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煉鐵廠澆鑄鐵水鑄鐵機鏈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目的是針對舊鏈帶結構(見圖1),鏈板均在銷軸2上轉動,摩擦比壓大,磨損快。滾輪與鏈板間易卡入鐵水而不轉動,拖磨壞滾輪和道軌,維修工作量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滾輪8外懸于鏈板外側(見圖2),不易塞入鐵水,滾輪做純滾動,隔一個鏈節裝一對滾輪以減輕自重。拆卸滾輪時不拆鏈節,維修方便。鏈板均為扁孔不構成摩擦副,無磨損。長軸1和短軸13與軸套4構成摩擦副,但比壓降低、壽命增長。(*該技術在200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屬于煉鐵廠鐵水澆鑄設備。目前,大多數煉鐵廠采用滾輪移動式鑄鐵機鏈帶結構(如附圖說明圖1)。鏈帶由滾輪6、1#外鏈板4、2#外鏈板5、1#內鏈板7、2#內鏈板8、銷軸2、墊圈3、開口銷1組成。當鏈鐵機鏈輪轉動時,鏈輪嚙合滾輪6,驅動整個鏈帶運動。同時不參與嚙合的滾輪在道軌上滾動,從而鏈帶運送著鑄鐵模9及鐵水運動。滾輪既承擔嚙合又起支承荷重的作用。鏈帶工作溫度高,所有轉動點都無法潤滑而干磨。因此,滾輪能否靈活轉動,鏈帶各零件是否耐干磨,是鑄鐵機能否正常工作的關鍵。這種結構鏈帶在工作中滾輪兩側與鏈板縫隙之間易塞入鐵水,卡死滾輪,使滾輪不轉拖軌,磨扁滾輪,磨壞軌道;鏈板孔過早磨損拉大,銷軸磨細。一般情況,整機運行3個月就開始陸續更換備件,最多8個月左右一條鏈帶就報廢。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滾輪不易卡死的鑄鐵機鏈帶;而且鏈帶零件耐磨不易損壞。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采用滾輪懸臂式結構,每隔一個鏈節設置一長軸,長軸兩端安裝耐磨輪,懸出鏈節之外,支承在道軌上。滾輪起支承滾動作用,遠離鑄鐵模,鐵水不易濺入。為了提高使用壽命,長軸與滾輪之間安裝上耐磨滾輪套;滾輪套與軸采用較緊的過渡配合聯接、與滾輪采用較大的間隙配合,保證了轉動的靈活性和耐磨。軸端用螺母、墊片使滾輪套緊壓在外鏈板處,滾輪在套上自由轉動;軸頭絲扣不外露,防止濺上鐵水無法二次拆卸。螺母固定后鉆小孔穿防松開口銷。除長軸的滾輪懸臂其余鏈節均設置短軸,短軸處與支承道軌不接觸,此段鏈條必下垂,設凸卡防止下垂。鏈板之間設置耐磨嚙合輪,嚙合輪與鏈輪嚙合起驅動嚙合作用無需滾動;嚙合輪與長軸短軸不直接接觸,其間隔有耐磨嚙合輪套。鏈板與長軸短軸及嚙合輪套間采用扁孔無間隙配合聯接,鐵水不易塞入,運轉中比壓負荷大的鏈板不作任何相對運動,鏈板不易磨損拉壞。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不僅可有效防止鐵水濺入滾輪造成滾輪卡死、拖軌,而且能減少磨損提高鏈帶使用壽命、結構簡單。本技術與現有鑄鐵機鏈帶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滾輪外懸,離開鑄鐵模距離遠,噴濺鐵水機率減小。即使噴濺上鐵水,因無小縫隙也不會卡住滾輪不轉,滾輪套及軌道使用壽命長(經試運轉,滾輪壽命達一年半,無需更換)。2、如發現輪面上有鐵水,清理殘鐵十分方便。萬一滾輪不轉時,由于滾輪外懸,拆卸輪進行清理十分簡便。3、每隔一個節距用了一根長軸,僅長軸上有滾輪,其鏈帶總重相對現有結構增加不多(因現有結構每個節距軸上都有滾輪)。4、嚙合輪直徑較小,鏈輪加工量減少,用舊鏈輪錯開一個角度加工新齒,使用原來2倍的壽命,其次嚙合輪不需轉動,即使濺上鐵水,也不會影響嚙合和運行。5、比壓負荷大的鏈板無相對轉動。使用壽命長(經運行試用,鏈板、嚙合輪、套、長軸、短軸使用2年以上,無需更換)。6、使用成本低,無需日常維修,設備管理簡單(無需潤滑),基本不需儲存備件及維修費用。節約了維修材料及人工。7、由于解決了滾輪塞死不轉問題。電機負荷輕,滾輪不拖磨軌道,軌道壽命延長了2倍。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結構進一步說明(圖1)是舊式鏈帶的局部半剖視圖。圖中開口銷1;銷軸2;墊圈3;1#外鏈板4;2#外鏈板5與2#內鏈板8是承托鑄鐵模的鏈板;滾輪6;1#內鏈板7;鑄鐵模9。這種結構易在滾輪6與鏈板之間卡鐵水。(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鏈帶的局部半剖視圖。(圖3)是(圖2)中的局部向視圖。(圖2)中1#外鏈板2和2#外鏈板12均裝在長軸1和短軸13的扁頭上。鏈板上為扁孔。1#內鏈板3和2#內鏈板6均為扁孔分別裝在耐磨嚙合輪套4上。嚙合輪5在耐磨嚙合輪套上滾動。滾動套7采用緊配合壓裝在長軸末端。滾輪8裝在滾輪套上滾動,滾輪在道軌上滾動支承載荷。墊圈9靠住滾輪,軸向留1mm間隙。擰上螺母10;穿好開口銷11。滾輪8遠離鑄模15,遠離鏈板12,就達到了不卡鐵水的目的。為防止無滾輪的短軸處下垂,將內鏈板6沖起一凸卡14,卡住外鏈板12,從而可防止此段鏈下垂。權利要求1.一種鐵水澆鑄設備,鑄鐵機鏈帶,其特征是采用滾輪懸臂式,將滾輪驅動嚙合與負重滾動運行功能分開的新型鑄鐵機鏈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鏈帶,其特征是滾輪外懸于鏈板之外。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鏈帶,其特征是鏈板與軸、套無相對轉動、無磨損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鏈帶,其特征是每隔1個節距,采用長軸及滾輪的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屬煉鐵廠澆鑄鐵水鑄鐵機鏈帶。本技術目的是針對舊鏈帶結構(見圖1),鏈板均在銷軸2上轉動,摩擦比壓大,磨損快。滾輪與鏈板間易卡入鐵水而不轉動,拖磨壞滾輪和道軌,維修工作量大。本技術滾輪8外懸于鏈板外側(見圖2),不易塞入鐵水,滾輪做純滾動,隔一個鏈節裝一對滾輪以減輕自重。拆卸滾輪時不拆鏈節,維修方便。鏈板均為扁孔不構成摩擦副,無磨損。長軸1和短軸13與軸套4構成摩擦副,但比壓降低、壽命增長。文檔編號B22D5/00GK2381417SQ98248679公開日2000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1998年11月17日專利技術者張志良, 段建軍 申請人:段建軍, 陳莉蘋, 張志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水澆鑄設備,鑄鐵機鏈帶,其特征是:采用滾輪懸臂式,將滾輪驅動嚙合與負重滾動運行功能分開的新型鑄鐵機鏈帶。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良,段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段建軍,陳莉蘋,張志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