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對動模排氣塊等結構的改良。包括排氣通道,排氣塊包括上模排氣塊和下模排氣塊,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之間構成排氣通道,所述排氣通道為鋸齒形通道。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生產工藝簡單,容易制造,易于實現批量生產;安裝、拆卸方便,易于維修與更換;減小所排氣體的壓強,減少模具的震動,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內部能安裝冷卻水管,從而進一步對模具所排氣體的壓強起減緩作用等特點。(*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壓鑄模具零件,尤其是涉及一種對動模排氣塊等結構的改良。
技術介紹
目前,在模具中應用到的排氣系統一般為簡單的與外界相通的縫隙或者是小孔。如有人申請的專利,專利名為“半水冷鑄球金屬模具(專利名號為99245741.6)”,它涉及一種鑄造球磨機耐磨球的金屬模具。專利技術的目的提高工藝出品率、成品率,降低勞動強度,降低模具的燒損變形,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提高球的耐磨性,減少熱量對操作者的輻射,便于操作,提高勞動生產率。該專利是由上模和下模相合而成,設有定位銷孔和周邊45°倒角定位、上模的活澆口和下模的保溫芯保溫、排氣裝置排氣、上下模各半圓的球胎完成鑄球生產的模具。該排氣系統同樣的未能解決對所排氣體壓強起到減緩的作用。又有人申請的專利,專利名為“有序疊加組合模具(專利號為00229930.5)”該專利涉及有序疊加組合模具,由陰模、陽模組成,陰模、陽模合模后形成模腔,陰模和陽模采用有序疊加結構,在疊加面上設置排氣縫隙、集氣槽和排氣通道,陽模采用漏模結構并配有振動起模裝置。該專利中的排氣系統結構復雜,生產制造困難,對生產工藝精度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等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未能解決對模具所排氣體的壓強起到減緩的作用,從而模具排氣系統震動較大,排氣系統使用壽命短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排氣系統結構復雜,生產制造困難,對生產工藝精度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動模排氣塊,包括排氣通道,排氣塊包括上模排氣塊和下模排氣塊,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之間構成排氣通道,所述排氣通道為鋸齒形通道。排氣通道為鋸齒形通道有利于模具在工作時產生的氣體能平穩的排出模具外,減少模具的震動,同時,減小所排氣體的壓強,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接觸處分別設置有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相配合夠成所述排氣通道。有利于形成有限的排氣通道通道,防止氣體向不同的方向溢出,影響模具的有效排氣。作為優選,所述排氣塊寬度為50mm-120mm,其長度為140mm-200mm;所述排氣通道寬度為30mm-80mm,長度為100mm-130mm。有利于安裝和順利、充分的排氣。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上各通有至少一個水管孔。有利于對所排氣體的冷卻作用。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上各通有至少兩個水管孔,同一所述上模排氣塊或同一所述下模排氣塊上的所述水管孔之間設有連通孔。有利于提高對所排氣體的冷卻作用的效果和效率。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或所述下模排氣塊上設有若干頂針孔,所述頂針孔對應在所述排氣通道上。頂針孔的設置有利于安裝頂針,頂針用于能順利的分開所述上模排氣塊或所述下模排氣塊,有利于拆卸和維修所述的排氣塊。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上的所述水管孔伸入所述模塊的長度不等。有利于設置頂針孔,而且頂針孔不與所述水管孔相通,防止漏水。作為優選,所述頂針孔設有在所述水管孔的外端。有利于頂針孔不與所述水管孔相通,防止漏水。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上設有安裝孔。有利于將排氣塊安裝到模具上。作為優選,所述上模排氣塊和所述下模排氣塊在開有所述水管孔端的厚度小于另一端的厚度。有利于排氣塊安裝到模具上厚能更穩定,又有利于能更好的連接冷卻水管。因此,本技術具有結構合理,生產工藝簡單,容易制造,易于實現批量生產;安裝、拆卸方便,易于維修與更換;減小所排氣體的壓強,減少模具的震動,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內部能安裝冷卻水管,從而進一步對模具所排氣體的壓強起減緩作用等特點。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中上模排氣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附圖2的左視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附圖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本技術中下模排氣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附圖5的左視結構示意圖;附圖7是附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動模排氣塊,如圖1所示,它包括排氣通道2,排氣塊包括上模排氣塊11和下模排氣塊12,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之間構成排氣通道2,所述排氣通道2為鋸齒形通道,如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接觸處分別設置有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相配合夠成所述排氣通道2,所述排氣塊1寬度為100mm,其長度為180mm,所述排氣通道2寬度為60mm,長度為110mm,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各通有兩個水管孔3,同一所述上模排氣塊11或同一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的所述水管孔3之間設有連通孔4,所述連通孔4從所述排氣塊的側面通入,在其開口處設有密封件,所述上模排氣塊11或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設有3個頂針孔5,所述頂針孔5對應在所述排氣通道2上,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的所述水管孔3伸入所述模塊的長度不等,所述頂針孔5設有在所述水管孔3的外端,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設有安裝孔6,安裝孔6為羅紋孔,以便于安裝螺釘等連接件,安裝孔6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分別設有4個,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在開有所述水管孔3端的厚度小于另一端的厚度,安裝孔6設置在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厚度較厚的4個角落部分,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在開有所述水管孔3端的厚度較小端與模具相連接。權利要求1.一種動模排氣塊,包括排氣通道,其特征在于排氣塊包括上模排氣塊(11)和下模排氣塊(12),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之間構成排氣通道(2),所述排氣通道(2)為鋸齒形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接觸處分別設置有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內凹的鋸齒形通道和外凸的鋸齒形通道相配合夠成所述排氣通道(2)。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塊(1)寬度為50mm-120mm,其長度為140mm-200mm;所述排氣通道(2)寬度為30mm-80mm,長度為100mm-130mm。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各通有至少一個水管孔(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各通有至少兩個水管孔(3),同一所述上模排氣塊(11)或同一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的所述水管孔(3)之間設有連通孔(4)。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排氣塊(11)或所述下模排氣塊(12)上設有若干頂針孔(5),所述頂針孔(5)對應在所述排氣通道(2)上。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動模排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12)上的所述水管孔(3)伸入所述模塊的長度不等。8.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動模排氣塊,包括排氣通道,其特征在于排氣塊包括上模排氣塊(11)和下模排氣塊(12),所述上模排氣塊(11)和所述下模排氣塊(12)之間構成排氣通道(2),所述排氣通道(2)為鋸齒形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成勇,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鑫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