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鏡頭模組,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遮光片的鏡頭模組。
技術介紹
鏡頭模組包括一鏡筒及組裝在所述鏡筒中的一第一鏡片、一第二鏡片及一遮光片。所述遮光片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之間,該遮光片用于擋住多余光線,以防止產生雜散光線。然而傳統的遮光片都呈圓環狀,其包括一內側面,且所述內側面通常為平面。當所述鏡頭模組在暗室環境中使用強光燈作為燈源進行拍攝時,如果所述燈源與鏡頭之間的角度較大時,該強光燈發射出的光線照射到所述遮光片的內側面后,就會投射至所述第二鏡片,從而在成像的圖像中產生嚴重的反射光紋。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減少產生反射光紋的鏡頭模組。一種鏡頭模組,其包括一鏡筒及容置在所述鏡筒中的一第一鏡片、一第二鏡片及一遮光片;所述鏡筒包括一物側及一與所述物側相對的像側,所述第一鏡片鄰近物側設置,所述第二鏡片相對第一鏡片鄰近像側設置;所述遮光片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之間;所述遮光片呈圓環狀,其包括一朝向所述物側的第一表面、一朝向像側的第二表面及一連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內側面;所述第一表面與內側面相交處設置有一倒角。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鏡頭模組中的遮光片通過在所述第一表面和內側面相交處設置一倒角,減少了經所述內側面反射后投射至所述第二鏡片的光線,從而減少了成像的圖像中的反射光紋。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提供的鏡頭模組的剖視圖。圖2是鏡頭模組中第一實施方式的遮光片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遮光片的剖視圖。圖4是鏡頭模組中第二實施方式的遮光片的剖視圖。圖5是傳統的鏡頭模組與光源成15度夾角時所拍攝的圖像。圖6是本專利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鏡頭模組,其包括一鏡筒及容置在所述鏡筒中的一第一鏡片、一第二鏡片及一遮光片;所述鏡筒包括一物側及一與所述物側相對的像側,所述第一鏡片鄰近物側設置,所述第二鏡片相對第一鏡片鄰近像側設置;所述遮光片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之間;所述遮光片呈圓環狀,其包括一朝向所述物側的第一表面、一朝向像側的第二表面及一連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內側面;所述第一表面與內側面相交處設置有一倒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鏡頭模組,其包括一鏡筒及容置在所述鏡筒中的一第一鏡片、一第二鏡片及一遮光片;所述鏡筒包括一物側及一與所述物側相對的像側,所述第一鏡片鄰近物側設置,所述第二鏡片相對第一鏡片鄰近像側設置;所述遮光片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鏡片和第二鏡片之間;所述遮光片呈圓環狀,其包括一朝向所述物側的第一表面、一朝向像側的第二表面及一連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內側面;所述第一表面與內側面相交處設置有一倒角。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為一斜面倒角,所述斜面倒角包括一斜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與所述內側面之間形成一朝向物側的夾角,所述夾角的角度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4.如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盛榮,賴建男,陳彥均,林宗瑜,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