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此電子模塊包括:一電子裝置、一防護裝置、及一偵測裝置。電子裝置包含一具有多個孔洞的外殼部;防護裝置具有多個凸起部,其是對應設置于孔洞內;偵測裝置設置于電子裝置的外殼部上,偵測裝置包含:一感應元件,用以執行一感應機制;一控制元件,與感應元件電性連接;一警示信號產生元件,與控制元件電性連接。其中,感應元件持續執行感應機制,當感應機制滿足一預設條件時,感應元件發送指示信號至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控制凸起部凸出于孔洞,控制元件并控制警示信號產生元件產生一警示信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保護裝置及具此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尤指一種可偵測電子模塊是否處于即將要掉落的狀態,并再通過啟動其防護裝置,以預防掉落的電子模塊。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種類日新月異。例如行動電話、筆記型計算機、或隨身音樂播放器等電子產品已成為現今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依目前電子產品而言,其內部的電路構造日趨精密。也因此,對于外來的碰撞或撞擊的容忍度亦更加的敏感。當人們再使用行動電話、筆記型計算機或其它電子產品時,因某些人為因素或其它無法控制的狀況而使得行動電話、筆記型計算機或其它電子產品掉落,因而對電子產品造成巨大的損害。 再者,為因應電子產品內精密的電路構造,廠商在制造電子產品時多會加強電子產品的外殼的保護功能,然而,外殼的保護功能有限,并無法達到完全的保護。再者,外殼的保護功能在于當碰撞發生后降低碰撞對電路造成的傷害,但通常會在外殼上留下痕跡,破壞電子產品的外觀。因此,為解決前述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乃研發出一種保護裝置及具此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以預防并減少電子模塊的碰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種保護裝置及具此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以便能偵測電子模塊是否處于一即將要掉落的狀態,并再通過啟動其防護裝置,以防止電子模塊掉落。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保護裝置包括一外殼部,是具有多個孔洞;一防護單元,是具有多個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是對應設置于所述孔洞內;一偵測單元,是設置于此外殼部內。此偵測單元是包含一感應元件,是用以執行一感應機制;一控制元件,是與此感應元件電性連接;及一警示信號產生元件,是與此控制元件電性連接;其中,此感應元件是持續執行此感應機制,當此感應機制滿足一預設條件時,此感應元件發送一指示信號至此控制元件,此控制元件則控制此防護單元的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孔洞。其中,當感應元件發送指示信號至此控制元件時,控制元件亦控制此警示信號產生兀件產生一警不信號。上述的保護裝置是搭配一電子裝置使用。再者,電子裝置并無限定為何種電子裝置,但較佳可為一可攜式計算機、一行動通訊裝置、或一 PDA。然而,電子裝置更佳為一可攜式計算機或一行動通訊裝置。此外,上述的凸起部較佳為一防滑材料、彈性材料、吸震材料或其組合所構成。防滑材料、彈性材料、吸震材料并無限定為何種材料,任何可以達到防滑、具有彈性、或具有吸震功能的材料皆可適用于本專利技術。其中,防滑材料較佳可為絨布、或不織布。再者,彈性材料較佳可為橡膠或硅膠。最后,吸震材料較佳可為泡棉。再者,此感應元件較佳是為一接觸面積感應元件,其是用以執行上述的感應機制。而此感應機制是為偵測此外殼部與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此外,上述的預設條件是為當此外殼部與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小于一默認值。此默認值是較佳為此外殼部的表面積的50%至70%。此外,此警示信號是較佳為一警示音、警示光、或其組合。但并不以警示音、警示光、或其組合為限,任何可達到警示功能的警示信號皆可適用于本專利技術。再者,此偵測裝置較佳還包含一開關單元,此開關單元較佳是設置于此控制元件及此防護單元之間。而此開關單元是接受控制元件的控制,用以啟動或關閉防護單元。除此之外,此保護裝置較佳還包含一電源供應單元。此電源供應單元是用以提供此保護裝置電力,以維持此保護裝置的運作。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包括一電子裝置、一防護裝置、及一偵測裝置,此電子裝置是包含一外殼部,是具有多個孔洞;此防護裝置是具有多個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是對應設置于所述孔洞內;此偵測裝置是設置于此電子裝置的此外殼部上,此偵測裝置是包含一感應元件,是用以執行一感應機制;一控制元件,是與此感應元件電性連接;及一警示信號產生元件,是與此控制元件電性連接;其中,此感應元件是持續執行此感應機制,當此感應機制滿足一預設條件時,此感應元件發送一指示信號至此控制元件,此控制元件則控制此防護單元的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孔洞。其中,當感應元件發送指示信號至此控制元件時,控制元件亦控制此警示信號產生兀件產生一警不信號。再者,上述的電子裝置并無限定為何種電子裝置,但較佳可為一可攜式計算機、一行動通訊裝置、或一 PDA。然而,電子裝置更佳為一可攜式計算機或一行動通訊裝置。此外,上述的凸起部較佳為一防滑材料、彈性材料、吸震材料或其組合所構成。防滑材料、彈性材料、吸震材料并無限定為何種材料,任何可以達到防滑、具有彈性、或具有吸震功能的材料皆可適用于本專利技術。其中,防滑材料較佳可為絨布、或不織布。再者,彈性材料較佳可為橡膠或硅膠。最后,吸震材料較佳可為泡棉。再者,此感應元件較佳是為一接觸面積感應元件,其是用以執行上述的感應機制。而此感應機制是為偵測此電子裝置的此外殼部與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此外,上述的預設條件是為當此外殼部與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小于一默認值。此默認值是較佳為此外殼部的表面積的50%至70%。此外,此警示信號是較佳為一警示音、警示光、或其組合。但并不以警示音、警示光、或其組合為限,任何可達到警示功能的警示信號皆可適用于本專利技術。再者,此偵測裝置較佳還包含一開關單元,此開關單元較佳是設置于此控制元件及此防護單元之間。此開關單元是接受控制元件的控制,用以啟動或關閉防護單元。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保護裝置所執行的偵測機制是為偵測保護裝置與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并以此偵測結果來判斷其所搭配的電子裝置是否處于一可能掉落的狀態,以達到即早預防掉落的效果。再者,當判斷其所搭配的電子裝置確實處于一可能掉落的狀態時,再通過上述的凸起部的輔助,增加保護裝置與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之間的摩擦力,以更能防止電子裝置的掉落。另外,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裝置更提供有警示信號,如此一來,便能提醒使用者其保護裝置有掉落的可能,以讓使用者能對有可能掉落的電子裝置做出補救措施。更能確保電子裝置免于掉落而造成損害。而由上述說明亦可知,本專利技術更提供一種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是將保護裝置整合于一電子裝置上,除可達到上述的功效之外,更能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附圖說明為進一步揭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
技術實現思路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偵測單元的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搭配一可攜式計算機的示意圖。 圖4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搭配一可攜式計算機的使用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的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的偵測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優點與功效。此外,本專利技術亦可通過其它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且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而在不悖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實施例I本實施例是在提供一種保護裝置100,有關本實施例的保護裝置100,請先參閱圖1,圖I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100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100包括一外殼部11、一防護單元12、及一偵測單元13。此外殼部11上是具有多個孔洞111,而防護單元12是具有多個凸起部121,且此多個凸起部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包括: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一外殼部,具有多個孔洞;一防護裝置,具有多個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對應設置于所述孔洞內;以及一偵測裝置,設置于該電子裝置之內,該偵測裝置包含:一感應元件,用以執行一感應機制;一控制元件,與該感應元件電性連接;及一警示信號產生元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其中,該感應元件持續執行該感應機制,當該感應機制滿足一預設條件時,該感應元件發送一指示信號至該控制元件,該控制元件則控制該防護單元的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孔洞。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7 TW 1001265421.一種具保護裝置的電子模塊,包括 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 一外殼部,具有多個孔洞; 一防護裝置,具有多個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對應設置于所述孔洞內;以及 一偵測裝置,設置于該電子裝置之內,該偵測裝置包含 一感應元件,用以執行一感應機制; 一控制元件,與該感應元件電性連接;及 一警示信號產生元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 其中,該感應元件持續執行該感應機制,當該感應機制滿足一預設條件時,該感應元件發送一指示信號至該控制元件,該控制元件則控制該防護單元的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孔洞。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該電子裝置為一可攜式計算機、一行動通訊裝置或一 PDA。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所述凸起部為一防滑材料、彈性材料、吸震材料或其組合所構成。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該感應元件為一接觸面積感應元件,該感應機制為偵測該電子裝置的該外殼部與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該預設條件為當該外殼部與該任一外界的物體的接觸面積小于一默認值,且該默認值為該外殼部的表面積的50%至70%。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該警示信號為一警示音、警示光或其組合。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其中,該偵測裝置還包含一開關單元,該開關單元設置于該控制元件及該防護裝置之間。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保護功能的電子模塊,還包含當該感應元件發送該指示信號至該控制元件時,該控制元件控制該警示信號產生元件產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俐琍,蔡峰圣,黃少瑜,
申請(專利權)人:瀚斯寶麗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