、軸擋(4)、密封件(5)、外環(6)、摩擦片(7)、法蘭壓盤(8)、支撐套(10)、密封圈(9)、圓柱壓簧(11)、調節螺栓(12)、端蓋(13)、防護蓋(16)、釋放螺栓(17)、墊片(19)、碟簧(20)、螺釘(15)和插銷(14),其中,所述外環(6)兩端面和法蘭壓盤(8)及支撐套(10)靠摩擦片通過調節螺栓和圓柱壓簧加載使其連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春梅,孔煒,孔慶棠,朱自成,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新興超越離合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