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輛用裝飾裝置,其為固定于車輛室內和/或室外的車輛裝飾照明裝置,使標識板的更換變得簡單。能夠使與安裝器(21)一體化了的標識板(7)在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上滑動地從設于該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側面的第二開口部(12)插入或拔出。安裝器和標識板利用第一卡合部(22)和第一卡合接受部(27)之間的卡合而固定。安裝器和第一殼體(4)利用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接受部之間的卡合而固定。此外,通過使安裝器的滑動方向端部覆蓋標識板的第二開口部側的端部而設有阻斷來自標識板的一側端面的光路徑的光路徑阻斷部。因此,能夠借助安裝器簡單地安裝標識板,還能夠利用光路徑阻斷部阻止在標識板中沿滑動方向(10)前進的光的漏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用裝飾裝置,是在汽車室內的車窗、儀表板、門框部(Doorlining)安裝發光單元,通過使來自被夾在發光單元之間的標識板(logo plate)的光透過而顯示文字、圖形,從而謀求提高照明的附加價值、強調自車的存在感,且提高時尚性的一種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作為通過使光透過而顯示文字、圖形等的裝置,公知有一種安裝于車輛用的地板墊(floor mat)或地毯等鋪蓋物而使用的燈體單元,其具有主體、發光部、顯示體以及蓋體;發光部安裝于該主體中且在其表面上具有發光面;透過型的顯示體配置于發光面的上表面而構成顯示部;蓋體覆蓋該顯示體,裝卸自如地設于主體上,且具有能夠看到顯示體的透光性,而且,該燈體單元通過從主體卸下蓋體并僅將顯示體更換為具有所希望的顯示樣態的顯示體,即可簡單地改變利用顯示體顯示的顯示樣態。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10017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_6]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在現有技術中,顯示體被夾在主體側和蓋體側之間而被固定,為了更換顯示體必須將蓋體整體卸下,更換顯示體花費功夫。而且,如果不是安裝在地板墊或地毯等鋪蓋物上的裝飾裝置,而是具有燈體單元且將該燈體單元安裝于汽車室內的車窗、儀表板、門框部并從車外可以看到燈體單元這樣的車輛用裝飾裝置,為了不發生漏光,必須進行遮光。因此,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點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單地安裝顯示部,并且不會由隨著車輛行駛時、門的開關等產生的振動而導致可更換的顯示體發生位置偏移的車輛用裝飾裝置。此外,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點還在于,提供一種不會從顯示體周圍發生漏光的車輛用裝飾裝置。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技術方案I的專利技術的車輛用裝飾裝置是固定于車輛室內和/或室外的車輛裝飾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車輛裝飾照明裝置由第一殼體、燈體單元、標識板、安裝器以及第二殼體構成,上述燈體單元安裝于該第一殼體中,進行面發光;上述標識板配置于上述燈體單元的發光面側,設有標識顯示部,且具有透光性;上述安裝器具有第一卡合部以與上述標識板卡合;上述第二殼體以覆蓋與上述安裝器一體化了的標識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殼體,且具有第一開口部以使上述標識板能夠被看到,通過將由上述第一殼體和上述第二殼體夾持、與上述安裝器一體化了的標識板從設于上述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一端的第二開口部沿上述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滑動地插入或拔出,能夠自由地更換標識板,并且,設有第二卡合部,以使與上述標識板一體化了的上述安裝器同上述第一殼體和/或第二殼體卡合,從而能夠固定上述標識板。技術方案2的專利技術以技術方案I所述的車輛用裝飾裝置為基礎,其特征在于,通過將上述安裝器的滑動方向端部做成覆蓋上述標識板的上述第二開口部側的端部的形狀,能夠遮住在上述標識板中沿滑動方向前進的光。專利技術的效果根據技術方案I的專利技術,通過將一個安裝器選擇性地安裝在多種標識板并插入第一殼體側,能夠簡單地進行標識板的更換,而且,通過將標識板和安裝器卡合,并將安裝器同第一殼體和/或第二殼體卡合,能夠防止標識板因車輛的各種振動等發生位置偏移地進行安裝。根據技術方案2的專利技術,能夠通過消除在標識板中從安裝器側漏光而有效地進行 發光。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表示安裝狀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整體立體圖。圖3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剖視圖。圖5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主要部分的縱向剖視圖。圖6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標識板的拉出狀態的局部剖切立體圖。圖7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第二卡合部周圍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I的第二卡合接受部周圍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2的俯視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記載于權利要求書中的內容。此外,以下說明的所有特征未必都是本專利技術的必要技術特征。實施例I圖I至圖8表示實施例1,如圖I所示,車輛用裝飾裝置I安裝于作為車輛的面包車的后擋風玻璃2的內側,即安裝于車內側,透過后擋風玻璃2能夠從車外看到后述的顯示部。實施例的車輛用裝飾裝置I以沿著覆蓋后擋風玻璃2的周圍的外框3的下邊部3A的方式橫長地安裝于下邊部3A的上方。車輛用裝飾裝置I在第一殼體4的室外側(即外側)依次地一體地設有反射片5、燈體單兀6 (例如包含PCB ASSY)、標識板7和第二殼體8,該第一殼體4固定于外框3偵Ij,形成主體外殼;該第二殼體8通過借助爪部4A、自攻螺釘(未圖示)與第一殼體4彼此連接周緣而形成蓋體,在該第二殼體8上形成有貫穿室內側(即內側)和外側方向的橫長窗口狀的第一開口部9,該第一開口部9面對后擋風玻璃2的車內側。而且,在第一殼體4和第二殼體8之間,或者第一殼體4或第二殼體8上,在作為成為滑動方向10的橫長方向上的用于拉出插入標識板7的一側的第一側端面11上,設有第二開口部12。第二開口部12與第一殼體4和第二殼體8之間的中空部13側連通。另外,在實施例中,第二開口部12分別在第一殼體4和第二殼體8之間的接合部處對第一殼體4和第二殼體8進行切口而縱長地形成。第一殼體4是合成樹脂制品,如圖3所示,在外側設有橫長的第三開口部14,并且在下部形成有用于載置于外框3的下邊部3A的安裝部15。借助設于第一殼體4的中空部13的支承部16,在第三開口部14中與第一開口部9相對地配置反射片5,該反射片5具有反射部5A。而且,設于反射片5的外側并且與第一開口部9相對地 配置的燈體單元6配置有導光板17和將光導入到該導光板17的光源18,通過在導光板17上配置例如LED (發光二級管)元件而設置光源18,于是,從光源18射出的光被導入到導光板17內,而后光再向導光板17的朝向外側的主面被導出。即,來自光源18的光利用導光板17、反射片5而使導光板17的外側面面光源化。另外,在光源18中包含有基板,且連接有配線19。標識板7由與第一開口部9相對的透光性合成樹脂板形成,利用印刷或雙色成形等設有作為文字(包含數字在內)、圖形等的顯示部20的非透光性或半透光性的標識。另夕卜,作為標識有“廠家名文字”、“車名文字”、“車輛級別文字”,或者“社徽”、“初學者駕駛員標志用圖形”、“老年人駕駛員標志用圖形”等各種顯示圖案。另外,預先備齊多種上述的標識板7,安裝所希望的種類。而且,在標識板7的滑動方向,即在橫向長度方向的端部,裝卸自如地設有安裝器(applicator)210該安裝器21是作為標識板7的接頭的具有非透光性的合成樹脂制品,其包括抵接板部23、抓取部24以及光路徑阻斷部26,抵接板部23具有用于連接標識板7的第一卡合部22,且與標識板7的內側面抵接;抓取部24 —體地設于該抵接板部23的一側,能夠與第二開口部12嵌合,作為標識板7的拉出插入操作部;光路徑阻斷部26與位于滑動方向10的一側端側面側的抓取部24 —體地設置,通過使安裝器21的滑動方向10的端部覆蓋標識板7的一側端面7A來阻斷來自標識板7的一側端面7A的光路徑25。在標識板7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一體地設有板延長部7B,該板延長部7B設于第二殼體8的第二開口部12側的那一側的后側,而且,在抵接板部23的外表面的上下兩處的外側面上設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用裝飾裝置,其是固定于車輛室內和/或室外的車輛裝飾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車輛裝飾照明裝置由第一殼體、燈體單元、標識板、安裝器以及第二殼體構成,上述燈體單元安裝于該第一殼體中,進行面發光;上述標識板配置于上述燈體單元的發光面側,設有標識顯示部,且具有透光性;上述安裝器具有第一卡合部以與上述標識板卡合;上述第二殼體以覆蓋與上述安裝器一體化了的標識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殼體,且具有第一開口部以使上述標識板能夠被看到,通過將由上述第一殼體和上述第二殼體夾持、與上述安裝器一體化了的標識板從設于上述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一端的第二開口部沿上述照明裝置的長度方向滑動地插入或拔出,能夠自由地更換標識板,并且,設有第二卡合部,以使與上述標識板一體化了的上述安裝器同上述第一殼體和/或第二殼體卡合,從而能夠固定上述標識板。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7 JP 2011-1641981.一種車輛用裝飾裝置,其是固定于車輛室內和/或室外的車輛裝飾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車輛裝飾照明裝置由第一殼體、燈體單元、標識板、安裝器以及第二殼體構成, 上述燈體單元安裝于該第一殼體中,進行面發光;上述標識板配置于上述燈體單元的發光面側,設有標識顯示部,且具有透光性;上述安裝器具有第一卡合部以與上述標識板卡合;上述第二殼體以覆蓋與上述安裝器一體化了的標識板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殼體,且具有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荒木佑介,今泉功司,早川英和,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本田阿克塞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