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裝置,連接于充電器,包括電池、負載、充電電路、檢測電路、比較電路。充電電路用于從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同時利用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對負載進行供電。檢測電路用于檢測供電電流以及負載電流。比較電路,用于計算供電電流與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上述電子裝置及其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通過計算并判斷供電電流與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準確判斷電池是否充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
技術介紹
用戶在手機的電池電量不足時需要對手機的電池進行充電,以利于手機能夠繼續使用。在對手機的電池進行充電的過程中,如何準確判斷手機電池是否充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根據電池電壓判斷電池是否充滿的誤差較大,所以通常的做法是根據充電器電流來判斷電池是否充滿。但由于手機開機充電時,充電器不僅為電池提供充電電流,還要為手機的系統消耗提供電流,因此開機充電狀態下檢測出的充電器電流就由系統消耗電流與流進電池電流兩部分構成,此時若以充電器電流來判斷電池是否充滿,則會產生誤差。特別是智能手機,根據用戶要求提供的功能不同,所需系統消耗電流也會有所不同,如·果仍然按照現有的方法來判斷電池是否充滿,產生的誤差就會比較大,從而對電池及智能手機的使用造成較大影響。例如,假設手機系統耗電為160mA、電池充滿時流進電池的電流為40mA、判斷電池充滿的電流參考值為200mA,若用戶在手機充電的同時開啟了 WIFI功能或者將背景燈亮度等級設置為4,則手機系統耗電可能由原來160mA增加為190mA,那么讀取的充電器電流可能最小值為190+40 = 230mA,比默認值200mA要大,這樣就會導致電池雖然實際已充滿,但是因為充電器電流沒有達到電流參考值,充電器仍然繼續對電池充電從而導致電池過充,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用戶雖然開機充電,但因為關閉了 Bluetooth功能或者將背景燈亮度等級設置為0,則系統耗電可能由原來160mA降低至140mA,以200mA的判斷標準來看,此時流進電池的電流為200-140 = 60mA,即當流進電池電流為60mA時就認為電池已經充滿停止充電了,結果導致電池未充滿,從而縮短一次充電后手機的使用時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以準確判斷電池是否充滿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可以準確地判斷電池是否充滿。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可以準確地判斷電池是否充滿。本專利技術實施方法中提供的電子裝置,包括電池、負載、充電電路、檢測電路、比較電路。充電電路用于從所述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同時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對所述負載進行供電。檢測電路用于檢測所述供電電流以及負載電流。比較電路用于計算所述供電電流與所述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所述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其中,當所述電流差值大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未充滿并繼續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當所述電流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充滿并停止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優選地,所述電流參考值是指所述電池充滿后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優選地,所述電流差值是指所述供電電流中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優選地,所述檢測電路還用于檢測所述電池的電壓,所述比較電路還用于判斷所述電池的電壓是否大于預設電壓值,所述充電電路還用于當所述電池的電壓大于所述預設電壓值時繼續對所述電池充電。本專利技術實施方法中提供的電子裝置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所述供電電流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及供所述負載的電流消耗;檢測所述供電電流及所述負載電流;計算所述供電電流與所述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判斷所述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若所述電流差值大于所述電流參考值,則確定所述電池未充滿并繼續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或,若所述電流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電流參考值,則確定所述電池充滿并停止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 優選地,所述電流參考值是指所述電池充滿后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優選地,所述電流差值是指所述供電電流中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優選地,所述從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所述供電電流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及供所述負載的電流消耗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檢測所述電池的電壓;判斷所述電池的電壓是否大于預設電壓值;若大于所述預設電壓值,則繼續對所述電池充電。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電子裝置及其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通過計算并判斷供電電流與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即實際流入電池的電流,也即充電電流)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準確判斷電池是否充滿。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應用環境圖及一實施方式的電路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判斷電池充滿的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電子裝置100充電器200電池IOOa負載IOOb充電電路102檢測電路104比較電路106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是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100的環境圖及一實施方式的電路結構圖。在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可為手機、電子書等電子裝置。電子裝置100包括電池IOOa及負載100b。當電子裝置100未連接于充電器200時電池IOOa提供電能供負載IOOb的電流消耗。當電子裝置100連接于充電器200時,電子裝置100接收來自充電器200的電能,并將該電能中的一部分作為負載IOOb的電流消耗。在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00連接于充電器200時電子裝置100自動啟用充電功能,電子裝置100接收來自充電器200的供電電流,并將該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為電池IOOa充電,將該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供負載IOOb的電流消耗。在充電過程中,電子裝置100不斷檢測電池IOOa的電壓,當電池IOOa的電壓大于預設電壓值,如4. IV時繼續對電池IOOa充電達到預設時間,如2分鐘。然后,電子裝置100檢測當前來自充電器200的供電電流,其中供電電流包括當前流入電池IOOa的充電電流與流入負載IOOb的負載電流。隨后,電子裝置100取消充電功能,暫停對電池IOOa充電,并檢測此時來自充電器200的供電電流,由于此時的供電電流僅用于供負載IOOb的電流消耗,故,此時來自充電器200的供電電流即負載電流。 電子裝置100計算供電電流與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如28. 6mA。其中,所述電流差值即是供電電流中流入電池IOOa的電流,所述電流參考值是指電池IOOa充滿后流入電池IOOa的電流。當電流差值大于電流參考值時電子裝置100確定電池IOOa未充滿并繼續對電池IOOa進行充電。當電流差值小于或等于電流參考值時電子裝置100確定電池IOOa已充滿并停止對電池IOOa進行充電。需要說明的是,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電流參考值是與電池的規格相對應的電流值,例如一塊容量C為1430mA的電池,若該電池的規格書中標明當流進電池電流小于O. 02C時即可認為電池已經充滿,則電流參考值為O. 02*C = O. 02X1430 = 28. 6mA。在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還包括充電電路102、檢測電路104、比較電路106。充電電路102用于從充電器200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對電池IOOa進行充電,同時利用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對負載IOOb進行供電。檢測電路104用于檢測供電電流以及負載電流;比較電路106用于計算供電電流與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當電流差值大于電流參考值時,充電電路102確定電池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裝置,連接于充電器,包括電池及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充電電路,用于從所述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同時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對所述負載進行供電;檢測電路,用于檢測所述供電電流以及負載電流;比較電路,用于計算所述供電電流與所述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所述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其中,當所述電流差值大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未充滿并繼續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當所述電流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充滿并停止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裝置,連接于充電器,包括電池及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 充電電路,用于從所述充電器接收供電電流,并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一部分作為充電電流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同時利用所述供電電流中的另一部分作為負載電流對所述負載進行供電; 檢測電路,用于檢測所述供電電流以及負載電流; 比較電路,用于計算所述供電電流與所述負載電流的電流差值,并判斷所述電流差值是否大于電流參考值; 其中,當所述電流差值大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未充滿并繼續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當所述電流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時,所述充電電路確定所述電池充滿并停止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參考值是指所述電池充滿后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差值是指所述供電電流中流入所述電池的電流。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電路還用于檢測所述電池的電 壓,所述比較電路還用于判斷所述電池的電壓是否大于預設電壓值,所述充電電路還用于當所述電池的電壓大于所述預設電壓值時繼續對所述電池充電。5.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林海,
申請(專利權)人:國基電子上海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