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鎂合金澆鑄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板(10),其特征為上模體由帶澆鑄口的頂板、內外側板和內外端板(9、7)組成,上模體放置在下模板(10)上與下模板(10)圍成密閉的澆鑄空間;同時內、外側板與內、外端板(9、7)之間形成一個環繞前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16),冷卻水道(16)上設有進、出水口。由于帶有設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統,因而使得鑄錠冷卻速度迅速,并且密閉結構使澆鑄時的鑄錠的密封性提高,可減少了對環境有害的保護氣體的通入量,而同時增強了通入保護氣體的作用效果,從而使得最后產品的質量提高。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脫模方便,結構簡單,實用性突出。(*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鎂合金澆鑄模具,尤其是一種帶水冷系統的密閉澆鑄的鎂合金澆鑄模具。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公用的鎂合金澆鑄模具是開口向上的模具,而且不帶水冷系統,澆鑄時鎂合金液從開口直接注入模具而不實現密閉。該種模具的不足之處很明顯,1)由于不帶水冷系統,模具中鑄錠冷卻成形速度緩慢,且往往導致了最后冷卻的鑄錠晶粒較粗,并且需要增加更多的模具數量來加快生產,結果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都下降了,2)鎂合金液在注入模具的過程中,模具中需要通入保護氣體防止鎂發生氧化燃燒。然而對于非密閉式的模具,只能依靠增大保護氣體的通入量來增強效果,這樣的話,大量的有害保護氣體勢必對作業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水冷系統且密閉澆鑄的鎂合金澆鑄模具,以解決使用原有鎂合金澆鑄模具,鑄錠冷卻速度慢,并需要通入大量保護氣體從而嚴重污染環境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案為它包括上模體和下模板,其特征為上模體由帶澆鑄口的頂板、內外側板和內外端板組成,上模體放置在下模板上與下模板圍成密閉的澆鑄空間;同時內、外側板之間以及內、外端板之間形成一個環繞前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冷卻水道上設有進、出水口。本技術的頂板由固定蓋板和兩塊活動蓋板構成,固定蓋板固定在內外側板頂部,兩塊活動蓋板位于固定蓋板兩側,其中一塊活動蓋板上開有澆鑄口。固定蓋板上設置有工字鋼吊軌,方便脫模氣缸提吊上模體脫模。同時活動蓋板上裝有液面探針和保護氣體入口,前者用于探測澆鑄時模具內液面高度,后者用于澆鑄時往密閉的澆鑄空間中通入保護氣體。本技術的冷卻水道的內、外側板與內、外端板之間設有頂法蘭板和底法蘭板以對冷卻水道進行密封。本技術的下模板內也可以通有冷卻水道,以增強對鑄錠的冷卻效果。本技術由于帶有設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統,因而使得鑄錠冷卻速度迅速,并且密閉結構使澆鑄時的鑄錠的密封性提高,減少了對環境有害的保護氣體的使用,也增強了通入保護氣體的作用效果,從而使得最后產品的質量提高。同時本技術脫模方便,結構簡單,實用性突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具體結構的俯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2的C-C剖視圖。1.活動蓋板;2.固定蓋板;3.活動蓋板;4.頂法蘭板;5.外端板;6.底法蘭板;7.外側板;8.內端板;9.內側板;10.下模板;11.出水管;12.進水管;13.澆鑄口;14保護氣體入口;15液面探針;冷卻水道16;工字鋼吊軌17;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解釋,圖1至圖3揭示的是該鎂合金澆鑄模具的一種實施例。它主要由活動蓋板1、固定蓋板2、活動蓋板3、頂法蘭板4、外端板5、底法蘭板6、外側板7、內端板8、內側板9、下模板10構成。活動蓋板1、固定蓋板2與活動蓋板3即為該模具的頂板;其中固定蓋板2固定在內側板9與外側板7頂部,其上設有工字鋼吊軌17;活動蓋板1與活動蓋板3分置固定蓋板2兩側;活動蓋板1上開有圓形澆鑄口13;活動蓋板3上開有保護氣體入口14,并設有液面探針15。兩塊內端板8與兩塊內側板9連接圍成矩形框,并與上方頂板與下方下模板10形成密閉澆鑄空間;同時內端板8與外端板5、內側板9與外側板7之間隔成圍繞上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16,并在頂板下方與下模板10上方分別設置頂法蘭板4與底法蘭板6對冷卻水道16進行密封。外端板5上設有進水口,連接進水管12,活動蓋板B3和在其下方的頂法蘭板4上打通有出水口,連接出水管11。下模板10中設有冷卻水道,進出水口設置在下模板10兩端。澆鑄時將該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鎂合金液從澆鑄口13鑄入模具。冷卻水通過管道從上模體進水口12進入冷卻水道16,再從出水口11流出,底板10中冷卻水道的水流方向和上模體一致;保護氣體從活動蓋板3上設有的保護氣體入口14通入,同時該活動蓋板上的液面探針15用以探測模具內澆鑄液面的高度,方便對澆鑄過程的監控;脫模時用氣缸提吊固定蓋板2上的工字鋼吊軌,將上模體吊起,實現脫模。平時不澆鑄時,活動蓋板1與活動蓋板3可以打開,以便清理模具。權利要求1.一種鎂合金澆鑄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板(10),其特征為上模體由帶澆鑄口(13)的頂板、內外側板(9、7)和內外端板(8、5)組成,上模體放置在下模板(10)上與下模板(10)圍成密閉的澆鑄空間,內、外側板(9、7)之間以及內、外端板(8、5)之間形成一個環繞前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16),冷卻水道(16)上設有進、出水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頂板由固定蓋板(2)和兩塊活動蓋板(1、3)構成,固定蓋板(2)固定在內、外側板(9、7)的頂部,兩塊活動蓋板(1、3)位于固定蓋板(2)的兩側,其中一塊活動蓋板(1)上開有澆鑄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活動蓋板(3)上設有液面探針(15)。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活動蓋板(3)上設有保護氣體入口(14)。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固定蓋板(2)上設置工字鋼吊軌(17)。6.根據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構成冷卻水道(16)的內、外側板(9、7)及內、外端板(8、5)之間設有頂法蘭板(4)和底法蘭板(6)以對冷卻水道(16)進行密封。7.根據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下模板(10)內也通有冷卻水道。8.根據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鎂合金澆鑄模具,其特征為冷卻水道(16)上的進、出水口處分別設有進、出水管(11、12)。專利摘要一種鎂合金澆鑄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板(10),其特征為上模體由帶澆鑄口的頂板、內外側板和內外端板(9、7)組成,上模體放置在下模板(10)上與下模板(10)圍成密閉的澆鑄空間;同時內、外側板與內、外端板(9、7)之間形成一個環繞前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16),冷卻水道(16)上設有進、出水口。由于帶有設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統,因而使得鑄錠冷卻速度迅速,并且密閉結構使澆鑄時的鑄錠的密封性提高,可減少了對環境有害的保護氣體的通入量,而同時增強了通入保護氣體的作用效果,從而使得最后產品的質量提高。同時本技術脫模方便,結構簡單,實用性突出。文檔編號B22D21/04GK2889556SQ200620072810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劉政安 申請人:南京云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鎂合金澆鑄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板(10),其特征為上模體由帶澆鑄口(13)的頂板、內外側板(9、7)和內外端板(8、5)組成,上模體放置在下模板(10)上與下模板(10)圍成密閉的澆鑄空間,內、外側板(9、7)之間以及內、外端板(8、5)之間形成一個環繞前述澆鑄空間的冷卻水道(16),冷卻水道(16)上設有進、出水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政安,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云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4[中國|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