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有通風孔還有存水池的筷子筒底座和格子斜槽設計的筷子筒底板與圓柱形筒體組合成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在筷子筒底座的上半部設通風口,通風口與格子斜槽底板相鄰,下半部設存水池,儲存筷子洗刷后的殘留水份;把筷子筒底板分成格子,格子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斜槽,讓每根筷子都有一個格子斜槽和一個出水口;讓筷子滑落到格子里的槽壁上而不觸及槽底,成形筷子四周約有3~6毫米通風距離;圓柱形筒體、格子斜槽底板、筷子筒底座采用絲扣連接,成為有良好通風系統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清洗時擰下圓柱形筒體,分別清洗筷子筒底座和格子斜槽底板即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結構,均適合其他形式的筷子筒。(*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有通風孔還有存水池的筷子筒底座和格子斜槽設計的筷子筒底板與圓柱形筒體組合成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屬日用品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筷子筒供人們使用,它是最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大家樂意使用,頗受歡迎,但是現行的筷子筒,仍存在不完善之處,尤其是南方梅雨返潮季節,筷子容易發霉而產生異味,究其霉變原因不難發現,就是因為每根筷子都有大小頭之分,霉變一般都發生在離筷子筒底30 60毫米之處的大頭,小頭不產生霉變,這是因為小頭被大頭隔開,形成周邊存在空隙所以容易干燥,大頭則緊密挨在一起,以使水份滯留,況且每次使用筷子不是全部用光,而是部分取出,用完洗刷后再投入筷子筒,使剩馀的筷子再次吸收水份,如此周而復始,使筷子長期處于潮濕而導致霉變的主要因素,雖然人們想使用少放筷子來解決問題,但沒有使筷子各自分開,筷子還是挨在一起,因而霉變得不到根本解決,因此, 現有的筷子筒還有待進一步改進,以ZL201020235486. 4懸掛式筷子筒為例,它雖然解決了筷子之間的分離問題,做到了不積水,通風好,易清洗等優點,不過不足之處有三其一、只能用于懸掛,功能過于單一;其二、污水自由流淌,沒有儲水器皿;其三、只有成排分離,不能單根分開。生活中使用的筷子筒,不單純依賴懸掛,因為懸掛的筷子筒較為固定,希望能放置在餐桌上,灶臺前或可移動而不受場所限制,以方便為本,也不希望筷子筒的污水自由流淌,污水流淌也不衛生,如果設法把筷子單根分開,讓其干燥得更徹底一些,是為人們所求,因此,若設計一種可把筷子單根分開,且配置良好通風系統,加上污水又不會自由流淌,是用場所不受限制的筷子筒,相信會更加使人們喜歡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是提供一種既通風又存水、能夠把筷子單根分開、可移動、易清洗的臺式圓拄型筷子筒。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圓柱形筒、通風孔、格子斜槽底板,筷子筒底座組合起來,將筷子筒底座設計成有通風口和存水池;把筷子筒底板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格子斜槽底板,斜槽的格子為正方形,使筷子能單根滑落到斜槽內而不碰槽底,給筷子與筷子,筷子與鄰槽之間成形空隙,在槽底開鑿出水口,把筷子的殘留水份流入存水池內,做到筷子筒底座有通風口,格子斜槽底板有出水口,筷子之間有間隙,和筷子筒的筒體通風孔互相連成循環通過風體系而達到自行干燥,清洗時只需把圓柱形筒體與筷子筒底座分開,取出格子斜槽底板分別清洗即可,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附圖說明本技術附圖說明圖I是臺式圓柱形筷子筒示意圖,圖2是格子斜槽底板正視剖面示意圖,圖3是格子斜槽底板頂視平面示意圖,圖4是筷子筒底座示意圖,圖5是圓柱形筷子筒與筷子筒底座組合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參照圖I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它是由圓柱形筒體I、通風孔2、格子斜槽底板3和筷子筒底座4組成。圓柱形筒體I是用來存放筷子所用,通風孔2是為筒內通風設置,格子斜槽底板3是用來分隔筷子,筷子筒底座4是承載格子斜槽底板3和圓柱形筒體I用的。參照圖2、圖3與圖I的格子斜槽底板3,它是把底板分成格子,格子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斜槽,由圖2顯示出每個格子斜槽兩邊的斜度為60 90°,槽口寬度為8 10毫米;從圖3與圖I中表達出格子斜槽底板3是筷子筒的分配器,一根筷子只占一個斜槽,每根筷子都有一個斜槽和一個出水口 5,出水口 5為Φ3 6毫米,格子斜槽為正方形,格子斜槽底板3的出水口 5既是殘留水份的出水口,也是通風通道;筷子滑落斜槽后,筷子頂端不會觸及槽底,且與四周筷子分開,其四周的空隙約為3 6毫米,筷子四周的空隙,上 與圓柱形筒體I的通風孔2、筷子四周的空隙、出水口 5和通風口 6構成循環通風體系。參照圖4與圖I說明筷子筒底座4除了與格子斜槽底板3和圓柱形筒體I組合之外,還有二種功能,一、設有通風口 6(可以為開口式),通風口 6是與格子斜槽底板3相鄰,給筷子頭創造良好通風條件,二、筷子筒底座4的底部是存水池7,使筷子洗刷后的殘留水份不會自由流淌。參照圖5與圖1,圓柱形筒體I和筷子筒底座4采用絲扣8連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連接),連接時先把格子斜槽底板3放進筷子筒底座4上面,然后擰緊絲扣8組成臺式圓柱形筷子筒。清洗時擰下圓柱形筒體I進行分別清洗即可。綜上所訴,本技術的筷子筒底座4是與通風口 6、存水池7合為一體。格子斜槽底板3除了把筷子一根一根分開之外,他的出水口 5是出水與通風兼容。圓柱形筒體I、格子斜槽底板3、筷子筒底座4是采用絲扣8連接而組合而成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這種結構形式同樣適合其他類型筷子筒。權利要求1.一種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它是由圓柱形筒體、通風孔、格子斜槽底板、筷子筒底座組成,其特征是圓柱形筒體(I)設通風孔(2),筷子筒底座(4)上半部設通風口(6),下半部設存水池(7),格子斜槽底板(3)的格子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斜槽,圓柱形筒體(I)、格子斜槽底板(3)、筷子筒底座(4)用絲扣(8)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特征是格子斜槽底板(3)的格子為正方形。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特征是格子斜槽底板(3)格子斜槽兩邊的斜度為60 90°。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特征是格子斜槽底板(3)的方格,限一根篌子占一個格子,每根篌子都有一個方格斜槽。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特征是格子斜槽底板(3)的每個方格 斜槽都有一個出水口(5),出水口(5)的圓孔直徑為Φ3 6毫米。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有通風孔還有存水池的筷子筒底座和格子斜槽設計的筷子筒底板與圓柱形筒體組合成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在筷子筒底座的上半部設通風口,通風口與格子斜槽底板相鄰,下半部設存水池,儲存筷子洗刷后的殘留水份;把筷子筒底板分成格子,格子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斜槽,讓每根筷子都有一個格子斜槽和一個出水口;讓筷子滑落到格子里的槽壁上而不觸及槽底,成形筷子四周約有3~6毫米通風距離;圓柱形筒體、格子斜槽底板、筷子筒底座采用絲扣連接,成為有良好通風系統的臺式圓柱形筷子筒。清洗時擰下圓柱形筒體,分別清洗筷子筒底座和格子斜槽底板即可。本技術提供的結構,均適合其他形式的筷子筒。文檔編號A47J47/00GK202698941SQ2011204673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日專利技術者廖煌 申請人:廖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臺式圓柱形筷子筒,它是由圓柱形筒體、通風孔、格子斜槽底板、筷子筒底座組成,其特征是:圓柱形筒體(1)設通風孔(2),筷子筒底座(4)上半部設通風口(6),下半部設存水池(7),格子斜槽底板(3)的格子設計成上寬下窄的斜槽,圓柱形筒體(1)、格子斜槽底板(3)、筷子筒底座(4)用絲扣(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煌,
申請(專利權)人:廖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