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鞋墊,特別是指在鞋墊正面設置有按摩氣囊的輔助性理療鞋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腳后跟對應部和中間連接部一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前掌對應部且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氣囊,氣囊有五個對準五個額竇穴位,氣囊的高度為2-3mm,所述鞋墊正面的中間連接部且位于足底涌泉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按摩氣囊的高度為3-5mm。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按摩保健作用的新型的輔助性理療鞋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鞋墊,特別是指在鞋墊正面設置有按摩氣囊的輔助性理療鞋墊。
技術介紹
目前,與本技術一樣的鞋墊在市場上和雜志上都沒有出現和報道過,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的寶貴遺產,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而民間也有“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的說法。“腳是第二個心臟”,足部按摩是人人皆宜的一種自我保健方法!早在《內經》里就有足部經絡學說和足部按摩的詳細記載。幾千年來,這種簡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為人們所鐘愛。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又發現了人體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區,這些反射區可預測全身疾病。通過對足底反射區相關穴位按摩,對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消化不良有輔助治療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按摩保健作用的新型的輔助性理療鞋墊。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腳后跟對應部和中間連接部一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前掌對應部且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氣囊,氣囊有五個對準五個額竇穴位,氣囊的高度為2-3mm,所述鞋墊正面的中間連接部且位于足底涌泉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按摩氣囊的高度為3-5mm。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該鞋墊具有按摩保健作用,特別是對額竇穴位和涌泉穴位的按摩,效果特別明顯。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鞋墊正面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的氣囊為一 個封閉體,氣囊的直徑為3-5mm,所述鞋墊正面位于涌泉穴位對應處的按摩氣囊為多個,它們構成一個圓形,各按摩氣囊的直徑為3 — 5mm ;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后跟對應部且位于足底失眠穴位對應處設置有一組按摩氣囊,該組按摩氣囊的每個氣囊高度為3-5mm,每個氣囊直徑為3—5mm。采用上述方案的目的是,使按摩保健效果更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剖視結構示意圖I ;圖3為圖I的剖視結構示意圖2 ;圖4為足底穴位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和圖3所示,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I、腳后跟對應部2和中間連接部3 —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鞋墊正面腳前掌對應部I位于足底額竇穴位4對應處設置有五個凸出的氣囊11,氣囊11均為一個封閉體,氣囊11的高度為2-3_,氣囊11的直徑為3-5_,所述鞋墊正面中間連接部位于涌泉穴位5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31,按摩氣囊31為多個,它們構成一個圓形,各按摩氣囊31的直徑為3 — 5mm,按摩氣囊31的高度為 3-5mm。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鞋墊正面腳后跟對應部2位于失眠穴位6對應處設置有一組按摩氣囊21,該組按摩氣囊21的每個氣囊高度為3-5mm,每個氣囊21直徑為3—5mm。附圖4是足底各穴位的分布圖。權利要求1.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腳后跟對應部和中間連接部一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前掌對應部且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氣囊,氣囊有五個對準五個額竇穴位,氣囊的高度為2-3mm,所述鞋墊正面的中間連接部且位于足底涌泉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按摩氣囊的高度為3-5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的氣囊為一個封閉體,氣囊的直徑為3-5mm,所述鞋墊正面位于涌泉穴位對應處的按摩氣囊為多個,它們構成一個圓形,各按摩氣囊的直徑為3 — 5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后跟對應部且位于足底失眠穴位對應處設置有一組按摩氣囊,該組按摩氣囊的每個氣囊高度為·3_5mm,每個氣囊直徑為3—5m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鞋墊,特別是指在鞋墊正面設置有按摩氣囊的輔助性理療鞋墊。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腳后跟對應部和中間連接部一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前掌對應部且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氣囊,氣囊有五個對準五個額竇穴位,氣囊的高度為2-3mm,所述鞋墊正面的中間連接部且位于足底涌泉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按摩氣囊的高度為3-5mm。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按摩保健作用的新型的輔助性理療鞋墊。文檔編號A43B17/03GK202697935SQ2012203762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章獻忠 申請人: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輔助性理療鞋墊,其由腳前掌對應部、腳后跟對應部和中間連接部一體設置構成,構成后的鞋墊具有一個與腳掌接觸的正面和一個與鞋底接觸的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正面的腳前掌對應部且位于足底額竇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氣囊,氣囊有五個對準五個額竇穴位,氣囊的高度為2?3mm,所述鞋墊正面的中間連接部且位于足底涌泉穴位對應處設置有按摩氣囊,按摩氣囊的高度為3?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獻忠,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