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包括兩個眼鏡框,和分別設在每個眼鏡框內的3D眼鏡片,在每個所述眼鏡片的中心部位設有橢圓形透光區域,眼鏡片上的其余部分為不透明區域。本發明專利技術是在立體影像裝置的方案中,包括偏光眼鏡方式或LCD光學快門眼鏡方式,把不必要的入射光線在3D眼鏡中阻隔了,從而改善了立體影像的立體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它是通過使兩眼按順序或是同時看到不同的影像,在立體影像顯示設備中所使用的3D眼鏡相關的專利技術。更詳細的說,就是在立體影像顯示設備中,入射到觀測者左右兩眼的顯示的影像,根據不同的需要,在3D眼鏡中進行透過或是阻斷,這一顯示把外部環境中出現的不必要的光線阻隔在觀測者的眼睛之夕卜,并在3D眼鏡中繼續進行阻隔,從而改善立體影像的立體感的方案。這一改善過的3D眼鏡,由基本的偏光眼鏡和LCD快門眼鏡,和一起顯示的能夠透過影像的透光區域,以及阻斷不必要的光入射到觀測者眼中的不透明區域所構成。
技術介紹
利用兩眼的視差,進行立體影像顯示設備的技術,長久以來,已經有很多種方法的 提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是,使一維顯示保持在一定的距離上,3D眼鏡使用偏光眼鏡或者是LCD眼鏡,使觀測者的左右兩眼同時或者依次看到不同的影像,是使觀測者自己感受到立體感的方法。在US4, 884, 876, US5,821,989等中,提出了在CRT上使用LCD快門眼鏡,制作兩眼視差型的 3D 顯示。在.US6,529,175,US6,727,867,KR10-2010-41718 等中,提出了 LCD快門的驅動方案,減少電力消耗以及改善3D畫面質量,縮小交叉效應方案等技術問題。在US6,266,106中,提出了使IXD眼鏡平面的角度傾斜5度左右,使左右兩眼更靠近,從而縮小交叉效應的方案,在USD613,328S和KR10-2010-0021058中,提出了一種讓使用者使用更方便的3D眼鏡的設計方案,在US7,062,797 B2中提出了多用途高級眼鏡的方案。在KR10-2009-0127973中,提出了自動識別觀測者視聽角度,根據3D眼鏡的IXD偏光方向自動進行最佳化驅動的方案。利用兩眼的視差,使用在IXD眼鏡上的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在一維顯示中按順序分別顯示給左右兩眼視覺信息,在顯示左側眼睛能看到的影像時,IXD眼鏡的左側眼鏡的LCD光快門一直處于傳輸狀態,右側眼鏡的LCD光快門一直處于阻止狀態,相應的左眼影像,只有左眼能有看到,右眼不能夠看到,與此相反,相應的右眼影像顯示的時候,只能由右眼看到,左眼不能看到。與此相同,能在觀測者左右兩眼前,按順序每秒顯示30次以上的影像的話,就能使一維顯示的動感影像產生立體感,從而看上去是3維的動態影像(3D).但是,要是顯示給左右兩眼的影像的畫面頻率不是很高的話,就會發生畫面的閃爍現象,為了使這一問題達到最小化,一維顯示的畫面頻率一定要夠高。同時,要是一維顯示的畫面頻率變高的話,與此成比例的LCD光快門的開關速度也要變快。在此情況下,要是LCD光快門的反應速度不夠快的話,原來分別顯示給左右兩眼的影像會給另一只眼睛造成拖影現象,同時也會發生交叉效應現象,會損傷立體感,畫面重疊,畫面的狀態也會變差,LCD光快門的光透過率也會變低,會發生畫面變暗的問題。根據The Physics of Liquid Crystals (by P. G. De Gennes, 1993), LiquidCrystals (by S. Chandrasekhar, 1977),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nd Book(日本學術協會,第142委員會編輯),IXD光快門的反應速度依賴于液晶盒(liquid crystal盒)的厚度,液晶的旋轉粘度,電壓,液晶的彈性系數,液晶盒的電極阻力(sheet resistance),液晶盒的電容(capacitance)等等;由同樣的液晶盒構成的LCD眼鏡的驅動面積越大,液晶盒的電容面積與此成比率,也會相應的變大。液晶盒的電容變大的話,供應同樣的電壓和電流的時候,液晶盒到達飽和電壓的時間,根據RC時間常數,會變長,對液晶盒的反應速度也會有負面影響,電力的消耗也會變大。通過3D眼鏡,把入射到觀測者眼睛的光,分為立體顯示上面出來的光以及顯示器外周圍入射的光。顯示器周邊環境中入射進來的光,持續入射到觀測者的左右兩眼上,在顯示器上供給左右兩眼用畫面影像,將會更多。一般來說,TV都是在明亮的環境中使用的,顯示器周圍入射到觀測者眼鏡的光,在顯示器中所提供的立體影像情報中會產生反影的干擾,再入射到觀測者的眼中的話,原先的3D立體影像的立體感就會減弱了。諸如此類,在顯示器的周邊環境中,由于不必要的光線入射到觀測者的眼睛中,所造成的立體感減弱的現象,在偏光眼鏡方式的立體影像顯示設備中,也會發生類似的現象。 圖I是傳統3D眼鏡的一個側面的示意圖,以利用兩眼視差的方式,使用在立體影像顯示設備上的3D用眼鏡,是偏光眼鏡或是IXD光快門眼鏡的一側示意圖。11為眼鏡框,12為眼鏡片。眼鏡片12的整體是相同的光學特性。IXD光快門方式中,眼鏡片12的整體由開關同一明暗,明亮的狀態下光的透過率一般為25 33%的水平,偏光眼鏡方式中,眼鏡片12的整體為偏光狀態,左右兩眼分別有90度的位相差,一般來說光的透過率為4(Γ48%左右。即,在顯示器中顯示出來的光,在眼鏡片12中整體為相同的狀態,要么通過要么阻隔。因此,3D顯示器中所出現的影像情報之外,顯示器周邊環境中所入射進來的光,也同時通眼鏡片12入射到觀測者的眼中。顯示器周邊環境中入射進來的光的量相對來說越多,要表現立體感的顯示的信息量反之則會越少,就將會產生3D畫面的立體感弱化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對明亮的周圍環境中看3D畫面的時候,由于周圍環境中入射的光消減了 3D立體感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它能利用偏光眼鏡或是LCD光快門眼鏡,對于兩眼視差3D畫面的立體感進行改善。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包括兩個眼鏡框,和分別設在每個眼鏡框內的3D眼鏡片,在每個所述3D眼鏡片的中心部位設有橢圓形透光區域,所述3D眼鏡片上的其余部分為不透明區域。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是在偏光式3D眼鏡或是IXD快門式3D眼鏡的基礎上,增加不透明區域阻隔不必要的光線提高立體效果。為了能使本專利技術可以切斷通過眼鏡片的不必要的光至50%以下,所述透光區域面積為其相對應的眼鏡片面積的40%—60%。本專利技術中,兩個所述眼鏡片上的透光區域的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人的兩個眼睛的瞳孔距離相等。為了能夠高效確保全部的視野,所述透光區域的長軸長度是短軸長度的2-3倍。本專利技術中,所述透光區域具有偏光鏡以及IXD光快門眼鏡的功能。為了能使本專利技術的阻隔光的通透率至10%以下,本專利技術中,所述不透明區域是在與其相對應的所述3D眼鏡片上附著的隔離膜、或不透明底片、或不透明偏光片、或者不透明膜。 上述不透明區域采用IXD光快門眼鏡方式,并且由各自能夠獨立驅動的多個像素構成。所述不透明區域中,常黑模式IXD為不連接電壓的狀態,常白模式IXD為連接飽和狀態下的驅動電壓的狀態。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利用兩眼視差的立體影像,在顯示區中直接給觀測者提供的立體影像,并以阻隔50%以上顯示區之外周圍環境入射到觀測者眼睛里的不必要的光的方式,來極力擴大立體感。還有,IXD光快門眼鏡方式中,以驅動IXD眼鏡面積最小化的方式來使LCD盒的蓄電容量降低50%以下,依賴LCD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眼鏡框,和分別設在每個眼鏡框內的3D眼鏡片,在每個所述3D眼鏡片的中心部位設有橢圓形透光區域,所述3D眼鏡片上的其余部分為不透明區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眼鏡框,和分別設在每個眼鏡框內的3D眼鏡片,在每個所述3D眼鏡片的中心部位設有橢圓形透光區域,所述3D眼鏡片上的其余部分為不透明區域。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3D眼鏡片上的透光區域的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人的兩個眼睛的瞳孔距離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區域面積為其相對應的3D眼鏡片面積的40-60%。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立體效果的3D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區域的長軸長度是短軸長度的2-3倍。5.根據權利要求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發祥,郭漢泉,
申請(專利權)人:句容駿成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