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的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其特征是: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彈簧力易于準確控制、彈簧壽命長的特點;且維護檢修十分方便。(*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的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采用鋼制彈簧作為平衡緩沖元件,缺點是彈簧力不易準確控制、彈簧壽命短。另外,傳動裝置位于貼近澆鑄平臺下方的振動裝置機座上,其上加蓋板,空間狹小,不利維護和檢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簧力易于準確控制、彈簧壽命長的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與底座11固定連接,傳動裝置10的輸出端為偏心軸9,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振動臺架2的上端部由軸承24與杠桿3的左端鉸接,杠桿3的右端由軸承25與固定架15鉸接;其特征是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所述的傳動裝置10、底座11位于澆鑄平臺下方的操作平臺上,底座11與操作平臺27固定連接。所述的空氣彈簧19的上端由空氣彈簧座22與振動臺架2固定連接,空氣彈簧19的下端由空氣彈簧座17與固定架15固定連接,空氣彈簧座17上設有進氣孔,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一端與氣囊26相通,另端與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相通并設有O型密封圈16,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處設有螺塞23;空氣彈簧座22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1,空氣彈簧座17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0,空氣彈簧19外側的振動臺架2上固定有蓋板18。本技術采用空氣彈簧作平衡緩沖元件,彈簧力易于準確控制、彈簧壽命長。將傳動裝置安裝于澆鑄平臺下方的操作平臺上,維護檢修十分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中帶有結晶器4)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圖4是圖1沿B-B線的剖視圖圖5是圖2沿C-C線的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的機構簡圖圖中1-杠桿,2-振動臺架,3-杠桿,4-結晶器,5-電磁攪拌器冷卻出水口,6-結晶器水平基準線,7-軸承,8-連桿,9-偏心軸,10-傳動裝置,11-底座,12-軸承,13-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4-電磁攪拌器冷卻進水口,15-固定架,16-O型密封圈,17-空氣彈簧座,18-蓋板,19-空氣彈簧,20-空氣彈簧護罩,21空氣彈簧護罩,22-空氣彈簧座,23-螺塞,24-軸承,25-軸承,26-氣囊,27-操作平臺。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圖4、圖6所示,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與底座11固定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10、底座11位于澆鑄平臺下方的操作平臺上,底座11與操作平臺27固定連接;傳動裝置10的輸出端為偏心軸9,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振動臺架2的上端部由軸承24與杠桿3的左端鉸接,杠桿3的右端由軸承25與固定架15鉸接;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如圖5所示,所述的空氣彈簧19的上端由空氣彈簧座22與振動臺架2固定連接,空氣彈簧19的下端由空氣彈簧座17與固定架15固定連接,空氣彈簧座17上設有進氣孔,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一端與氣囊26相通,另端與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相通并設有O型密封圈16,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處設有螺塞23;空氣彈簧座22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1,空氣彈簧座17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0,空氣彈簧19外側的振動臺架2上固定有蓋板18。傳動裝置10為電機、減速器、偏心軸9,振動臺架2與結晶器固定連接。圖1、圖2中,電磁攪拌器冷卻出水口5為結晶器4的設備,6為結晶器水平基準線,電磁攪拌器冷卻進水口14為結晶器4的設備。工作過程如圖6所示,傳動裝置10的偏心軸9轉動,使連桿8上下運動;連桿8上下運動,帶動杠桿1沿支點(軸承12)擺動,從而使振動臺架振動,使結晶器持續振動以防鑄坯粘結。權利要求1.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與底座(11)固定連接,傳動裝置(10)的輸出端為偏心軸(9),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振動臺架(2)的上端部由軸承(24)與杠桿(3)的左端鉸接,杠桿(3)的右端由軸承(25)與固定架(15)鉸接;其特征是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傳動裝置(10)、底座(11)位于澆鑄平臺下方的操作平臺上,底座(11)與操作平臺(27)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氣彈簧(19)的上端由空氣彈簧座(22)與振動臺架(2)固定連接,空氣彈簧(19)的下端由空氣彈簧座(17)與固定架(15)固定連接,空氣彈簧座(17)上設有進氣孔,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一端與氣囊(26)相通,另端與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相通并設有O型密封圈(16),空氣彈簧座(17)的進氣孔處設有螺塞(23);空氣彈簧座(22)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1),空氣彈簧座(17)固定有空氣彈簧護罩(20),空氣彈簧(19)外側的振動臺架(2)上固定有蓋板(18)。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的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其特征是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本技術具有彈簧力易于準確控制、彈簧壽命長的特點;且維護檢修十分方便。文檔編號B22D11/11GK2787334SQ20052009623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8日專利技術者嚴裕寧, 蔡文禧, 嚴淑, 李劍剛, 樊澤斌, 胡雪萍 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方坯連鑄機的結晶器振動裝置,它包括杠桿(1)、振動臺架(2)、杠桿(3)、軸承(7)、連桿(8)、傳動裝置(10)、底座(11)、軸承(12)、軸承(24)、軸承(25),傳動裝置(10)與底座(11)固定連接,傳動裝置(10)的輸出端為偏心軸(9),偏心軸(9)與連桿(8)的下端鉸接,連桿(8)的上端由軸承(7)與杠桿(1)的右端鉸接,杠桿(1)的左端與振動臺架(2)的下端部鉸接,杠桿(1)由軸承(12)與固定架(15)鉸接;振動臺架(2)的上端部由軸承(24)與杠桿(3)的左端鉸接,杠桿(3)的右端由軸承(25)與固定架(15)鉸接;其特征是:振動臺架(2)與固定架(15)之間固定一空氣彈簧(19),空氣彈簧進氣口管(13)與空氣彈簧(19)的氣囊(26)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裕寧,蔡文禧,嚴淑,李劍剛,樊澤斌,胡雪萍,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