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干燥爐(20),通過熱風使被干燥物(11)干燥,該干燥爐(20)具有加熱器(36、38、43、45),該加熱器(36、38、43、45)向被干燥物(11)中熱容量大于其他部位(37、44)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施加放射熱而進行加熱,以使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的溫度近似于其他部位(37、44)的溫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借助熱風使被干燥物干燥的干燥技術。
技術介紹
熱風循環式干燥爐是干燥爐的一種。在該干燥爐中,借助循環的熱風使被干燥物干燥。被干燥物多是多個構件的組合,既有厚壁部位,也有薄壁部位。厚壁部位由于熱容量大因此是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另一方面,薄壁部位由于熱容量較小因此是易于加熱的部位。若用熱風循環式干燥爐使這樣的被干燥物干燥,則雖然易于加熱部位的干燥已完成,但是在不容易加熱部位的干燥完成前還是要繼續干燥,導致干燥時間長。因此,需要一種提高不容易加熱部位的升溫速度的技術。以往,作為提高被干燥物的不容易加熱部位的升溫速度的技術,提出了除了通過熱風的加熱還對被干燥物的局部進行加熱的各種干燥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圖4))。 基于圖11來說明專利文獻I。如圖11所示,干燥爐100包括以包圍被干燥物101的方式形成的爐體102 ;分別設置在該爐體102的左壁103下部及右壁104下部并導入熱風的一對熱風導入口 105、106 ;設置在與這些熱風導入口 105、106連接的下部集氣箱107、108上并使所導入的熱風向爐體102內噴出的一對熱風噴出口 109、111 ;分別設置在設于左壁103上部內側及右壁104上部內側的上部集氣箱112、113上并吸入爐體102內的熱風的一對熱風吸入口 114、115;以及分別與上部集氣箱112、113連接并將熱風向爐體102外排出的一對熱風排出口 116、117。在熱風排出口 116、117連接送風機,在送風機的噴出側連接加熱裝置,在加熱裝置上連接熱風導入口 105、106。并且,在被干燥物101的下部附近配置有左右一對的加熱器118、119。這些加熱器118、119與送風機及加熱裝置連接。在干燥爐100中,使從熱風噴出口 109、111噴出的熱風與被干燥物101接觸,從而使被干燥物101干燥。熱風從爐體102內經由熱風吸入口 114、115而排出到爐體102外,被加熱后經由熱風導入口 105、106再次從熱風噴出口 109、111噴出。即,借助循環的熱風使被干燥物101干燥。此外,若被干燥物101的底部121為厚壁,則底部121是熱容量大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朝著這樣的被干燥物101的底部121,從加熱器118、119的噴出噴嘴122噴出熱風。通過該熱風的噴射,能夠使被干燥物101的底部121的升溫速度提高。但是,在干燥爐100中,從加熱器118、119的噴出噴嘴122噴出的熱風在被干燥物101的底部121周邊擴散,因此難以向目標部位提供目標熱量。若作為對策而延長干燥時間,則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即底部121升溫,但被干燥物101的易于加熱的部位雖然已經完成升溫但還會接收多余的熱量。這從節能的觀點考慮并不優選。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0-19784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能夠削減向被干燥物中的易于加熱部位提供的多余熱量的干燥技術。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通過熱風使被干燥物11干燥的干燥爐20具有加熱器36、38、43、45,該加熱器36、38、43、45向被干燥物11中熱容量大于其他部位37,44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施加放射熱而進行加熱,以使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的溫度近似于其他部位37、44的溫度。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利用干燥爐20來通過熱風使被干燥物11干燥的干燥方法包括使被干燥物11的溫度上升的升溫工序;溫度測定工序,由第I測溫部73、77測定被干燥物中的熱容量大于其他部位37、44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的溫度,由第2測溫部75、79測定其他部位37、44的溫度;局部加熱工序,向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施加放射熱而進行加熱,以使不容易加熱的部位35、42的溫度近似于其他部位37、44的溫度;以及溫 度保持工序,將被干燥物11的溫度保持恒定。其他特征及效果從實施例的記載及附上的權利要求書可知。附圖說明圖I (a) 圖I (d)是說明典型的實施方式的被干燥物表面上的涂料的干燥機構的圖。圖2(a)及圖2(b)是說明比較例及實施例的局部加熱開始時期的曲線圖。圖3(a)及圖3(b)是說明比較例及實施例的升溫速度的曲線圖。圖4是干燥爐的剖視圖。圖5是圖4的5部放大圖。圖6是圖5的6-6線剖視圖。圖7是圖5的7-7線剖視圖。圖8是圖5的8-8線剖視圖。圖9(a) 圖9(c)是說明測溫部及加熱器的作用的圖。圖10是干燥方法的流程圖。圖11是說明以往技術的基本構成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干燥爐具有加熱器,該加熱器對被干燥物中的熱容量大于其他部位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施加放射熱而進行加熱,以使不容易加熱部位的溫度近似于其他部位的溫度。這里,其他部位可以是易于加熱的部位。在干燥爐中,在由熱風加熱了整個被干燥物的狀態下,由加熱器局部加熱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從加熱器放出的放射熱以電磁波的形式被被干燥物吸收,因此能夠可靠地加熱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部位。通過該加熱,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升溫,因此能夠可靠地使不容易加熱部位的溫度近似于易于加熱部位的溫度。假設在由熱風加熱了整個被干燥物的狀態下,通過從噴射噴嘴噴射的熱風對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部位進行局部加熱,則噴射的熱風會在不容易加熱部位的周邊擴散。由于該熱風的擴散,熱風不能到達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從而不容易加熱的部位難以升溫。雖然為了使不容易加熱的部位升溫只要進一步持續加熱即可,但易于加熱的部位由于已經升溫因此接收多余的熱量。關于這一點,在實施方式的干燥爐中,對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的部位施加放射熱,由此能夠可靠地使不容易加熱部位的溫度近似于易于加熱部位的溫度。即,能夠使被干燥物中的不容易加熱部位和易于加熱部位大致升溫到相同溫度,因此不會向易于加熱的部位提供多余的熱量。因此,能夠提供一種干燥爐,該干燥爐能夠削減向被干燥物中的易于加熱部位提供的多余熱量。加熱器可以是近紅外線燈。作為紅外線,眾所周知的是近紅外線、及波長比該近紅外線長的遠紅外線。此外,眾所周知的是,根據照射對象種類的不同,吸收率(能量吸收率)也不同。在被干燥物是車身的情況下,該被干燥物由構成車身的鐵類材料、及通過在車身上涂布丙烯酸類水性涂料等而形成的涂膜構成。在如下所示表I中示出鐵、丙烯酸類水性涂料的吸收率。 紅外線種類波長丙烯酸類水性涂料~ 近紅外線 O. 78 3μιη 10%以下35%遠紅外線超過3μιη 74%10%以下若主要加熱涂膜,則優選在丙烯酸類水性涂料中具有74%的吸收率的遠紅外線。但是,遠紅外線對涂布在車身內表面的涂膜沒有效果。因此,在實施方式中,采用在鐵中具有35%的吸收率的近紅外線,主要加熱鐵即車身,由車身的熱量使內表面的涂膜干燥。通過采用近紅外線,對于未直接照射近紅外線的部位也能夠利用構件的熱傳導而不需時間地使被干燥物升溫。干燥爐也可以在比加熱器更靠上游側的位置具有測定不容易加熱部位的溫度的第一測溫部、以及測定其他部位的溫度的第二測溫部。此外,干燥爐也可以具有根據第一測溫部和第二測溫部的溫度信息而對加熱器的輸出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在由第一測溫部測定的不容易加熱部位的溫度相對于由第二測溫部測定的其他部位的溫度具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從控制部向加熱器發出高輸出的指示。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佐藤航,
申請(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