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至少包括承印基底層和附著在承印基底層上的印刷油墨層,從印刷油墨層由下向上至少附著有透明電極層A、電控光開關層和透明電極層B,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電源,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連接;承印基底層為可折疊且可印刷的柔性絕緣材料,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均為刻有電極矩陣的ITO導電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的電極矩陣方向垂直。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柔性顯示屏不僅易于彩色化、響應速度快、驅動電壓低、適合人眼閱讀,同時還實現(xiàn)了色階可調的功能,為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印刷型柔性顯示屏,特別涉及一種可調色階的柔性顯示屏,屬于印刷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的顯示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紙質顯示,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反射環(huán)境光來顯示內容,易于彩色顯示,可視角大(接近180° ),介質柔軟。另一類是CRT、IXD、LED等電子顯示,其主要特點是信息可快速刷新,依靠顯示器自身內部發(fā)光來顯示內容,工作時需要消耗較多電能,閱讀時容易使人疲勞,介質不柔軟。 近十年來人們正在著力開發(fā)類紙反射式柔性顯示器(俗稱電子紙),試圖克服前述兩類顯示技術的缺點而保留它們的優(yōu)點,即使新的顯示器具有柔性介質、可快速電控顯示內容、通過反射環(huán)境光顯示、低能耗、便攜這些特點。這樣的柔性顯示器可以應用于電子書、汽車、智能卡、標簽、數(shù)字簽名、顯示器等多個領域。對類紙反射式柔性顯示器的研究和開發(fā),目前國際上發(fā)展較快的是E-Ink、Philip、IBM、貝爾實驗室等國際公司的電泳技術,其顯示原理是基于不同顏色(目前基本上是白色和黑色)的帶電小球(置于微膠囊或微杯中)在電場作用下的電泳移動視線對外部環(huán)境光的反射而呈現(xiàn)兩種完全不同的色彩。目前基于電泳方式的柔性顯示屏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響應速度慢(數(shù)百毫秒)、難于實現(xiàn)彩色(要用不同濾光片來實現(xiàn)彩色)、生產(chǎn)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目前已有一些基于TOLC的柔性顯示屏的研究及報道,但是其品種較少,功能較單一。人們在使用上述顯示屏時,由于在不同的時間段或在不同的場所下外界的光線明暗程度不一,因此需要根據(jù)外界的光線強度來調整顯示屏的顯示色階。但是目前的柔性顯示屏尚不能很好的實現(xiàn)上述功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其不僅易于彩色化、響應速度快、驅動電壓低、適合人眼閱讀,同時還實現(xiàn)了色階可調的功能,為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現(xiàn)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至少包括承印基底層和附著在承印基底層上的印刷油墨層,從印刷油墨層由下向上至少附著有透明電極層A、電控光開關層和透明電極層B,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電源,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連接;承印基底層為可折疊且可印刷的柔性絕緣材料,印刷油墨層是用油墨印刷在承印基底層上產(chǎn)生的CMYK彩色油墨點陣,電控光開關層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均為刻有電極矩陣的ITO導電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的電極矩陣方向垂直。所述透明電極層B上附著有漫反射層,漫反射層為消光膜或具有漫反射功能的光油。所述漫反射層上附著有保護層。所述透明電極層B上附著有保護層。保護層為保護顯示屏免受損傷的薄膜,優(yōu)選丙烯酸類樹脂薄膜或氧化鋁薄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I、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柔性顯示屏采用印刷油墨技術作為黑白和彩色顯示的基礎,采用印刷技術中成熟的調頻加網(wǎng)方式,可以獲得更高的分辨率,改善輸出精度。同時利用印刷中的彩色視覺混合原理,通過印刷點陣反射光疊加得到各種色彩,彩色顯示的解決方案技術較為成熟,實現(xiàn)方法簡單有效而且色彩層次豐富。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柔性顯示屏在電控開關層(PDLC)上下的兩透明電極層之間安裝調壓電源,隨著電壓的變化,TOLC的光透過率也隨之變化,從而使油墨層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 階,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下的需求。3、本專利技術的各層采用薄膜,顯示屏的整體厚度不超過5_,使顯示屏質量輕、易于柔性化。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I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圖3為實施例2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圖4為實施例3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圖5為實施例4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的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承印基底層和附著在承印基底層上的印刷油墨層,從印刷油墨層由下向上依次附著有透明電極層A、電控光開關層和透明電極層B,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電源,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連接;承印基底層為可折疊且可印刷的柔性絕緣材料,印刷油墨層是用油墨印刷在承印基底層上產(chǎn)生的CMYK彩色油墨點陣,電控光開關層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PDLC),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均為刻有電極矩陣的ITO導電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的電極矩陣方向垂直。透明電極層B上附著有漫反射層,漫反射層為消光膜或具有漫反射功能的光油。所述漫反射層上附著有保護層。保護層為保護顯示屏免受損傷的薄膜,優(yōu)選丙烯酸類樹脂薄膜或氧化鋁薄膜。本專利技術中透明電極層B上也可直接附著保護層。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詳細具體的說明。實施例I本實施例中油墨層顏色為黃色,閉合電源開關使TOLC處于開啟狀態(tài)時,PDLC層變透明并顯示出油墨層的顏色。隨著電壓的變化,黃色的色階也隨之不斷變化。黃色的色階變化不易辨別,這主要是因為人眼對黃色變化的不敏感程度。圖2為本實施例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由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roLC膜上所加電壓的升高,黃色的飽和度逐漸上升,并在電壓為25v 30v時趨向于達到最大值;黃色的明度值隨電壓變化較小,但是其明度值較高。I3DLC對黃色的明度調節(jié)能力較差,這是因為黃色較高的明度掩蓋了飽和度的變化。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油墨層顏色為品紅色,閉合電源開關使TOLC處于開啟狀態(tài)時,PDLC層變透明并顯示出油墨層的顏色。隨著電壓的變化,品紅色的色階也隨之不斷變化,品紅色能夠較容易的辨別出6種色階的變化。圖3為本實施例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由圖3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TOLC膜上所加電壓的升高,品紅色的飽和度逐漸上升,并在電壓為25v 30v時趨向于達到最大值;品紅色的明度值隨著電壓的增加逐漸降低,同樣也是在電壓為25v 30v時趨向于達到最小值。品紅色的明度和飽和度變化呈反向關系,主要是因為隨著TOLC膜的光散射能力隨著電壓的增高而逐漸變弱,達到油墨層的入射光也逐漸增多,使得除品紅色和青 色油墨所對應的色光之外的光波段更多的被油墨吸收,從而使得反射光的光波更加趨向于集中,相應的顏色的純度提高,也即色彩的飽和度提高,而由于入射光中的部分光被油墨吸收,使得反射光的光的強度變差,反映到人眼的感覺也即色彩的明度降低。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油墨層顏色為青色,閉合電源開關使TOLC處于開啟狀態(tài)時,PDLC層變透明并顯示出油墨層的顏色。隨著電壓的變化,青色的色階也隨之不斷變化,青色能夠較容易的辨別出5種色階的變化。圖4為本實施例中的色彩飽和度及明度變化曲線圖,由圖4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TOLC膜上所加電壓的升高,青色的飽和度逐漸上升,并在電壓為25v 30v時趨向于達到最大值;青色的明度值隨著電壓的增加逐漸降低,同樣也是在電壓為25v 30v時趨向于達到最小值。青色的明度和飽和度變化呈反向關系,主要是因為隨著I3DLC膜的光散射能力隨著電壓的增高而逐漸變弱,達到油墨層的入射光也逐漸增多,使得除品紅色和青色油墨所對應的色光之外的光波段更多的被油墨吸收,從而使得反射光的光波更加趨向于集中,相應的顏色的純度提高,也即色彩的飽和度提高,而由于入射光中的部分光被油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至少包括承印基底層和附著在承印基底層上的印刷油墨層,其特征在于:從印刷油墨層由下向上至少附著有透明電極層A、電控光開關層和透明電極層B,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電源,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連接;承印基底層為可折疊且可印刷的柔性絕緣材料,印刷油墨層是用油墨印刷在承印基底層上產(chǎn)生的CMYK彩色油墨點陣,電控光開關層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均為刻有電極矩陣的ITO導電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的電極矩陣方向垂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色階印刷型柔性顯示屏,至少包括承印基底層和附著在承印基底層上的印刷油墨層,其特征在于從印刷油墨層由下向上至少附著有透明電極層A、電控光開關層和透明電極層B,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輸出電壓的電源,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連接;承印基底層為可折疊且可印刷的柔性絕緣材料,印刷油墨層是用油墨印刷在承印基底層上產(chǎn)生的CMYK彩色油墨點陣,電控光開關層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透明電極層A和透明電極層B均為刻有電極矩陣的ITO導電薄膜,透明電極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錢俊,周奕華,馬立勝,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三五九投資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