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和鞋底,所述鞋底由上底和下底兩部分組成,且上底的鞋跟部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組成;所述下底由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所述鞋底中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且角度一與角度二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時,運動鞋可以以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的連接線為中心,使整個鞋底可以以滾動的形式與地面接觸,這種結構可以強化鍛煉小腳部,尤其可以強化鍛煉小腿的腓腸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鞋
,特別涉及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質量是越來越看重,這樣人們自然也比較注重自身的保健,所以各種休閑運動已成為時尚。而目前最為流行的休閑運動就是跑步,因此相關跑步器具營運而生。諸如跑步機之類的設施更是層出不窮,這些跑步設備很快充斥市場。但對于跑步最為重要的器具一鞋的改進卻相當的少,致使人們雖然使用了高檔的設備,卻不能很好的達到最佳的效果。固如何提供一種可強化訓練的運動鞋等問題已成為業內研究的熱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專業訓練運動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和鞋底,所述鞋底由上底和下底兩部分組成,所述上底的鞋掌部與下底固定連接;所述上底的鞋跟部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組成;所述下底由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所述鞋底中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且角度一與角度二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進一步地,所述上底的內底面由內弧掌面、外弧弓部面和平底鞋跟面三部分組成。進一步地,所述后方鞋底部的傾斜度與角度二相一致。進一步地,所述角度一為13° 18°。進一步地,所述角度二為20° 28°。進一步地,所述鞋底掌部的底面均勻設置有V字型的紋路。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和鞋底,所述鞋底由上底和下底兩部分組成,所述上底的鞋掌部與下底固定連接;所述上底的鞋跟部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組成;所述下底由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所述鞋底中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且角度一與角度二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使用本技術時,運動鞋可以以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的連接線為中心,使整個鞋底可以以滾動的形式與地面接觸,這種結構可以強化鍛煉小腳部,尤其可以強化鍛煉小腿的腓腸肌。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鞋底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A、鞋幫; B、鞋底;I、上底;11、內底面;11a、內弧掌面;lib、外弧弓部面;11c、平底鞋跟面;12、鞋跟部;12a、后方鞋底部; 12b、鞋底跟部;2、下底;21、鞋底掌部;21a、紋路;22、鞋底中部;α、角度一;β、角度二。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A和鞋底B,所述鞋底B由上底I和下底2兩部分組成,所述上底I的鞋掌部與下底2固定連接;所述上底I的鞋跟部12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12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12a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12b組成;所述下底2由鞋底掌部21和鞋底中部22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21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 α,本技術的角度一α優選為13° 18° ;所述鞋底中部22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 β,本技術的角度二 β優選為20° 28°,且角度一 α與角度二 β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另外,所述后方鞋底部12a的傾斜度與角度二 β相一致。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底I的內底面11由內弧掌面11a、外弧弓部面Ilb和平底鞋跟面Ilc三部分組成,以起到緩解腳部疲勞的作用。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鞋底掌部21的底面均勻設置有V字型的紋路21a,該紋路21a可以增大鞋底掌部21與地面的摩擦力,以防止人們在快速跑中或地面濕滑時摔倒。使用本技術時,運動鞋可以以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的連接外為中心,使整個鞋底可以以滾動的形式與地面接觸,這種結構可以強化小腳部得到鍛煉,尤其可以強化小腿的腓腸肌得到鍛煉;同時也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A)和鞋底(B),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B)由上底(I)和下底(2)兩部分組成,所述上底(I)的鞋掌部與下底(2)固定連接;所述上底(I)的鞋跟部(12)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12)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12a)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12b)組成;所述下底(2)由鞋底掌部(21)和鞋底中部(22)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21)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α ),所述鞋底中部(22)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 β ),且角度一(α )與角度二( β )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業訓練運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I)的內底面(11)由內弧掌面(11a)、外弧弓部面(Ilb)和平底鞋跟面(Ilc)三部分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業訓練運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鞋底部(12a)的傾斜度與角度二( β )相一致。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業訓練運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一(α)為13° 18°。5.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專業訓練運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二(β )為20° 280。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專業訓練運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掌部(21)的底面均勻設置有V字型的紋路(21a)。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鞋
,特別涉及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和鞋底,所述鞋底由上底和下底兩部分組成,且上底的鞋跟部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組成;所述下底由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所述鞋底中部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且角度一與角度二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使用本技術時,運動鞋可以以鞋底掌部和鞋底中部的連接線為中心,使整個鞋底可以以滾動的形式與地面接觸,這種結構可以強化鍛煉小腳部,尤其可以強化鍛煉小腿的腓腸肌。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文檔編號A43B5/00GK202697891SQ2012203431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專利技術者吳進權 申請人:進源(福建)鞋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專業訓練運動鞋,包括鞋幫(A)和鞋底(B),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B)由上底(1)和下底(2)兩部分組成,所述上底(1)的鞋掌部與下底(2)固定連接;所述上底(1)的鞋跟部(12)的下部切除空設,所述鞋跟部(12)由傾斜的后方鞋底部(12a)和內弧狀的鞋底跟部(12b)組成;所述下底(2)由鞋底掌部(21)和鞋底中部(22)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的底面都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所述鞋底掌部(21)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一(α),所述鞋底中部(22)的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角度二(β),且角度一(α)與角度二(β)傾斜方面呈相反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進權,
申請(專利權)人:進源福建鞋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