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近景攝影測量
,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動態閾值的圖像匹配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圖像匹配技術一直是近景攝影測量技術中必不可少的步驟,也是實現測量系統自動化的關鍵所在,其準確度直接影響近景攝影測量后續的測量過程和測量精度。現有技術中的圖像匹配,利用空間一點和兩個相機的光心(假設每個圖像對應一個相機)構成對極平面,而對極平面和兩個相機的像平面相交,則得到兩條交線,也即同名點對對應的兩條極線。左圖像上的像點在右圖像上的對應極線上,應該有其同名點,反之右圖像上的像點的同名點應該在左圖像上的對應極線上。由于外極線約束使同名點的搜索空 間從整幅的二維圖像到一維的極線上,從而提高了圖像匹配的效率。但是,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的極線匹配,由于相機組成的測量系統在測量的各個階段都會有誤差的累積,所以像點到對應極線的距離一般不會是零;尤其當多個空間點到同一個對極平面的距離都是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誤匹配,從而降低圖像匹配的精度,進一步降低了近景攝影測量的測量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動態閾值的圖像匹配方法及裝置,提高圖像匹配的精度,進一步提高近景攝影測量的測量精度。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動態閾值的圖像匹配方法,包括通過圖像獲取設備獲取粘貼在被測目標物上的多個測量點在空間中三個不同角度的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并將所述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發送給處理設備;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上對應的像點在所述第二圖像上對應的第一極線在預設范圍內對應的多個待匹配像點;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動態閾值的圖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過圖像獲取設備獲取粘貼在被測目標物上的多個測量點在空間中三個不同角度的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并將所述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發送給處理設備;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上對應的像點在所述第二圖像上對應的第一極線在預設范圍內對應的多個待匹配像點;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三圖像上對應的第二極線與所述多個待匹配像點在所述第三圖像上對應的多條極線形成的多個交點;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交點各自對應的最小匹配距離,所述多個交點各自對應的最小匹配距離形成一個最小匹配距離集;所述處理設備從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獲取一個動態閾值;所述處理設備根據所述動態閾值確定所述多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上是否存在誤匹配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動態閾值的圖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圖像獲取設備獲取粘貼在被測目標物上的多個測量點在空間中三個不同角度的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并將所述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第三圖像發送給處理設備; 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上對應的像點在所述第二圖像上對應的第一極線在預設范圍內對應的多個待匹配像點; 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測量點中的每一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三圖像上對應的第二極線與所述多個待匹配像點在所述第三圖像上對應的多條極線形成的多個交點; 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多個交點各自對應的最小匹配距離,所述多個交點各自對應的最小匹配距離形成一個最小匹配距離集; 所述處理設備從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獲取一個動態閾值; 所述處理設備根據所述動態閾值確定所述多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上是否存在誤匹配點。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設備從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獲取一個動態閾值的步驟包括 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的算術平均值; 所述處理設備根據所述算術平均值獲取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每一個匹配距離的殘余誤差; 所述處理設備根據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每一個匹配距離的殘余誤差和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對應的測量點的個數獲取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的標準差; 所述處理設備獲取所述標準差與設定系數的乘積,所述乘積為所述動態閾值。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設備根據所述動態閾值確定所述多個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上是否存在誤匹配點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每一個匹配距離的殘余誤差與所述動態閾值進行比較; 若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匹配距離的殘余誤差的絕對值大于所述動態閾值,則大于所述動態閾值所對應的匹配距離所對應的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上對應的為誤匹配點; 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匹配距離的殘余誤差的絕對值小于所述動態閾值,則小于所述動態閾值的匹配距離所對應的測量點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上對應的為正確匹配點。4.根據權利要求I 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剔除所述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誤匹配點對應的匹配距離,得到更新后的最小匹配距離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更新后的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匹配距離重新計算新的動態閾值,直至所述更新后的最小匹配距離集中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明利,孫鵬,王君,婁小平,燕必希,張倩倩,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