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包括主桌面、位于主桌面底部的支撐架及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X鉸接折疊架、導軌、定位桿、鎖桿及拉簧,X鉸接折疊架一側的上下兩固定端分別通過一橫桿固定在主桌面底部及支撐架上,另一側上下端的自由端端部分別設有一橫梁,導軌具有兩組,分別安裝在主桌面底部及支撐架上,且X鉸接折疊架的上下兩自由端的橫梁兩端分別與兩組導軌連接,定位桿一端安裝在X鉸接折疊架的上自由端處,另一端連接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在X鉸接折疊架的固定端上,在定位桿上開設有多個卡位,鎖桿的中部設有套接在定位桿上的鎖緊塊,鎖緊塊與定位桿的卡位配合連接。采用該結構的桌子,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家具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桌面可升降的桌子。
技術介紹
目前的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大部分為電動升降機構,采用此結構的桌子,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非常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成本、操作方便的桌面可升降的桌子。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包括主桌面(I)、位于主桌面(I)底部的支撐架(2),在主桌面(I)與支撐架(2)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X鉸接折疊架(3)、導軌(4)、定位桿(5)、鎖桿(6)及拉簧(7),所述X鉸接折疊架(3)—側的上下兩固定端(30)分別通過一橫桿(80)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及支撐架(2)上,另一側的上下端為自由端(31),自由端(31)的端部分別設有一橫梁(81),所述導軌(4)具有上下兩組,每組導軌(4)具有左右兩根,其中上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主桌面(I)底部位于X鉸接折疊架(3)上端的自由端(31)位置,上部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上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下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支撐架(2)上位于X鉸接折疊架(3)的自由端(31)位置,且下部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下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所述定位桿(5)—端安裝在X鉸接折疊架(3)的上部自由端或橫梁(81)處,另一端連接拉簧(7)的一端,拉簧(7)的另一端連接在X鉸接折疊架(3)的固定端(30)上,使定位桿(5)位于拉簧(7)的一端具有向下的拉力,在定位桿(5)的底部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卡位(9),所述鎖桿(6)橫向固定在主桌面(I)的底部,在中部設有套接在定位桿(5)上的鎖緊塊(10),鎖緊塊(10)與定位桿(5)的卡位(9)配合連接。所述鎖桿(6)端部設有操控鎖桿(6)旋轉的手柄(11 ),鎖緊塊(10)的套接孔略大于定位桿(5)的尺寸,在鎖緊塊(10)上設有鎖緊彈簧(12),鎖緊彈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所述定位桿(5)的卡位(9)為弧形凹槽。所述鎖緊塊(10)上還設有一旋轉角度限位桿(13),旋轉角度限位桿(13)的一端為鉤體結構(14),活動鉤在鎖緊塊(10)上開設的通孔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所述X鉸接折疊架(3)下部的固定端與自由端之間設有升力輔助彈簧(15)。所述升力輔助彈簧(15)為3根。所述X鉸接折疊架(3)的自由端處橫梁兩端分別設有安裝在導軌(4)內的滾輪(16)。所述X鉸接折疊架(3)的自由端處橫梁兩端分別設有安裝在導軌(4)內的滑塊。所述主桌面(I)的兩側設有通過支撐機構(17)支撐的可擴展桌面面積的輔助桌面(18)。本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主桌面與支撐架之間設置主要由X鉸接折疊架及對X鉸接折疊架的折疊高度進行定位的升降機構,可以通過純機械結構就可以實現桌子的高度調節,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操作方便且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附圖說明圖I為桌面可升降的桌子立體圖;圖2為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側仰視結構立體圖;圖3為支撐架去除擋板的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側仰視結構立體圖;圖4為圖3的A部放大圖;圖5為圖3的B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 一圖5所示,本技術的桌面可升降的桌子,主要由主桌面I、位于主桌面I底部的支撐架2及位于主桌面I與支撐架2之間的升降機構組成,升降機構包括X鉸接折疊架3、導軌4、定位桿5、鎖桿6及拉簧7,X鉸接折疊架3 —側的上下兩固定端30分別通過橫桿80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及支撐架2上,另一側的上下端為自由端31,自由端31的端部分別設有一橫梁81,導軌4具有上下兩組,每組導軌4具有左右兩根,其中上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主桌面I底部位于X鉸接折疊架3上端的自由端31位置(該組導軌的其中一條導軌被擋板遮擋,與圖中可視的導軌相對設置),上部的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上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下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支撐架2上位于X鉸接折疊架3的自由端31位置(該組導軌的其中一條導軌被遮擋,與圖中可視的導軌相對設置),且下部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下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優選自由端處橫梁81兩端的連接部件為安裝在導軌4內的滾輪16或滑塊。定位桿5 —端安裝在X鉸接折疊架3的上部自由端或橫梁81處,另一端連接拉簧7的一端,拉簧7的另一端連接在X鉸接折疊架3的固定端30上使定位桿5位于拉簧7的一端具有向下的拉力,在定位桿5的底部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卡位9,鎖桿6橫向固定在主桌面I的底部,在中部設有套接在定位桿5上的鎖緊塊10,鎖緊塊10與定位桿5的卡位9配合連接。為了方便操控有提高操作靈活性,在鎖桿6端部設有操控鎖桿6旋轉的手柄11,鎖緊塊10的套接孔略大于定位桿5的尺寸,在鎖緊塊10上設有鎖緊彈簧12,鎖緊彈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所述定位桿5的卡位9為弧形凹槽。在鎖緊塊10上還設有一旋轉角度限位桿13,旋轉角度限位桿13的一端為鉤體結構14,活動鉤在鎖緊塊10上開設的通孔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另外,為了在升高主桌面I時能夠省力以及將主桌面I降低時具有一定的緩沖,X鉸接折疊架3下部的固定端30與自由端31之間設有升力輔助彈簧15,最好設置多根,提高輔助升力和下降時的緩沖效果,升力輔助彈簧15可設置多根,圖中為3根。為了增大桌面面積,還可以在主桌面I的兩側設置通過支撐機構17支撐的可擴展桌面面積的輔助桌面18。主桌面升降操作方法如下用手旋轉手柄11,使鎖緊塊10的套接孔與定位桿5處于相對活動的套接狀態,此時抬升主桌面1,在升力輔助彈簧15的輔助升力作用下,主桌面I可順利地抬升,此時由于X鉸接折疊架3的動作,使定位桿5向左側移動,當達到所需高度時,手柄11松開,鎖桿6在鎖緊彈簧12的作用下,旋轉復位,鎖緊塊10的套接孔與卡位9卡接配合,從而實現高度定位;需要降低主桌面I時,再用手旋轉手柄11,使鎖緊塊10的套接孔與定位桿5處于相對活動的套接狀態,將主桌面I向下壓,此時由于X鉸接折疊架3的動作,使定位桿5向右側移動,當達到所需高度 時,手柄11松開,鎖桿6在鎖緊彈簧12的作用下,旋轉復位,鎖緊塊10的套接孔與卡位9卡接配合,實現高度定位,由于升力輔助彈簧15的作用,主桌面I不會快速下降。權利要求1.一種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包括主桌面(I)、位于主桌面(I)底部的支撐架(2),在主桌面(I)與支撐架(2)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X鉸接折疊架(3)、導軌(4)、定位桿(5)、鎖桿(6)及拉簧(7),所述X鉸接折疊架(3)—側的上下兩固定端(30 )分別通過一橫桿(80 )固定在主桌面(I)底部及支撐架(2 )上,另一側的上下端為自由端(31),自由端(31)的端部分別設有一橫梁(81),所述導軌(4)具有上下兩組,每組導軌(4)具有左右兩根,其中上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主桌面(I)底部位于X鉸接折疊架(3)上端的自由端(31)位置,上部的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上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下部的一組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桌面可升降的桌子,包括主桌面(1)、位于主桌面(1)底部的支撐架(2),在主桌面(1)與支撐架(2)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X鉸接折疊架(3)、導軌(4)、定位桿(5)、鎖桿(6)及拉簧(7),所述X鉸接折疊架(3)一側的上下兩固定端(30)分別通過一橫桿(80)固定在主桌面(1)底部及支撐架(2)上,另一側的上下端為自由端(31),自由端(31)的端部分別設有一橫梁(81),所述導軌(4)具有上下兩組,每組導軌(4)具有左右兩根,其中上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主桌面(1)底部位于X鉸接折疊架(3)上端的自由端(31)位置,上部的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上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下部的一組導軌安裝在支撐架(2)上位于X鉸接折疊架(3)的自由端(31)位置,且下部自由端處的橫梁(81)兩端通過連接部件分別與下部導軌(4)組的兩導軌連接,并可在導軌內左右移動,所述定位桿(5)一端安裝在X鉸接折疊架(3)的上部自由端或橫梁(81)處,另一端連接拉簧(7)的一端,拉簧(7)的另一端連接在X鉸接折疊架(3)的固定端(30)上,使定位桿(5)位于拉簧(7)的一端具有向下的拉力,在定位桿(5)的底部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卡位(9),所述鎖桿(6)橫向固定在主桌面(1)的底部,在中部設有套接在定位桿(5)上的鎖緊塊(10),鎖緊塊(10)與定位桿(5)的卡位(9)配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劍雄,
申請(專利權)人:陳劍雄,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