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板形狀的旋轉輪,具備:熒光發光區域,該熒光發光區域沿上述圓板形狀的周緣設有熒光體;環狀的臺階部,該環狀的臺階部以上述旋轉輪的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形成為臺階狀;以及平衡修正材料,設置在上述臺階部。在上述臺階部設置上述粘接劑,以使上述旋轉輪旋轉時的旋轉平衡均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當今,作為將個人計算機的畫面、視頻圖像以及由存儲于存儲卡等中的圖像數據形成的圖像等向屏幕進行投影的圖像投影裝置的數據投影儀被廣泛使用。該投影儀將從光源射出的光聚光于被稱為DMD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字微鏡器件)的微鏡顯示元件或液晶板,將彩色圖像顯示在屏幕上。 并且,伴隨著個人計算機、DVD播放器等影像設備的普及,投影儀的用途擴大到從業務用演示到家庭使用。在這樣的投影儀中,在過去,以高亮度的放電燈為光源成為主流,而近年來,不斷開發并提出了采用激光二極管等半導體發光元件作為光源的方案。例如,提出了下述的光源裝置和具有該光源裝置的投影儀,該光源裝置具有激勵光源和熒光輪(旋轉板),該激勵光源射出由激光二極管產生的藍色波段光,該熒光輪通過馬達而被旋轉驅動,具有吸收從該激勵光源射出的光并將其變換為可見光的熒光體層。在日本特開2004-197922號公報中,公開有下述的振動防止裝置,在該振動防止裝置中,為了使色輪這樣的旋轉盤在旋轉時的重量平衡均勻、抑制振動,在設置于旋轉盤的盤狀容器中收納有硬化性的液體,能夠有效地消除旋轉盤的振動。但是,上述專利文獻I的方案采用下述結構,即,設置使色輪在旋轉軸的前端進行連結的、作為盤狀容器的由輪轂(hub)構成的部件,并向該輪轂注入粘接劑。這將導致部件數量的增加和制造工序的增加,從而使制造成本上升。另外,由于設置輪轂,當配置用來使激勵光有效地向輪的激勵光源側聚光的由聚光透鏡等構成的透鏡組件時,需要確保透鏡組件與輪轂之間的空間來進行配置,存在導致大型化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輪為圓板形狀,其特征在于,具備熒光發光區域,該熒光發光區域沿上述圓板形狀的周緣設有熒光體;環狀的臺階部,該環狀的臺階部以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形成為臺階狀;以及平衡修正材料,設置在上述臺階部;在上述臺階部設置上述平衡修正材料,以使該旋轉輪旋轉時的旋轉平衡均勻。另外,本專利技術的光源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輪;向上述旋轉輪照射光的激勵光源;以及與上述旋轉輪連結并使該旋轉輪旋轉的輪馬達。此外,本專利技術的投影儀的特征在于,具備光源裝置;顯示元件;光源側光學系統,將來自上述光源裝置的光向上述顯示元件導光;投影側光學系統,將從上述顯示元件射出的圖像投影到屏幕上;以及 投影儀控制機構,控制上述光源裝置、顯示元件;上述光源裝置是具備發出紅色波段光的光源、發出藍色波段光的光源、以及發出綠色波段光的光源來作為多個光源的上述本專利技術的光源裝置。此外,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輪的制造方法,在機械加工中使基板成為圓板形狀,上述旋轉輪具備熒光發光區域,該熒光發光區域沿上述圓板形狀的周緣設有熒光體;環狀的臺階部,該環狀的臺階部以上述旋轉輪的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形成為臺階狀;以及平衡修正材料,設置在上述臺階部;在上述圓板形狀的基板的機械加工時,形成上述臺階部。另外,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輪的制造方法,在機械加工中使金屬制且為薄板的基板成為圓板形狀,上述旋轉輪具備熒光發光區域,該熒光發光區域沿上述圓板形狀的周緣設有熒光體;環狀的臺階部,該環狀的臺階部以上述旋轉輪的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形成為臺階狀;以及平衡修正材料,設置在上述臺階部;在上述圓板形狀的基板的機械加工時,以上述旋轉輪的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平面為基準,將該旋轉輪彎折規定角度,從而形成上述臺階部。在下面的描述中給出本專利技術的優點,這些優點可根據該描述而明顯得出,或通過實施本專利技術而得知。通過在后面特別給出的方法和組合,可得知本專利技術的優點。附圖說明以下附圖示出本專利技術,結合上面給出的概述和下面給出的實施例的具體描述,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圖I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投影儀的外觀立體圖。圖2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投影儀的功能模塊的圖。圖3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投影儀的內部的平面示意圖。圖4A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熒光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4B為從圖4A的IVb-IVb剖面線觀察到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熒光發光裝置的剖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熒光輪的立體圖。圖6A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熒光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6B為從圖6A的VIb-VIb剖面線觀察到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熒光發光裝置的首1J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熒光輪的立體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熒光發光裝置的重量平衡調整工序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圖I為投影儀10的外觀立體圖。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投影儀10的左右表示相對于投影方向的左右方向,前后表示相對于投影儀10的屏幕側方向和光束的行進方向的前后方向。 如圖I所示,投影儀10基本為長方體形狀。該投影儀10在構成投影儀殼體的前方的側板的正面面板12的側方,具有覆蓋投影口的透鏡蓋19。該正面面板12設有多個吸氣孔18。另外,投影儀10具備未圖示的用來接收來自搖控器的控制信號的Ir接收部。此外,在殼體的頂面面板11上設有鍵/指示部37。該鍵/指示部37配置有電源開關鍵、通報電源的通或斷的電源指示器、切換投影的開關的投影開關鍵、當光源組件、顯示元件或控制電路等過熱時進行通報的過熱指示器等鍵、指示器。并且,在殼體的背面,在背面面板設有USB端子、輸入模擬RGB影像信號的影像信號輸入用的D-SUB端子、S端子、RCA端子。另外,在該殼體的背面,設有設置聲音輸出端子等的輸入輸出連接部以及電源適配器插頭等的各種端子20。此外,在背面面板上形成有多個吸氣孔。另外,在作為未圖示的殼體側板的右側面板、以及圖I所示的側板即左側面板15,分別形成有多個排氣孔17。另外,在左側面板15的背面面板附近的角部,也形成有吸氣孔18。下面,通過圖2的功能模塊圖,對投影儀10的投影儀控制機構進行說明。投影儀控制機構由控制部38、輸入輸出接口 22、圖像變換部23、顯示編碼器24、顯示驅動部26等構成。該控制部38進行投影儀10內的各電路的動作控制。另外,該控制部38由CPU、固定地存儲各種設定等的動作程序的ROM、以及用作工作存儲器的RAM等構成。并且,通過該投影儀控制機構,從輸入輸出連接部21輸入的各種規格的圖像信號經由輸入輸出接口 22、系統總線(SB),由圖像變換部23進行變換以使得統一為適合于顯示的規定格式的圖像信號。然后,將變換后的各種規格的圖像信號輸出給顯示編碼器24。此外,顯示編碼器24將被輸入的圖像信號展開并存儲到視頻RAM25中,并根據該視頻RAM25的存儲內容生成視頻信號,輸出給顯示驅動部26。顯示驅動部26作為顯示元件控制機構而發揮功能,與從顯示編碼器24輸出的圖像信號相對應地以適合的幀速率對作為空間光調制元件(SOM)的顯示元件51進行驅動。從光源組件60射出的光束經由光源側光學系統170照射到顯示元件51。并且,該投影儀10通過顯示元件51的反射光形成光學圖像,經由前述的投影側光學系統220,將圖像投影顯示于未圖示的屏幕。另外,該投影側光學系統220的可動透鏡組235通過透鏡馬達45被進行用于變焦(zoom)調整、對焦(focus)調整的驅動。另外,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輪,為圓板形狀,具備:熒光發光區域,該熒光發光區域沿上述圓板形狀的周緣設有熒光體;環狀的臺階部,該環狀的臺階部以形成上述熒光發光區域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形成為臺階狀;以及平衡修正材料,設置在上述臺階部;在上述臺階部設置上述平衡修正材料,以使該旋轉輪旋轉時的旋轉平衡均勻。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宮崎健,
申請(專利權)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